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贵州省龙里县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效果,为今后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分析近20年来龙里县在防治地氟病工作中,开展流行病学凋查、国家投入为主改良炉灶降氟和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防治地氟病3个阶段的监测结果。结果①煤、玉米和辣椒含氟量分别超过了900、200、400 mg/kg,水氟正常(<1 mg/L)。②以国家投入为主改良炉灶降氟效果明显好转,但诱发不少消极因素。③健康教育干预后村民防治地氟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转变率增高,学生氟斑牙指数由原来的2.59下降为1.60,尿氟由原来的2.41 mg/L下降至1.45 mg/L。结论龙里县地氟病发生主要是村民不良健康生活习惯引起,以国家投入为主改良炉灶降氟收效甚微,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是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防治地氟病投入少、见效快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2005年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订燃煤污染型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地氟病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全国8个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省份的8个病区县、13个病区村.调查监测县降氟改炉改灶措施落实进度、降氟炉灶使用情况;采集监测点居民户主要食物,酸浸-电极法测定含氟量;采集8~12周岁儿童尿样.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含氟量;以Dean法诊断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①2005年全国监测县新改降氟炉灶158 356个,占应改炉灶的18.95%,累计改炉改灶率达43.32%(362 088/835 869),降氟炉灶合格率为92.54%(1688/1824);②监测点玉米、辣椒含氟量普遍超过国家标准(≤1.5 mg/kg),玉米最高含氟量均值超过国家标准14倍,辣椒最高含氟量均值超过国家标准94倍;③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的监测点有3个,>30%~60%的有4个,>60%~80%的有1个,>80%的有5个;儿童尿氟几何均数≤1.4 mr/L的监测点有7个,>1.4mg/L的有6个.结论 2005年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监测县防治措施落实进度有较大增长,但部分病区监测点玉米、辣椒氟污染依然严重,部分病区氟中毒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贵州省惠水县、贵阳市白云区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儿童氟中毒病情、家庭户改良炉灶及相关健康生活行为的改变,为地氟病可持续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在贵州省惠水县、贵阳市白云区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各抽取3个村作为调查点.对抽中村全体在校8~ 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诊断按《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进行;同时抽取10户家庭.对改良炉灶情况及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 17017-2010)进行病区防治效果判定.结果 惠水县、白云区8~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2.75%(23/836)、2.26%(11/487),且各村检出率均低于30%;改良炉灶合格率、炉灶正确使用率均为100.0%(90/90);玉米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90/90),辣椒正确干燥率分别为98.9%(89/90)、100.0%(90/90).结论 病区防治效果明显,且均已达到控制标准.应继续完善病区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实现基本消除燃煤型地氟病危害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良炉灶的效果,为该防制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在改炉灶前、后分轻、中、重病区调查7~10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尿氟、居室空气氟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改炉灶后比改炉灶前居室空气氟下降了136倍,尿氟下降了5.9倍,氟斑牙患病率由61.0%下降到21.9%。结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良炉灶效果是显著的,但仍需加强改良炉灶的质量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陕西省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降氟效果,为持续巩固防制措施和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01年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普查结果,2009年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7个病区县按照病情轻、中、重各抽取10%的病区村,在每个村中抽取10户农户,逐户对改良炉灶质量、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查看,询问农户改良炉灶维修情况和满意度,并对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同时抽取30所病区村小学,Dean法检查8~ 12岁儿童氟斑牙,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儿童尿氟,并进行健康教育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7个病区县共调查1000户,改良炉灶完成率为90.00%(900/1000);改良炉灶总体使用率为80.33% (723/900);改良炉灶完好率为87.14%(630/723);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为79.39%(574/723);改良炉灶的满意率为86.89%(782/900);改良炉灶的自行维修率为8.00%(72/900).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为23.74%( 509/2144),氟斑牙指数为0.50,流行程度为边缘.家庭主妇、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5.20% (2608/4000)、83.36%(4518/5420).检测8~ 12岁儿童尿样358份,尿氟范围为0.16~6.35mg/L,几何均数为0.79 mg/L.结论 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实施降氟改灶项目达到防治氟中毒效果,群众对改良炉灶较为满意,大多数改良炉灶继续使用,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达到控制线(30%)以下.病区炉具有损坏,主动维修率低,病区群众知晓率较低,炉灶正确使用率不高,需进一步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和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完善炉灶维修网点,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降氟效果得到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6.
