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价值和优势。材料与方法:选择70例胸部创伤者从临床、X线平片及CT扫描诊断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对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优于CT扫描,CT扫描对肺挫伤、肺撕裂伤及膈肌损伤、胸骨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优势。能提高检出率。结论:胸部创伤者X线平片应为首选的常规检查,而CT敏感性高,能明确非骨骼创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对伤势较重的复合伤者能为临床快速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应尽可能实施急诊CT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X线、CT影像分析下叶肺部病灶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正确认识下叶肺结核,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及早治疗。方法:下叶肺结核56例均摄正侧位胸部X线片及胸部螺旋CT扫描,病灶部位均行2~5 mm薄层重建或薄层扫描,分析其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X线平片及CT表现:斑点片状渗出影19例,肺叶、肺段实变阴影7例,球形肿块病灶5例,结节样9例,单个或合并空洞10例,合并其它病变6例。结论:正确应用螺旋CT扫描结合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对下叶肺结核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基层医院采用薄层重建或薄层扫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复合性外伤的重要影像表现发病机制及X线、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同时进行了X线和CT检查的53列胸部复合性外伤病例进行影像分析。结果:胸部复合性外伤的影像表现较复杂;CT检查阳性率高于X线平片。结论:肺挫伤不存在肺结构撕裂,如果肺结构撕裂构成肺撕裂伤;在X线平片检查之后进行CT扫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巨大肺大泡:胸部CT 与X 线平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巨大肺大泡胸部X线平片和CT的诊断价值和限度,巨大肺大泡与邻近正常肺组织的关系,为选择手术适应证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26例患者行X线胸片和胸部CT扫描。结果 胸部X线平片和CT均能清晰显示巨大肺大泡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但是CT还可显示巨大肺大泡的内部情况、肺大泡壁及邻近肺气肿和正常肺组织的受压情况。结论 CT诊断巨大肺大泡的效果明显优于胸部X线平片,可对手术能否改善肺功能作出预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周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3):5493-5494
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周围型肺癌患者90例X线平片及螺旋CT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用于周围型肺癌影像学阳性表现检出准确率。结果入选患者行螺旋CT扫描检查肿块、毛刺征、棘样突起、胸膜凹陷、空泡征、厚壁空洞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阳性表现检出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分叶征表现检出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检查、X线平片可有效提高影像学阳性征象检出率,改善诊断准确程度,螺旋CT扫描检查价值优于胸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平片和多层CT的诊断。方法:对患者拍摄X线CR和进行多层CT扫描。结果:X线CR片与多层CT片诊断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胸部创伤平片和多层CT存在一定差异,CT优于平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4例,肺隔离1例,肺囊腺瘤样畸形1例的X线平片及CT影象表现。作者认为胸部平片是该病的基本影象学检查方法,而CT扫描能更立体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详细状况,是诊断该病的更好的方法,亦可为胸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汉  孙兴龙  何兴明  王思林 《华西医学》2012,(11):1676-1677
目的总结常规胸部X线片和CT扫描对驾驶员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寻找伤情轻重的直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5例因车祸至胸部外伤的驾驶员的临床资料,均采用X线片和CT扫描进行检查,并研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85例患者中,均有皮肤软组织挫伤,不同程度肋骨骨折65例,肺损伤并血气胸48例,皮下气肿42例,胸膜伤24例,创伤湿肺22例,纵隔外伤18例,肺不张15例;伴发脑损伤32例,椎体骨折23例。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上,X线片可较好地反映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与CT扫描比较,检出率高;另一方面,CT扫描对肺损伤的诊断较X线片具有较大优势。结论 X线片与CT扫描在胸部外伤的检查中可以取长补短,二者结合诊断能有效地降低疾病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病变cT检查的临床应用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95例经CT诊断的胸部外伤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CT扫描,显示CT比常规X线平片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中更具优势。结论:胸部外伤多为复合性损伤,运用CT诊断比x线平片诊断优势非常显著,大大减少了误诊和漏诊,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肺弥漫性病变X线、CT及HR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肺弥漫性病变X线、CT及HRCT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对74例(16种)肺弥漫性病变的X线、CT及HRCT表现进行详细分析。