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SCF、Flk2/Flt3配体(FL)及TPO均可刺激造血细胞增殖,而IL-6受体(IL-6R)的可溶性形式(sIL-6R)与以上因子有协同增殖作用.本文就sIL-6R的特性及其作用机制,IL-6-sIL-6R复合物协同造血因子对造血干/祖细胞、SRC的扩增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IL—6/IL—6R系统介导靶向治疗白血病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向杀伤是治疗白血病的必然趋势,而IL-6/IL-6R系统是细胞因子-受体导向治疗的重要部分,IL-6R在很多肿瘤细胞上都有表达,如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白血病等,本文简要综述了IL-6R的表达、IL-6重组毒素融合蛋白抗白血开门见山效应及其对正常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白细胞介素-6(IL-6)和(sIL-6R)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sIL-6R)属细胞因子家族,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肝(sIL-6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及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和sIL-6R变化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肾功能不全代偿期IL-6和sIL-6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氮质血症期开始逐渐上升(P<0.05),尿毒症期和血液透析患者IL-6和sIL-6R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两者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56,P<0.01),患者血清IL-6和sIL-6R与血清尿素氮相关明显(r=0.49,P<0.05)。28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IL-6水平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sIL-6R水平透析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IL-6和sIL-6R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的含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PHC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Ⅲ期患者血清TNF-α和sIL-2R含量明显高于Ⅰ期(P〈0.01);肿瘤根治术后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中的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随之增加。PHC患者在治疗前血清中sIL-2R和TNT-α水平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检测PHC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对了解PHC患者体内免疫状态、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治疗前后变化及其与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血清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5年组和病程&;lt;5年组,每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和4周血清IL-6和sIL-6R水平,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水平,以20例女性健康者血清IL-6、sIL-6R水平作对照。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评定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各一次。结果:①病程≤5年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和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治疗后第1、2和4周血清IL-6和sIL-6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②病程&;gt;5年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和4周血清IL-6、sIL-6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③除病程&;gt;5年组患者第1周血清IL-6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呈负相关(r=0.57,P&;lt;0.01)外,余各时点血清sIL-6R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0.36~0.17,P&;gt;0.05)。④氯氮治疗4周后,PANSS减分率与IL-6,sIL-6R减分率无显著相关(r=-0.22~-0.01.P&;gt;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sIL-6R水平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氯氮平对IL-6和sIL-6R有抑制作用,氯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对IL-6,sIL-6R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浆中sIL-2R、IL-6水平的变化和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4例乳腺癌患者的sIL-2R、IL-6水平,并以4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外周血浆sIL-2R、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中sIL-2R、IL-6水平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而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2 cm的或有淋巴结转移的sIL-2R、IL-6水平明显高于〈2 cm和无淋巴结转移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L-2R、IL-6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6的mRNA表达及NF-IL6活化研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致伤大鼠肺组织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mRNA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NF-IL6活化情况,探讨这两种致炎因子在肺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凝胶阻滞电泳迁移率变动检测技术(EMSA),检测不同剂量LPS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6的mRNA表达和NF-IL6活性。结果:随着LPS剂量增加,TNF-α、IL-6mRNA表达增强表达峰值时间;TNF-α为1小时、IL-6为4小时。低剂量LPS对NF-IL6有弱的激活作用,6mg/kg以上较大剂量LPS可明显诱导NF-IL6活化;NF-IL6活化高峰在TNF-αmRNA峰值同时或其后出现。结论:内毒素致肺损伤中,TNF-α是早期表达的致炎细胞因子,而IL-6对炎症进一步发展起一定作用。NF-IL6对损伤早期的TNF-α转录并不起主要作用。但对IL-6表达增高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病人sIL-2R、IL-6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检测了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中可溶性IL-2R(sIL-2R)、IL-6的水平与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变化,探讨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10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和sIL-6R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6、sIL-6R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分期越高血清IL-6、sIL-6R水平越高,而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清IL-6、sIL-6R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otch配体δ-1在红系造血细胞分化过程中对可溶性IL-6受体(sIL-6R)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 用CD34免疫磁珠和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筛选脐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34^+CD38^-细胞;将CD34^+CD38^-细胞用含SCF、Flt3L、TPO和IL-3四种生长因子组合(4GFs)的培养基培养7d,然后用CD36免疫磁珠分离CD36^+红系祖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6R和血型糖蛋白(GPA)的表达,并分选CD36^+GPA—IL-6R^+和CD36^+GPA—IL-6R^-细胞,将这两种表型的细胞分别进行集落分析;将CD36^+GPA—IL-6R^-细胞用含有4GFs、4GFs+IL-6或4GFs+IL-6/sIL-6R融合蛋白(FP6)培养基并在加与不加Notch配体δ-1的情况下培养14d,并对CD36^+GPA^high成熟红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CD36^+GPA^+细胞中IL-6R^-细胞占95%;CD36^+GPA^-细胞可分为IL-6R^+和IL-6R^-两部分,分别占46%和54%;IL-6R^+细胞形成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为2.1±1.8,IL-6R^-细胞形成的红系祖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数为58.2±18.1,明显高于IL-6R^+细胞形成的CFU—GM数(P〈0.05);在含有FP6的培养体系中,CD36^+GPA^high细胞计数为(1.400±0.180)×10^6;在含FP6和Notch配体δ-1的培养体系中,CD36^+GPA^high细胞计数为(2.460±0.190)×10^6,明显高于单独含有FP6的培养体系(P〈0.05)。结论 Notch配体δ-1可增强IL-6-红系细胞分化过程中sIL-6R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6R)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ELSIA方法检测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IL-6、sIL-6R的含量。结果研究组IL-6水平犤(21.2±2.0)ng/L犦较对照组犤(18.1±3.4)ng/L犦增高(t=2.419,P<0.05);sIL-6R水平犤(32.0±14.3)ng/L犦较对照组犤(24.3±14.9)ng/L犦增高(t=2.435,P<0.05);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为(23.5±2.4)ng/L较治疗前增高,(t=2.251,P<0.05),IL-6升高幅度与氯氮平药物剂量呈正相关(R2=0.533,P=0.000);治疗后sIL-6R含量为(22.4±17.5)ng/L,较治疗前含量明显降低(t=2.17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IL-6及其受体含量增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衡;在康复过程中IL-6及sIL-6R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郑楷平  刘先州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523-1525
【目的】观察sIL-2R、IL-10、TNF-α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白癜风患者血sIL-2R、IL-10、TNF-α的影响.【方法】用ELISA 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和56例白癜风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血清sIL-2R、IL-10、TNF-α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BCG-PSN治疗前血清sIL-2R、 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IL-2R 、IL-10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癜风患者BCG-PSN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NF-α无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sIL-2R、IL-10、TNF-α在白癜风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血清sIL-2R 、IL-10水平与白癜风的病情活动性有一定关系;BCG-PSN具有显著降低白癜风患者血清中sIL-2R、IL-10 水平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关键词:白癜风/药物疗法;分支杆菌,牛,甘露聚糖类/治疗应用;受体,白细胞介素2/血液;白细胞介素10/血液;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相似文献   

14.