1991-2005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目的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变化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全国地氟病各年度监测数据,全部监测工作按国家地氟病重点监测方案执行。结果①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降氟改水率增长34个百分点,但水氟≤1.0 mg/L改水降氟工程数量则减少了近5个百分点;②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改炉改灶完成率增长了28个百分点,到2005年改炉改灶完成率达到47.22%;降氟炉灶合格率增长了26个百分点,达到92.54%;③饮水氟≤1.0 mg/L的监测点数量呈下降趋势,与水氟≤1.0 mg/L的改水工程数量减少一致;④玉米氟≤1.5 mg/kg的监测点数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减少, >1.5 mg/kg的监测点数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增加;辣椒氟≤1.0和>1.0 mg/kg的监测点数量增减变化甚微,但92%以上监测点辣椒含氟量超标:⑤饮水型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和>30%~60%的监测点数量增加,而>60%~80%和>80%的监测点数量减少;燃煤污染型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的监测点数量增加,而>80%的监测点数量减少。结论①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降氟改水率增加,但≤1.0 mg/L改水工程减少和水氟回升;②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改炉改灶完成率年度递增,降氟炉灶合格率达到90%以上;玉米和辣椒含氟量下降,但幅度不大;③无论饮水型地氟病还是燃煤型地氟病,其病情被控制的监测点数量均增加,重病区监测点数量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巫山县改灶降氟效果9年动态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巫山县燃煤污染型氟病区改灶降氟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与对比动态观察法连续9年对巫山县建坪乡、坪南乡已改炉灶的地氟病区村进行炉灶使用情况与降氟效果监测。结果 建坪乡建坪村降氟炉灶使用合格率(简称合格率)高,儿童氟斑牙、尿、空气、粮食含氟量逐年下降或维持正常水平,效果显著,坪南乡也显示相似结果,而建坪乡柳坪村、巫峡村合格率波动大(24%-84%),其效果不稳定或不明显。结论 长期较高的炉灶使用合格率(80%以上)可控制或大大降低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1982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在6个县(市、区)确定了10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此后实施政府引导、部门参与、科学监测、科学研究等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防治效果。健康教育是推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巩固防治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评价健康教育对本市地氟病干预措施的效  相似文献   

9.
2003、2004年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掌握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定燃煤污染型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法,尿氟和主要食物(玉米、辣椒)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控制。结果①燃煤型地氟病病区的防治措施落实进度仍然呈现增长,改灶率增长1.52%;②病区改炉改灶总体合格率呈现增长,2004年为89.00%, 2003年为83.01%,增长了5.99%;③病区玉米、辣椒含氟量普遍超过国家标准,玉米(均值)最高超过国家标准 25倍,辣椒(均值)最高超过围家标准179倍;④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下降,2003年在30%控制线以下的为 0,2004年已有3个监测点达到30%控制线以下。结论①燃煤型地氟病病区的防治措施落实进度虽然仍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地区差别很大,高者甚高,低者甚低;②病区玉米、辣椒氟污染相当严重;③病区病情总体上呈现一种下降趋势,但某些病区病情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10.