结果:X线平片影像重叠,对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限。普通CT克服了平片的缺点,可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细微改变、隐蔽部位及早期病变。HRCT可显示肺小叶及其微细结构,能获得更多信息。结论:CT及HRCT扫描对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价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湿肺的平片与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X线平片、螺旋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患者52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在一侧和/或两侧中下肺野,表现为:①间质型(9例):肺血管影增粗、模糊;②弥漫实变型(18例):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③云雾型(17例):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即“面纱征”);④节段实变型(8例):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胸部X平片与cT检查是目前诊断创伤性湿肺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首次建议行胸部X平片与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98-4899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肺内肿瘤结节病人50例(结节50个)和结核结节病人50例(结核结节50个),对全部研究对象予以X线平片及胸部CT检查,评估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肺内肿瘤结节组的病灶部位主要集中于右肺下叶24例(48.0%),结核结节组的病灶部位主要集中于右肺上叶30例(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肿瘤结节与结核结节组的结节钙化、形态不规则、无分叶、分叶状等结节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进行CT增强扫描后,结核结节病人的CT值为35~45之间,CT增加值范围为10~14HU,肺内肿瘤结节病人的CT值为55~75之间,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肿瘤结节及结核结节可进行X线平片检查初步鉴别诊断,与胸部CT联合检查可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隐匿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胸部X线及CT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但少数肺癌隐匿于纵隔、心影、肺门、锁骨、横膈重叠处.常规胸部X线正侧位片上仅可部分发现,容易漏诊,但CT检查一般都能发现.作者收集了60例隐匿型肺癌的常规胸部X线正侧位及CT平扫 增强扫描检查,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胸部外伤CT与常规X线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CT与常规X线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1例胸部外伤病例分别进行胸部平片及CT检查,就其胸片与CT的诊断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CT诊断诸如肺挫伤、肺撕裂伤、外伤后肺不张、微量气胸、微量血胸、隐匿性肋骨骨折等胸部外伤性病变明显优于胸片。结论:对于胸片未能明确诊断的胸部外伤病例,为防止漏诊应加做CT扫描。  相似文献   

15.
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X线检查,对患者采用正、斜位摄片及透视,对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阴性者进一步做CT扫描检查。结果首次摄片明确肋骨骨折诊断84例,复查摄片明确肋骨骨折6例,胸部CT检查明确肋骨骨折10例。肋骨骨折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采取多种技术方法与体位摄片,必要时做胸部CT扫描。  相似文献   

16.
肺栓塞与肺梗死的影像学检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肺栓塞、肺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小型猪为肺栓塞、肺梗死实验动物模型 ,进行X线平片、核素灌注扫描、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X线平片是一种初步的检查方法 ;核素灌注扫描安全、简单 ,病变检出率高 ;增强螺旋CT是目前较理想的诊断、复查及追随方法 ;血管造影在病变检出等方面无明显优势。结论 考虑以“X线平片→核素灌注扫描→增强螺旋CT→血管造影”为最佳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7.
胸部影像学诊断肝肺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昱璨  刘西平 《华西医学》2006,21(4):730-731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HPS)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点,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肝硬化40例及慢性肝病无肝功能损害20例的胸部平片与CT扫描结果。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充血性改变及双下肺的粟粒状结节影,CT表现为肺底末梢血管的杵状及蜂窝状扩张,或与胸膜血管相连形成“蜘蛛痣”,肝硬化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肺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且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胸部创伤是较为常见的外伤急诊,在CT应用之前,常规作X线平片检查,这也是最好的检查方法。随着CT的普及,CT对胸部创伤的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检查互相补充,可提高胸部创伤诊断率。现将我院资料完整且同时进行普通X线平片、CT检查的33例胸部创伤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诊断由原来仅仅依赖于传统X线平片技术发展到当前X线平片结合CT影像诊断的水平。常规X线平片在诊断胸部外伤性病变中存在诸多限制,密度分辨率低、影像重叠、病变定位不准确是其主要的不足,而CT恰恰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有利于肺部及其骨骼等细微病变的显示,尤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