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气管套管拔除时间、感染控制时间、GCS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套管拔除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2周后观察2组肺部感染情况及护理前后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肺部感染率和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1周、2周后GC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2周后观察2组肺部感染情况及护理前后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肺部感染率和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1周、2周后GC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至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12 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11例12 h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和昏迷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肺部感染以及伤后3 d内间歇性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9例,其中肺部感染19例,气道出血1例,套管阻塞、脱出0例,反流误吸1例;对照组并发症29例,其中肺部感染29例,气道出血3例,套管阻塞、脱出2例,反流误吸3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预防感染,减少误吸,有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均为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包括鼻饲并发症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胃管固定、鼻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海生 《安徽医药》2015,19(12):2361-236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住院的经头颅增强CT和/或MRI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将1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于颅脑损伤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颅脑损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3% vs 79.7%),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66.7% vs 23.4%),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7.2±2.2)d vs (13.6±3.7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均以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观察组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可减少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24 h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即采用24 h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治疗的治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即采用正常护理的治疗方法相比,24 h强化护理干预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秀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3-187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持续湿化气道组的堵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湿化气道有利于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本组治愈27例,好转5例,发生肺部感染5例,死亡1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及对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气管切开,在术后24h以内实施,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及病死率的差异,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为32%,对照组为90%,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感染控制率为81.2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为(6.4±1.7)d;对照组感染控制率为28.89%,感染控制时间为(15.8±3.4)d,观察组感染控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病死率为18%,对照组病死率为52%,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的概率,减轻感染病情程度,缩短感染控制疗程,降低病死率,推荐临床适当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花 《中国实用医药》2014,(20):204-198
目的:探讨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气管切开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32例患者最终拔除气管套管,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5例患者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采取规范的、综合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04-20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给予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30d,并发肺部感染8例、导管阻塞5例、气道狭窄2例、脱管1例。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炎的措施。方法 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对策,观察患者肺炎发生率、感染控制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给予系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肺炎,缩短感染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何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09-11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总结2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过程.结果 护理过程中6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在气管切开后6d因呛咳出现切口出血,及时发现给予止血.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黎岳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30-1131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肺部感染(23例)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41例)(P<0.01);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感染控制率(69.6%)显著高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31.7%)(P<0.05);感染控制时间(8.7 d)也显著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18.6 d)(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11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气管切开时间〈12h,对照组的气管切开时间〉12h,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感染时间、感染控制率、患者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病死率较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9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拔管护理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39例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仅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余均未发生气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缺氧和窒息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科学、细致、严谨的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探讨关于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脑出血患者,均采取气管切开;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经系统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在好转率、肺部感染率、植物人率及病死率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