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智能化抗酸杆菌检测在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50例肉芽肿性改变的石蜡包埋组织,同时进行手工抗酸染色和自动抗酸染色,分别进行人工阅片病理诊断。使用自主开发的结核杆菌识别人工智能(tuberculosis bacillus finder, TB-Finder)作为初筛,另请病理医师复核150张自动抗酸染色切片并作出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染色模式的效率及准确率。结果 150例智能化平台染色的阳性率为29.3%(44/150),传统模式染色的阳性率为6.6%(10/150)。染色加诊断全流程智能化平台每张切片耗时12 min,传统模式每张切片耗时57 min,智能化平台节约时间成本约78%。结论 智能化抗酸杆菌检测平台的应用可提高病理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有助于规范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抗酸染色主要使用对象是抗酸菌中的抗酸杆菌,其属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体,常侵犯全身各组织及器官,尤其是以肺、淋巴结等多见。由于其内含大量脂质,故对一般染液不易着色,从而影响诊断及治疗。常规抗酸杆菌染色多采用传统的Ziehl-Neelsen法[1],但染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沉淀,滴染时切片上染液残渣易造成污染。本科室在配制染液时通过对碱性品红用量的调整及对比染色,能较好的显示抗酸杆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但是坏死性肉芽肿并不是结核的特异性,需要检测结核杆菌进一步确诊。当前其最精确的检测方法当属基因检测~([1]),但是大多数病理科仍然在应用抗酸染色查找结核杆菌。其染色方法基本相同,但是染色结果却大相径庭,本科室应用PDCA(即Plan、Do、Check和Action)循环管理抗酸染色切片质量~([2]),使得染色切片优良率和抗酸杆菌阳性率大大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的细菌包膜含有一层特殊的类脂质,有拒染作用,一般染色不易着色。我院皮肤科病理室对传统的抗酸染色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麻风杆菌的染色率。  相似文献   

5.
正在临床病理诊断中遇到肉芽肿性病变伴干酪样坏死或结核样结节常常应用抗酸染色作诊断与鉴别诊断。作为基层医院,在没有荧光显微镜无法进行金胺O染色且无条件开展PCR定量检测技术的实验室,Ziehl-Neelsen苯酚碱性品红法检测抗酸杆菌是最常用也是最传统、经典的染色法,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少且无需专门仪器设备,在病理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方法特异性高、阳性率较低,为了提高抗酸杆菌的检出率,作者对染液的配制、染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病理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但结核病和麻风病的诊断金标准仍为抗酸染色法,特异显示病灶中抗酸染色阳性的抗酸杆菌。目前,实验室常用抗酸染色法为Ziehl-Neelsen法,但在实践工作中,不同医院在抗酸染色法操作及结果上存在较大差异,阳性率也较低,给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为此,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对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改良,效果显著,现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病理活检中肺外器官结核要多于肺结核~([1]),而病理学诊断是肺外结核病确诊的重要手段。结核病组织标本有其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特点,病理诊断医师可以怀疑其结核病变,但确诊需依靠抗酸杆菌染色等结果。但实践中抗酸杆菌染色等阳性率低,漏检率高~([2])。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部分大型医院已经应用荧光PCR  相似文献   

8.
咽部特殊感染症病理特点及病原体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咽部特殊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点,研究其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特殊感染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北京同仁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咽部61例黏膜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简易的组织芯片染色技术,对61例咽部黏膜溃疡组织,用PAS、Giemsa、革兰、美蓝、改良的Warthin-Starry(W-S)及抗酸染色进行集中染色,比较各种染色方法对病原体的染色效果,找出不同病原体的最佳染色方法.结果 组织切片内发现密螺旋体23例,短螺旋体10例,分枝杆菌4例,鼻硬结杆菌4例,霉菌侵袭1例,细菌和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1例,扁桃陷窝放线菌2例.非特异性细菌感染16例.结论 螺旋体、鼻硬结杆菌均以改良的W-S染色效果最佳,真菌染色应根据真菌的不同类型联合应用革兰及PAS、W-S染色进行鉴别,分枝杆菌以传统的抗酸染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涂片染色检测方法。方法对常规的抗酸染色法进行方法学改良,以特异性基因扩增诊断法为标准,分析评价改良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总有效检出率等统计学指标;分别采用本改良抗酸染色法(以下简称本改良法)、常规抗酸染色法和改良IK抗酸染色法检测468例临床标本,对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改良法阳性检出率与特异性基因扩增诊断法、改良IK抗酸染色法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0.25,P=0.6171;U=0.155,P=0.4404),但明显高于常规抗酸染色法(U=3.713,P〈0.0010);本改良法灵敏度、特异性和总有效检出率与改良IK抗酸染色法相似,但高于常规抗酸染色法。同时,本改良法所需时间少于改良IK抗酸染色法(5minvs24h)。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涂片染色检测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抗酸杆菌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肺结核患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呼吸科肺结核患者清晨痰液,将标本分为3份,分别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及恒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S6110片段,统计分析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56例痰标本,恒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S6110片段阳性33例,阳性率为58.93%,抗酸染色阳性15例,阳性率为26.79%,恒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S6110片段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方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为35例,阳性率62.50%;恒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S6110片段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两种方法检测Kappa系数为0.776,检测一致性较好.结论 恒温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S6110片段是一种简便、高灵敏度的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杀手,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结核病菌会严重伤害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临床症状复杂,尤其肺外结核,病情表现为隐匿性变化或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易误诊和漏诊。结核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体检测、结核血清学检测、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等。病理科日常工作中诊断结核的主要方法为齐-尼(Ziehl-Neeslen)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虽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但本科室统计发现每年约10%的细胞学患者因取材  相似文献   