加强健康教育 推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全国较严重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之一,全省氟中毒流行达16个县(市、区),受氟中毒威胁人口达60余万。地氟病的严重流行,对病区群众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控制地氟病的流行,吉林省于1964年就开始了以降氟改水为主要措施的防治工作,4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炉灶使用及其燃煤方式对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3个历史重病区村、2个病区对照村进行炉灶使用、燃煤方式、病情等状况的现况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前,历史重病区村所有住户使用没有烟囱的烧煤台灶或简易炉灶,采取村民组集中方式烘炕干燥玉米,玉米和室内空气氟污染严重.90年代后各户自行用敞煤火烘炕干燥玉米,但逐渐使用台灶和铁炉,燃煤氟释放量显著减少,粮食和室内空气污染减轻,病情得以控制.但是.在重病区联合与吉丰村,住户基本上还是使用简易敞煤火炉灶,冬季取暖铁炉烟囱出屋率较低,分别为51.3%(41/80)、41.7%(35/84),室内空气和粮食氟污染较重,与病情结果一致.2006年荷花村8岁以上人群氟斑牙总检出率[96.08%(392/408)]较1979年[90.51%(248/274)]明显增高(χ2=7.85,P<0.01).结论 炉灶燃煤方式对贵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病区形成有显著影响,炉灶类型与使用不当是贵州省地氟病重病区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①1991-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②1991-200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①在饮水型病区,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的地氟病病情均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不降反升;在燃煤型病区,西部病情呈上升趋势,氟斑牙患病率上升15个百分点,氟骨症患病率上升2个百分点。②目前,我国饮水型重病区分布在东北三省,华北山西、天津、华东江苏,西北内蒙、陕西、青海等省份;燃煤型重病区分布在西部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和湖北等省份。③我国地氟病病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并不令人满意,饮水型氟斑牙患病率为29.3%,氟骨症患病率为1.45%;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为52.2%,氟骨症患病率为4.32%。饮水型较燃煤型控制得好些。结论 我国地氟病病情仍然较重,防治工作绝不能放松,只能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考核贵州省14个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的效果,提出新的防控措施与对策。方法 2013~2014年,对贵州省14个县所有病区常住居民户进行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情况调查;同时按《氟斑牙诊断》(WS/T2008-2011)对全体在校的8~12 y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查。采用全国《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进行判定。结果共计对14个县1738个行政村的894565户居民户和235906名8~12 y儿童进行了评估。以县为单位,各县8~12 y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均15%,改良炉灶合格率、合格炉灶正确使用率、辣椒正确干燥率均95%,调查的所有居民户主食均不再食用玉米。以行政村为单位,除平坝县尚有32个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在15%~30%外,其他所有村患病率≤15%,除平坝县尚有16个村改良炉灶合格率在90%~95%外,其他所有村的改良炉灶合格率、合格炉灶正确使用率、辣椒正确干燥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病区综合防治效果十分显著,被考核的14个县中,除平坝县为控制外,其他13个县均已达到消除标准。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应有序组织对贵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病区全面考核评估。依据考核评估结果,对达标病区给予"摘帽";对防氟行为尚为形成或尚未稳固形成的病区,实施精准干预,消除危险因素,实现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陕西省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防氟炉具使用情况,为行政部门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7个病区县100个病区村,每个村中抽取10户家庭调查改良炉灶使用、维修情况和满意度,抽查3个病区县180户清洁能源使用情况,对家庭主妇和5年级小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相关行为问卷调查;每个病区县抽取3所病区村小学,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改良炉灶完成率、使用率、合格率、正确使用率、满意率、自行维修率分别为93.95%(4770/5077)、62.83%(2997/4770)、69.34%(2078/2997)、92.11%(1914/2997)、59.58%(3025/5077)、19.06%(179/939);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呈上升趋势;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0.68%(1461/13683),氟斑牙指数为0.22;学生、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56%(21907/26535)、78.70%(15525/19728);8-12岁儿童尿氟范围为0.10-6.75 mg/L,几何均数为0.70mg/L;玉米氟含量范围为0.14-837.12 mg/kg,平均数为10.75 mg/kg。结论安康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实施降氟改灶项目达到防治氟中毒效果,群众对改良炉灶较为满意,大多数改良炉灶继续使用。燃烧高氟煤对粮食的污染依然存在,病区改良炉灶质量合格率、自行维修率低,病区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下降,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病情监测,强化防氟炉具后期管理,开展精准防治,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江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和消除情况。