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进行定期听力检查及随访,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程度的构成以及康复现状。【方法】对109例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采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声导抗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听力学诊断,并随访观察听力障碍婴幼儿的听力变化情况、康复状况。【结果】双耳听力正常76例。双耳或单耳听力异常33例,其中轻中度听力损失24例,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9例。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和单耳重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言语能力接近同龄儿。随访发现7例轻中度听力损失和2例重度、极重度聋婴幼儿听力有不同程度改善,佩戴助听器是目前聋儿的主要康复手段,效果不佳者未能及时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结论】听力损失婴幼儿经过至少6个月以上跟踪随访,有改善和正常化的趋势;对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应及早干预,对助听效果不佳者应早期植入人工耳蜗,重视语训康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聋儿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聋儿康复九五实施方案主要措施的第8项是早期干预。诚然,早期干预对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极其重要。在康复听力学领域中,早期干预主要可概括为“三早”:即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人类听觉系统的发育自降生后即开始,在3个月之内主要为皮层下脑干各级听觉中枢完成的反射性听觉反应,在3个月以后,由于外周及中枢各级听觉系统迅速发育,使有意义的听觉活动得以逐渐发展。人类言语中枢的神经解剖学结构在胎儿后期已开始形成,在怀孕最后1~2个…  相似文献   

3.
4000例新生儿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丹麦瑞声达听力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cho-Screen听力筛查耳声发射分析仪筛查3624名正常新生儿和376名住院新生儿的听力。连续听力异常者,由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4000例新生儿中共筛查出8例听觉障碍儿(单耳重度聋1名,轻度聋1名;双耳重度聋4名,极度聋2名),其中住院新生儿4例,正常新生儿4例。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非常必要。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TEOAE)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1—6岁聋儿的助听、语言康复情况。方法对在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进行听力诊断、确诊为双侧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的84例聋儿以电话回访形式,调查助听、语言交流情况及未进行康复的原因。结果回访的84例聋儿中,80.95%选择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19.05%未助听;助听后,70.59%进行语言训练;经济困难是未助听和未参加语言训练首要原因。结论大部分聋儿都能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但仍有一部分聋儿因经济等原因未进行康复,加强对聋儿家长对聋儿听力语言康复重要性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广泛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础上进行聋病基因同步筛查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在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后3 d内进行新生儿脐带血和足跟血采集来筛查聋病易感和常见基因,策略上亦包括普遍人群筛查和目标人群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标希望做到聋而不哑,而融入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则可以做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减少聋儿的出生,有效咨询耳聋基因的携带者,使他们孕育一个健康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听力筛查83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听力筛查已有70余年的历史,约有1‰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引起言语.语言发育迟缓或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许多医学专家呼吁采用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儿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促进其言语.语言的发育。聊城市确定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市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现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姚隽 《中国校医》2008,22(3):265-266
听力障碍往往可引起患儿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及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我国约有1770万聋哑人,主要原因是在孩子出生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听力检查,致使孩子未能得到及时康复治疗。为此,我国于1999年明确要求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开发残余听力,使其语言、智力发育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从而改善聋儿在社会交往、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所处的弱势地位,使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为此,自2006年2月始,采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法与听性脑干反应(ABR)联合应用,对我县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共5160例进行了DPOAE听力筛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175例听觉脑干反应测试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有效模式,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合理途径与措施。[方法]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诊断技术对17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的婴儿在3个月时进行听力测试,并做高危因素回顾性调查;ABR异常者,6个月时做第2次ABR测试。[结果]17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经ABR确诊有169例单耳或双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阳性率为96.6%。其中绝大多数的听力障碍属轻、中度。48例第2次ABR复诊儿,不管有无高危因素,听力状况均较前明显好转,听力损失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1)。[结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测查听力障碍进而进行适宜干预的体系。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6个月时进行ABR复诊,再对其中的听力障碍儿推荐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等干预措施更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9.
7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 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千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 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有效模式,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合理途径与措施。方法: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诊断技术对2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在3个月内进行听力测试。ABR异常者,6个月内做第2次ABR测试。结果:2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婴幼儿经ABR确诊双侧ABR正常的为58例(19.6%)。有238例单耳或双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阳性率为80.4%。其中绝大多数的听力障碍属轻、中度。双耳极重度听力障碍24例。结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婴幼儿在6个月时进行ABR听力确诊,可以早期发现耳聋。再对其中的听力障碍儿进行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及语言训练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聋儿康复集中教学基本情况,以提高聋儿康复水平。【方法】对杭州聋儿康复中心的在训聋儿进行听觉意识、声长范围、语音识别、词汇量、单/双音节词(字)识别、数字掌握、短句识别、主题对话等因素的评估。【结果】集中分班教学中各班在言语水平和年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合理性,系统地反映了以上评估因素的聋儿康复现状。【结论】对聋儿康复分班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合理进行分班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先天听力损伤约占新生儿全部先天性疾病的 85 % ,发生率约为 3‰。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确诊 ,早期干预 ,使聋儿语言功能尽可能得到正常发育 ,将听力损伤对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2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12月 31日四家市级医院分娩的活产儿为筛查对象 ,共 4 0 78例新生儿。1.2 方法 采用美国 Bio- logic分司的手提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 Audx诱发畸变耳声发射(DPOAE) ,由经过培训的助产医生操作。第一次筛查于后生 2 - 4天 ,待受试儿睡眠状态进行 ,如连续 2次以上…  相似文献   

13.
