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玉莲  巨庆芳 《甘肃医药》2010,29(4):464-466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取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会诊及针对性护理措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方法。结果:1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愈出院。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护理会诊、有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是救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流感患者每天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初诊肺炎患者因不能很快获得排除甲型H1N1流感肺炎诊断,给初诊断社区获得肺炎患者及家属产生心理负担,也给护理人员带来护理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中心在2009年转运甲流过程中隔离、防护、消毒等护理措施在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本中心接诊转运的83例甲流患者采用的隔离、防护、消毒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中心接诊转运的83例甲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发生意外,接诊的医护人员无1例传染。结论:对甲流患者的诊疗转运,良好的隔离防护,严格的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对医护人员安全转运该类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永萍 《吉林医学》2010,(35):6620-6620
总结9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重视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9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彭宝琴  余兰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078-1079
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肆虐,医院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护理部也积极做好了相应的工作准备。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们既是直接参与者,又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教育者。因此,一支规范的护理队伍的组建培训必须做到细致、多方位、多角色,确保患者既安全地得到治疗护理,又有完善的生活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2009年9~11月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46岁,平均年龄21.3岁,学生18例,干部1例,孕妇1例,无职业者5例;输入性1例(为外地打工人员到本地)。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是一种由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1] .重症与危重症甲流患者往往均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继而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院负压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于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42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干预4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9.
心理护理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速度快,此类患者一旦确诊,将立即被送往隔离病房,接受全封闭的治疗及护理。这时患者的一些心理变化是护理人员不容忽视的,对疾病的转归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乏力。它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1]。我院于2009年12月—2010年2月成立了治疗甲流的中医病房,期间共收治42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现将中医治疗甲流的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对象我院作为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肺炎(甲流肺炎)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确诊为甲流肺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CT分型及总结危重症患者的CT特点。结果 CT分型及表现有:⑴磨玻璃影型:共17例(39.53%),表现为单肺或两肺多叶多段磨玻璃样密度影,分布不均,境界模糊,内见纹理走行;⑵实变型:11例(25.58%),表现为单肺或双肺斑片状渗出及实变,境界清晰或模糊,以下叶尤左肺下叶多见;⑶间质型:8例(18.61%),表现为支气管周围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宽及胸膜下弧线影等;⑷混合改变型:7例(16.28%),上述三型混合存在,表现复杂。本组患者中5例为危重症,其中磨玻璃影型3例,混合改变型2例。结论 甲流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不同分型及其特点,不同CT分型对判断甲流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主要治疗措施及转归,以期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进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8例危重症甲流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指标及转归。结果:APACHEⅡ评分(19.0±7.8)分;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病例血小板较治愈及好?±停é?=8.000,P<0.05)。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均死亡;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5例因无创机械通气失败而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其中3例在有创机械通气时并发气压伤,均死亡。结论:危重症甲流患者病死率高,呼吸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对危重症甲流患者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出现呼吸衰竭须机械通气者,建议直接采用小潮气量、低PEEP的有创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甲型H1N1肺炎临床影像诊断与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影像表现特征,提升对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CDC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对危重症死亡病例生前的影像表现与尸检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生前4例行DR及胸部CT扫描,2例经DR胸部正位片检查。结果6例死亡甲型H1N1病例中,4例发生在两侧肺部中下肺野,主要累及肺部背段及基底段,1例显示累及两侧肺野致密阴影,以肺的背段及基底段为著,1例显示两侧肺野淡薄云雾状模糊阴影。病理组织分析HE染色显示肺泡壁间隔增宽,肺泡壁充血,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肺泡内水肿液及纤维素渗出。免疫组化显示大量巨噬细胞表达聚集成团。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肺炎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认识和提高甲型H1N1流感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与病理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赵果城  侯可可  陈勇 《四川医学》2011,32(2):266-268
目的探讨甲流相关肺炎胸部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1例甲流相关肺炎胸部CT特征。结果甲流肺炎的胸部CT病变形态包括磨玻璃状阴影(n=37,90%),实变(n=12,29%),单侧肺受累(n=6,15%),双肺受累(n=35,85%),主要分布于中下肺(n=37,90%),肺野中外1/3及胸膜下(n=39,95%)。没有发现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胸部CT以磨玻璃阴影及实变为主,单或双侧中下肺多见,主要累及肺野中外1/3及胸膜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型H1N1病毒所致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实验室证实的甲型H1N1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 按照甲型H1N1病毒肺炎的受累面积,将27例患者按初诊时肺部的影像改变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种类型。轻度者10例,表现为散在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中度者9例,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的、多发片状实变阴影及结节影,5例合并胸腔积液,并伴有轻、中度代偿性肺气肿;重度者8例,表现为双肺大片实变阴影伴有空洞,其中2例合并霉菌球,3例伴有支气管扩张,4例合并纵隔及胸壁皮下气肿,均伴有双侧胸腔积液及中、重度肺气肿。6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轻度肺炎恶化死亡,1例为中度肺炎转化为重度肺炎后死亡,其他4例为重度肺炎病例。结论 甲型H1N1肺炎表现为多肺段受累的磨玻璃样变和实变,重度者常伴有空洞、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纵隔皮下气肿及霉菌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6.
