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2.
【歌诀】阳明邪热王竹叶,甘辛淡寒清烦热。口疮尿赤气津劫,生津止渴祛风邪。【释义】竹叶长于清泻心胃实火,生津以止渴;其上清心火,下利小便,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  相似文献   

3.
消渴与心火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庚良 《河北中医》2001,23(3):235-235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探讨消渴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 ,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消渴与心火有着密切关系 ,心火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临床中凡消渴辨证属心火者采用泻心火治法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1 理论渊源早在《内经》中即有消渴与心火关系的论述 ,《灵枢·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藏篇》谓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说明了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病变均可与消渴发病有关 ,消渴发病也与心有密切关系。《素问·气厥论》指出 :“心移热于肺 ,传为鬲…  相似文献   

4.
丹参论选     
正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气也。气寒则清热,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肠,小肠也,小肠为寒水之府,水不下行,聚于肠中,则幽幽如水走声响矣。苦寒清泄,能泻小肠之水,所以主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积聚肠中也。其主之者,味苦能下泄也。积聚而至有形可征谓之癥,假物成形谓之瘕,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传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肺属金而主气,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  相似文献   

5.
苦参     
《光明中医》2014,(10):2181-2181
味苦寒。主心腹结气,苦入心,以散热结之气。症瘕积聚,苦极则能泄。黄胆,寒能除郁热。溺有余沥,心通于小肠,心火除则小肠郁塞之气通矣。逐水,小肠通则水去。除痈肿诸疮皆属心火,心火清则痈肿自去也。补中,《内经》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此义也。明日止泪。寒清肝火,苦除肝湿。  相似文献   

6.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12):10-10
【原文】治脏先治腑。 【释文】此语出自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小肠主病》。治脏先治腑,是脏病治法之一。五脏藏精,六腑化物,阴阳相对,经脉络属,气能互通,病能互移。故脏病可治腑,腑病可治脏。如心有实火,移热小肠,可见小便短赤,灼痛尿血;小肠有热,循经扰心,可见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心火上炎,用导赤散,使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即属治脏先治腑之法。  相似文献   

7.
田乃庚 《河北中医》1992,14(5):20-22
田乃庚教授从事医疗、教学50余载,治学谨严,学验俱丰,尤擅治疗心、肾系统疾病。对久淋制通补兼施四法,更独具匠心,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久淋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以小便频数短少、尿道灼热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等为主症。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淋证突起为膀胱湿热,或“心移热于小肠”,多属实属热,故《丹溪心法》曰:“淋有五,皆属乎热。”而久淋不愈则多虚实夹杂。即《诸病源候论》所说:“诸淋者,由肾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记载胞系于肾内藏精气,胞中之气在脾胃元气不足、湿气下流、肾间经络闭塞的情况下可化生阴火.阴火起于下焦胞络,肾水的盈亏影响阴火的发生和潜降.胞脉属心而络胞中,下焦胞络阴火可循胞脉上行衍变为心火,所谓心火、阴火、相火和下焦包络之火是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胞通过冲脉联系脾胃,下焦胞络阴火循冲脉乘其土位,耗伤脾胃元气...  相似文献   

9.
<素问·气厥论>论述了脏腑间的寒热相移问题,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相似文献   

10.
朱国强 《新中医》1996,28(7):39-40
小儿口糜验案3则朱国强清代名医陈复正在《幼幼集成·口疮证治》曰:“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以导赤散去小肠之热。五苓散去膀胱之热。当于二方合服。”“小儿急欲吮乳口不能吮者,心脾有热。舌不转运。泻黄散清之”。《幼幼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