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药物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毅  孙家兰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10):598-602
缺血性脑卒中(CI)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具有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多并发症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患者一旦发生CI,其复发危险非常高.故CI的二级预防很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多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预防CI再发,使更多的CU患者得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所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B、C组,每组20例。A组用药辛伐他汀、B组用药阿司匹林、C组联合用药。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脂水平进行观察,评估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C组与A组、B组血脂水平检出数值对比差异显著,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方案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满足二级预防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雁  桑艳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78-179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分层管理的预防性药物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07年至2011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儿,随机分成治疗和对照2组,每组80例,治疗组根据分层在常规性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常规性病因治疗。在其第一次发病住院治疗出院后,治疗组继续保持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则不采取药物口服治疗。并进行随访,收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中,治疗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的生活能力,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的分层管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中效果确切,适合临床治疗和推广应用。但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确保合理用药,以期解除患者病痛,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CIS)具有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多并发症等特点,目前是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致残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CIS在各类脑卒中所占比率为85%左右,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同时一旦发生CIS,患者复发危险非常高,脑卒中复发者占所有脑卒中的25%.因此,CIS后的立即诊断评估及治疗和后续的二级预防都非常重要.CIS住院患者的治疗明显受到各地医疗条件的限制,但出院患者可尽量摆脱这种限制,现将探索一条全新的药物二级预防方案,使更多的CIS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医院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访谈形式,收集因IS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出院1年来二级预防用药情况。结果 81例我院IS患者中,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的依从性分别为72.8%、49.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降压、降糖药依从性分别为77.6%、70.6%。结论 IS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降脂、降压、降糖药物的应用都未达标,其中降脂药依从性依从性最差。医疗付费方式是影响我院IS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12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加阿司匹林75mg,每天1次;对照组则服阿司匹林75mg,每天1次。于出院后第6、12、18、24、30个月定期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血压变化情况和脑卒中(分缺血卒中组和出血卒中组)复发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各时段卒中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卒中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愀0.01);治疗组出血卒中发病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期血脂CHO、LDL~C水平明显下降,其余血脂及血糖血压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远期疗效确切。且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C)、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应用与效果研究。方法 将中山市中医院2020年9月~2021年6月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组,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指标达标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复发率、医嘱依从情况。结果 与出院时比较,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两组的血压、TC、LDL-C达标率均有所下降(P <0.05),观察组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BI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观察组的医嘱依从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 互联网药学服务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血压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春玉 《首都医药》2021,(12):87-88
目的 分析药学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8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未实施药学干预)和观察组40例(实施药学干预),对比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分析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价值.方法 23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1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血脂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药学干预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收住的4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配备专科临床药师,实施个体化给药、开展床旁用药宣教、发放患者出院用药指导单,对照组不予干预。制定二级预防用药知识和用药依从性调查表,在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知识调查,在出院3个月后对2组患者行电话回访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在二级预防用药知识方面,干预组回答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依从性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提高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CI)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具有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多并发症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患者一旦发生CI,其复发危险非常高。故CI的二级预防很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多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预防CI再发,使更多的CI患者得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和饮食控制组,每组30例,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于每晚餐后顿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辛伐他汀组于每晚餐后顿服辛伐他汀片40 mg,饮食控制组采用饮食控制手段,不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各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瑞舒伐他汀组的TC、TG、LDL-C水平降低较其他2组明显(P<0.05),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钙10 mg组的胆固醇达标率优于辛伐他汀组和饮食控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7,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于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使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标准二级预防方案或单用标准预防方案进行二级预防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全社会视角,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患者5年的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模型包括4个健康状态,分别是未复发卒中、复发卒中不依赖他人照料(mRSO-2)、复发卒中依赖他人照料(mRS3-5)和死亡.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CIS患者,随机分为TEG组与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抗血小板治疗,TEG组接受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率、血小板计数(PLT)、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A%)及二...  相似文献   

19.
英勇 《华夏医药》2008,3(5):324-326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人口的老龄化,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不论城市或农村,中国近年脑血管病在全国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或第二位,农村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後期升至第二位。国内完成的17个城市和21个省的农村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0.
李彩林  周文远 《海峡药学》2012,(10):194-19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伴有消化性溃疡的缺血性脑卒中(IS)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氯吡格雷;对照组使用拜阿司匹林。两组均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IS复发率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P=0.048);试验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33)。结论氯吡格雷对伴有消化性溃疡的IS患者二级预防作用优于拜阿司匹林,且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