24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危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平均年龄(28.73±9.24)岁,其中孕妇2例(8.3%),肥胖[体质指数(BMI)≥30]18例(75%),有慢性基础疾病者2例(8.3%),包括支气管哮喘1例,肾移植术后1例。患者以发热、咽痛、气短为主要症状。双肺多发实变20例(83.3%)。24例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75 mg或150 mg每日2次口服),其中22例(91.6%)患者应用激素治疗,18例(75.0%)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6例(25.0%)患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例(8.3%)患者死亡。结论: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孕妇、肥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易并发重症肺炎,应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工通气辅助治疗,张力性气胸、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相关并发症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甲流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展为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6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治疗方案等资料,并分为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结果 14例甲流肺炎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其中1例自动出院。所有非呼吸衰竭患者痊愈。呼吸衰竭组与非呼吸衰竭组患者在呼吸困难(10例vs6例)、咯血(10例vs5例)、淋巴细胞减少(158±18)/μlvs(192±26)/μl、氧合指数(182±23)mmHgvs(426±45)mmHg、器官功能不全评分中位数(4vs1)、入院时胸片浸润影(2.3±1.3)vs(1.2±0.8)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非呼衰竭组相比,呼吸衰竭组患者住院中位时间长(26 dvs5 d,P=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流肺炎患者发生呼吸衰竭与发病至首剂奥司他韦超过48 h,淋巴细胞计数≤600/μl,入院时SOFA评分≥4分,X线检查肺部浸润影≥75%相关。结论发病至首剂使用奥司他韦超过48 h,淋巴细胞计数≤600/μl,入院时SOFA评分≥4分,X线检查肺部浸润影≥75%是甲流肺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56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部炎症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6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部炎症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结果①56例均以大小不等的云片状及絮团状的炎性实变影为基本影像表现;②54例病变以肺外围向肺门发展为特征;③41例病变范围广,发展速度快,双侧广泛分布;④36例累及胸膜,易合并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及气胸;⑤9例病变发展可有支气管通气征;⑥6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肺部损害的客观评估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甲型H1N1感染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的变化趋势。方法:观察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入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的20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治愈出院。以氧合指数200为界限进行分组,分为氧合指数≥200组(A组)和氧合指数〈200组(B组),监测两组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①相对于A组,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B组的白介素-2(IL-2)明显增高(P〈0.05)。②与A组相比,治疗第3天,B组白介素-4(IL-4)明显增高(P〈0.01)。③白介素-6(IL-6)总体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由(27.26±27.88)pg/mL下降至(1.15±0.51)pg/mL。与A组相比,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B组IL-6明显增高(P〈0.01)。④与A组相比,入院时及治疗第3天B组,白介素-10(IL-10)明显增高(P〈0.05)。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体均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由(37.56±48.48)pg/mL下降至(6.25±9.29)pg/mL。与A组相比,B组TNF-α明显增高(P〈0.01)。结论:①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氧合指数〈200)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TNF-α比氧合指数≥200组的高。②随着病情的好转,致炎因子IL-2、IL-6和TNF-α逐渐下降,而抑炎因子IL-4和IL-10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比较经实时RT-PCR确诊的183例普通型和64例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析淋巴细胞计数与疾病分型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甲型H1N1流感重症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23±0.76)×109L-1]较普通型患者[(1.50±0.59)×109L-1]明显偏低(t=2.958,P<0.01);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1.92±0.79)×109L-1]较治疗前[(1.27±0.63)×109L-1]明显上升(t=6.33,P<0.01)。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分型及病情变化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