方法按国家地病中心项目方案要求,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所有病区村,县级对改良炉灶及使用情况和病区所有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进行自评,省级依据方案进行复核,结果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17017-2010)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消除标准》进行判定。结果县级自评结果显示两县区合格改良炉灶率和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均在90%以上,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5.99%。省级复核合格改良炉灶率、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分别为99.83%、96.33%;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15%,县级自评和省级复核结果一致率为86.21%。江西7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达到消除标准的3个县,其他达到控制标准。结论江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明显,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地氟病)是我国特有的地方痛,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活在产煤区的农村居民习惯使用无排烟设施的敞式炉灶炊事、取暖和烘烤食物,导致燃煤过程排放的氟化物污染室内空气和食物所致.燃煤型地氟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阻碍了病区经济发展.成为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定饮水型地氟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地氟病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防治措施落实进度仍然呈现增长,由2006年的7个村增加为9个村;改水降氟工程合格井与不合格井有交叉使用的情况;监测点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7.09%。结论饮水型地氟病病区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呈增长趋势,改水差别比较大;需建立一套长效的管理制度,避免维修不及时或负债运行,导致提前报废;饮水型地氟病病区仍然存在,仍需加大改水力度。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掌握河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现状,为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07年对河南省13个县(市、区)的1832个历史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村燃煤情况、生活习惯、主食、住房结构、水氟等因素进行普查,对仍使用高氟煤的216个村进行重点抽样调查,每村对8~12岁全部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采集30份即时尿样检测尿氟.结果 所有历史病区村饮水含氟量<1.0 mg/L;有独立厨房的居民户占93.7%(241 281/257 393),炉灶有排烟设施的占41.9%(107 917/257 393),使用当地高氟煤做饭的户数占28.6%(73 686/257 393);使用当地高氟煤取暖的户数占24.1%(61 924/257 393);主食来源为自产,占病区村的95.7%(1753/1832),均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干燥粮食;16.2%(35/216)的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0%,全部集中在洛阳市;77.8%(168/216)的病区村儿童尿氟≤1.50 mg/L.结论 河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范围已大大缩小,危害程度明显减轻.其中8个县(市、区)历史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已经达到了病区控制标准,有5个县(市、区)未达到控制标准,集中分布在洛阳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康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后病情现状和变化趋势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2012—2019年每年在安康市岚皋、平利县分别抽取3个固定监测村和5个非固定病区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监测炉灶使用情况和食用玉米辣椒相关行为方式,并开展8~12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监测。2019—2022年在岚皋、平利县所有病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0户进行炉灶使用及相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情况、氟斑牙病情进行监测。结果 病区改良炉灶使用户数逐年减少,电热器、电炊具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率逐年上升,改良炉灶合格率和正确使用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近5年食用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正确储存率和加工前淘洗率已达到或接近100%。2012—2022年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从29.76%(50/168)下降至2.63%(6/228),各年度尿氟几何均数均在正常范围之内(≤1.4 mg/L),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4.67,P<0.01)。结论 安康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应继续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加强健康促进和病情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0.
贵州乡镇中心与边缘区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乡镇中心区与边缘区燃煤型氟中毒(地氟病)流行情况,探讨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控制地氟病的必要性。方法:在贵州省地氟病重度流行县织金县随机选择轻、中、重地氟病乡镇各1个,再分层为中心区和边缘区。中心区调查乡镇政府所在中心村(小学),边缘区随机调查相邻的2个村(小学)。结果:所查轻、中、重乡镇之间经济收入及主食大米与玉米比例存在差异,病情越重经济收入越差,玉米食入比例越大。乡镇中心经济收入明显好于边缘区。乡镇边缘区学校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及尿氟明显高于中心区。各乡镇生活燃煤氟无显著差别,但中、重乡镇烘炕玉米和辣椒氟高于轻病区。约50%的住户使用铁炉,但其中约50%烟囱未出屋或无烟囱。重病区乡镇炉灶烟囱未出屋或无烟囱户数(比例)显著多于轻病区。结论:病区经济、燃煤方式、生活卫生习惯显著影响地氟病流行,烟囱出屋情况、煤火烘烤玉米和辣椒及食入比例明显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