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匮要略》对“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中医传统防治观点可总结为:未病先防,调摄固本;既病防变,治在证先;已愈防复,重视调理.并以此浅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对“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和养生。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率日趋低龄化,如何有效的防治青少年近视日益引起重视。从“治未病”的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角度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重要的思想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慢病防治管理受到世界卫生工作的重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其现代医学的慢病管理有趋于一致之处,在慢病防治管理体系中融入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从而实现“治未病”思想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一种具有中医学特色和优势的思想,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随着当今新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治未病思想开始被更多学者重视和发掘。近年来,治未病思想更是逐渐应用到妇科疾病的防治当中,本文从中医调体及中医传统疗法两大方面对治未病思想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说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一是与“病已成而后药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言,强调摄养身心,未病先防;二是“见肝之病,知其传牌,当先实脾”(《金匾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强调临证时灵活的预见性,既病早治。前后本意相贯,可以互参。“治未病”与控制已病态的“治已病”相结合,便是中医避免了临证思维的狭隘单一而自具特色的“治养结合”思想。“未病”态不是绝对的健康,它既包括人体的亚健康状态,隐匿性疾病状态,体质的易感与倾向状态,有内伤基础、“伏邪”蕴积体内的未病状态等等,也与人体各生理阶段气血阴阳的自然盛衰,天…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角度,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探讨古今医家对中风先兆防治的研究。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医学界能不断继承、发掘、完善中医预防医学理论,并将其充分运用到中风先兆的防治中。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体现了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特点和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湖北省中医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治未病”工作的医院之一。目前,该院为了构建具有湖北地区特点和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正在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常见、多发,因其起病缓、病程长且易复发的特点,临床疗效往往不甚满意,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早期的防治对前列腺增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的含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着重探讨了“治未病”的含义,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诸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3个意义方面,分别论述了其在肝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表明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肝病的预防与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预防思想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对针刺及艾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作了初步研究,得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主张的三级预防概念十分相似,以及古人“治未病”十分倚赖于针灸疗法,但在具体应用中,艾灸应用则多于针刺应用的结论。从而加深了针灸治未病这一理论的系统性理解,以期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使之具有更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与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中医“治未病”理论,除目前主要认为的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外,亦有研究健康之意。健康研究对于个人及社会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更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方法 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防治糖尿病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认为比单纯西医观点进行宣教效果更好.结论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更好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及发展.方法 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防治高血压病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普遍认为比单纯西医观点进行宣教效果更好.结论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与西医的“健康体检”有着许多默契之处,他们均蕴含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对于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与已病防变方面显示了出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病防危”,把糖尿病及并发症杜绝在萌芽状态,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方法研究近十年文献,总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病因病机及危害,阐明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和降低患病率的作用。结果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和降低患病率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糖尿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文章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注重养生,有病早治、重视整体,既病防变、全面调理,愈后防复、寓养于治等多方面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策略,以期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不断丰富"治未病"的内涵,为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具体表现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历代医家都高度重视,主张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摄等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即未病先防;病后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既病防变;患病初愈,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即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9.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于老年病的防治,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对本人临证影响深远的是中医“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治病防变、已变救急防危等四个主要方面,而注重培扶正气以防病祛邪是各个环节中治未病的根本。这些理论和经验是中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有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临证辨证论治老年疾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试图阐述“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和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