7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 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锚式助听器(BAH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先天性双外耳道闭锁的传导性聋患者行骨锚式助听器治疗,对其术后听力效果,言语发育,植入体的稳定性和有无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①固定助听器的钛螺钉植入牢固,随访8年无一例松动脱出;②配戴BAHA后在500Hz,1KHz,2KHz,3KHz,4KHz(声场测试),气导平均提高了33dB,获得良好的听力效果,儿童患者言语发育在使用该助听器后达到了正常同龄儿童的水平.两患者使用助听器时间每天均超过8小时;③钛螺钉植入周围皮肤虽易出现感染.但易控制,未引起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情况下,使用BAHA对先天性双外耳道闭锁的传导性聋患者有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锚式助听器(BAH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先天性双外耳道闭锁的传导性聋患者行骨锚式助听器治疗,对其术后听力效果,言语发育,植入体的稳定性和有无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①固定助听器的钛螺钉植入牢固,随访8年无一例松动脱出;②配戴BAHA后在500Hz,1KHz,2KHz,3KHz,4KHz(声场测试),气导平均提高了33dB,获得良好的听力效果,儿童患者言语发育在使用该助听器后达到了正常同龄儿童的水平.两患者使用助听器时间每天均超过8小时;③钛螺钉植入周围皮肤虽易出现感染,但易控制,未引起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情况下,使用BAHA对先天性双外耳道闭锁的传导性聋患者有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及其可能的高危因素,探讨早期筛查、诊断、随访干预的可行性办法。方法新生儿出生3d后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初筛;未通过及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儿童42d后,转至市妇儿保健中心用DPOAE和快速脑干反应(ABR)进行复筛,并跟踪追访。结果初筛时未通过率占6.11%,具有听损伤高危因素儿为27.94%。结论先天性听损伤在其他先天性疾患中发病率最高,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势在必行,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及早干预,有利于婴幼儿言语-语言心理行为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以便进行诊断和干预.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1 388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步探讨该法在我院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GSI-70全自动新生儿耳声发射筛查仪,按常规的方法,对1 388名出生3~5 d的新生儿进行DPOAE听力筛查.发现1 374例通过筛查,2例诊断为双耳轻度感觉神经聋,12例为中耳积液所致的传导聋.结果 DPOAE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具有快速、敏感、无创、实惠、易操作等特点,用于新生儿早期听力筛查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听力异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EOAE)检查,探讨早期发现听力异常,早期干预对听力康复的意义。方法: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于出生第3d进行耳声发射测试,对二次复查未通过者在4个月内进行听力诱发电位检查(ABR),并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儿童保健科对听力异常儿建档及追踪管理。结果:最后确诊听觉障碍16例,总发病率为3 .93‰,其中轻度听力障碍10例(2 .46‰),中度听力障碍5例(1 .23‰),重度听力障碍1例(0 .24‰)。目前1 5岁以上患儿13例,其中8例经ABR诊断轻度听力障碍者语言发育正常;中度听力障碍4例中,除1例语言发育稍落后,3例语言发育基本正常;1例重度听力障碍者已配带助听器,语言发育迟缓。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并建立健全听力保健,可有效地减轻听力损害,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9.
正常产443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产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对患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对正常产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初筛未通过者42天复筛,生后3个月仍未通过者行听力学综合评估(包括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声导抗、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予以诊断。结果:2007年1~12月可供听力筛查的正常产新生儿4 452人,实际接受4 439人,初筛率99.7%(4 439/4 452);初筛未通过人数161人,初筛阳性率3.6%(161/4 439);实际复筛132人,复筛率81.9%(132/161),复筛未通过人数32人,阳性率24.2%(32/132);最后确诊正常产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6人(共11耳),发病率0.14%。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听力筛查7472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海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063-1064
目的: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促进其正常的言语发育。方法:应用先进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仪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新生儿3个月左右转诊到市三院,采用听觉诱发电位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7 472例,听力筛查率92.06%,3例诊断为听力障碍。结论:锡山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0.4‰,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促进婴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