12.
<正>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常规病理确诊结核病,除了观察其特征性肉芽肿性病理改变外,还需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病理科常规开展齐-尼抗酸染色寻找病原菌,由于其染色阳性率低,为确保质量控制,必须建立阳性对照,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可靠性,然而高质量的阳性对照组织不易获得。笔者尝试用抗酸杆菌培养物和胸腹水的混合团块做成细胞蜡块作为阳性对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Gomori氏六胺银染色(GMS)原为1946年Gomori氏为显示糖原及粘液而设计的一种组织染色。后经Grocott氏改良并推广应用到切片的霉菌染色也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使用GMS法显示病理切片上的各种霉菌,并分别与其他霉菌染色作了比较。此外,我们还应用GMS法染抗酸杆菌并与Wade—Fite(W—F)抗酸染色作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及体会整理于后,供同道参考。材料与方法一、溶液配制: 1、六亚甲基四胺—硝酸银储备液5%硝酸银溶液5ml 3%六亚甲基四胺溶液100ml 配法—将3%六亚甲基四肢水溶液加入5%硝酸银溶液中即形成一种白色沉淀,在摇动时立即溶解。澄清液在4℃冰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淋巴结分支杆蓖性梭形细胞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常规石蜡切片,HE、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光镜观察。结果 患者均系1岁婴儿,无免疫缺陷疾病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史,出生1个月后接种卡介苗,临床表现:腋下淋巴结结节性肿大伴发热,病理表现:淋巴结肉梭形细胞束状或席纹状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增生的毛细血管,形成梭形细胞假瘤,抗酸染色显示病变内大量分支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梭形细胞Mac387和溶菌酶强阳性、S-100阴性。结论 在免疫功能低于或缺陷患者(如AIDS)和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可以发生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该病应与淋巴结的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鉴别,确诊对其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病理诊断工作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的形态特点和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作为确诊依据[1].然而,实际工作中结核病变形态有时不典型,需要其他疾病鉴别.在常见的几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2,3],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不足30%,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5%~75%,PCR检测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90%,但后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病理组织切片抗酸染色阳性对照的简便制作方法, 确保抗酸染色质控可靠。方法常规方法是从已证实的结核患者送检组织标本中寻找阳性组织作为对照, 但由于能够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的石蜡组织十分少见, 因此, 我们尝试将培养的结核菌制作成为结核菌蜡块, 通过反复实验, 找出最优制作方法。结果经过比对, 发现利用胸腔积液培养结核菌24 h, 再进一步制作成结核菌蜡块的方法最优。此法菌量充足、分布均匀, 观察方便, 且一次可以制作大量的结核菌蜡块, 效果满意。结论利用培养的结核菌制作对照组织, 可以完美解决抗酸染色阳性对照问题, 保障抗酸染色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性状痰标本中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实验室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方法 将痰液按性状分为干酪样,血样,脓性粘液样,水样,选择本院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涂片登记本上的原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痰标本性状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干酪样痰29.8%,脓性粘液痰15.0%,血样痰8.1%,水样痰1.1%.结论 重视痰标本质量,指导病人留取合格的痰标本以提高痰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常用的细菌染色法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其中有些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本文对上述两种染色方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法后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染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BCG多克隆抗体在结核性病变组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卡介苗 (BCG)多克隆抗体检测结核性病变组织中BCG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各种组织不同类型的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175例 ,非结核性病变组织标本 5 4例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检测组织中BCG抗原 ,同时与细菌学的抗酸染色作比较。结果 结核组对BCG呈阳性反应者 135例 ,占 77 12 %。阳性染色在朗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的胞质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呈鲜红色颗粒 ;而抗酸染色阳性仅有 11例。占 6 2 9%。结核病的基本病理类型对BCG反应的阳性率分别是渗出为主型 >坏死为主型 >增殖为主型。结论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标记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酸染色 ,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在病理特殊染色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金胺O配制成的荧光染色液,用于考虑为结核的病理活检组织中,并以经典的抗酸染色法为对照。结果在荧光镜下,金胺O荧光染色法将结核杆菌染成金黄色。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病理特殊染色工作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