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病人cTn1、IL—6、TNF—α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者cTnI,IL-16,TNF-α的影响。方法 64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实验组于诱导后转机前以腺苷预处理,分别在术前,阻断前30min,阻断后30min,开放后1、3h各时间点抽取挠动脉血测定以下指标,心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腺苷预处理组心肌损伤的指标cTnI升高梯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腺苷预处理具有对抗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减少IL-6,TNF-α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晓洋  史进  车红军  田鹏  方咏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11-1812
目的:探讨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IL-6R拮抗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立即于缺血的心肌区域注射IL-6R拮抗剂,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观察新生内皮细胞数和心肌细胞数,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功能。结果:结扎加IL-6R拮抗剂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发现的新生内皮细胞数和心肌细胞数显著多于单纯结扎组,并且结扎加IL-6R拮抗剂组的大鼠左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IL-6R拮抗剂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近期 ,国外学者进行的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6 ,IL- 6 )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oluble interleukin- 6receptor,s IL - 6 R)的研究已引起关注。随着人们对这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的逐步深入 ,初步证实 IL- 6与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VM)的发病的相关性十分密切。作为介导 IL - 6生物学活性的 IL - 6 R与 VM之间的相关性未见报告。本文仅就 IL- 6、s IL- 6 R及其在 VM中的作用 ,综述如下。1  IL - 6的概况IL- 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又名肝细胞刺激因子、B细胞刺激因子 2、B细胞分化因子等 ,由 B…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浆中IL-4和IL-6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关系。采用蛋白芯片方法对32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L-4和IL-6的含量进行10周的动态观察。结果发现:IL-4含量在aGVHD组患者移植后第1周迅速增加,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5);而在无aGVHD组,在移植后的第7周,血浆IL-4含量大幅增加,显著高于aGVHD组(P〈0.01)。IL-6含量在移植前两组患者即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移植后的第1周,aGVHD组患者血浆IL-6上升达到最高水平,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1),而在无aGVHD组,在移植后的第4周IL-6含量非常显著高于aGVHD组(p〈0.01),在移植后的第5周,IL-6显著高于aGVHD组(P〈0.05)。结论:IL-4和IL-6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含量突然升高提示即将发生aGVHD;移植前高水平的IL-6可能是移植后aGVHD高发的危险因素;无aGVHD的患者,如果血浆几4含量增高,提示可能有相对延迟的aGVHD出现。通过对IL-4和IL-6含量的动态观察以预测aGVHD发生,这一技术可能是一个颇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造血负调控因子是一类能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及血清中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均升高,使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受损,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本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造血负调控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自细胞介素-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6R)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ELSIA方法检测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甚者治疗前后IL-6、sIL-6R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IL-6水平[(21.2&;#177;2.0)ng/L]较对照组[(18.1&;#177;3.4)ng/L]增高(t=2.419,P&;lt;0.05);sIL-6R水平[(32.0&;#177;14.3)ng/L]较对照组[(24.3&;#177;14.9)ng/L]增高(t=2.435.P&;lt;0.05);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为(23.5&;#177;2.4)ng/L较治疗前增高,(t=2.251,P&;lt;0.05),IL-6升高幅度与氯氮平药物剂量呈正相关(R^2=0.533,P=0.000);治疗后sIL-6R含量为(22.4&;#177;17.5)ng/L,较治疗前含量明显降低(t=2.174,P&;lt;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IL-6及其受体含量增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衡;在康复过程中IL-6及sIL-6R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FLT3配基(FL)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与造血调控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在体外,单独FL对造血的调控作用有限,但FL可与IL-3、G-CSF、CSF-1、GM-CSF、SCF及IL-6协同促进骨髓及脐血CD34~+细胞形成粒-巨噬细胞集落、粒细胞集落或巨噬细胞集落;可与SCF、IL-7或IL-11协同促进B淋巴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FL有望用作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辅助因子,在临床上用作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免疫佐剂及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