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精索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1-2004年34例精索扭转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全部为院外误诊,误诊急性附睾、睾丸炎28例(82.4%);鞘膜积液3例(8.8%);睾丸肿瘤1例(2.94%);泌尿系结石1例(2.94%)。发病至误诊时间2h-1个月,平均3.5天,来院就诊时间2.5h~1.5个月。平均5.2天,手法复位成功一例,手术复位5例,睾丸附睾切除28例,睾丸毁损率82.35%。结论 提高首诊医生对精索扭转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详细的病史、细致的体检、彩超的应用是诊断关键。最佳治疗是及早积极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
现将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8例睾丸扭转临床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例病人年龄10~30岁,平均20岁。就诊时发病10h至20d,平均2~3d。发作后曾给予消炎及精索封闭治疗,除1例20d病史者睾丸肿大无疼痛外,其余均有患侧阴囊红、肿、疼痛。2治疗方法检查患侧睾丸上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或精索扭转的诊治方法,减少误诊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睾丸扭转或精索扭转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患者年龄2~28岁,平均14.5岁,小于18岁者占84%,左侧睾丸扭转者90例,占83.3%;病情发作至明确诊断4 h~15 d,12 h以上者占91.5%;患者术前均行阴囊彩色多普勒,疑似病例均急诊手术探查,符合率为90.1%;48例行患侧睾丸切除,60例行手术复位、固定,睾丸保留。术中常规固定对侧正常睾丸。结论阴囊疼痛患者需急诊行阴囊彩色多普勒检查,疑似病例建议急诊手术探查,提高保留睾丸概率。  相似文献   

4.
睾丸扭转是由于精索扭转所致的一种血管意外,累及阴囊内容物,常引起睾丸缺血,导致睾丸坏死,本病少见,是阴囊内的急性疾病,需及时处理。本文从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对收治的19例睾丸扭转患者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年龄8~32岁,平均21岁。其中8~14岁5例,15~22岁者14例。19例均表现为突发性阴囊或腹股沟疼痛,13例出现呕吐,6例有发热,患侧睾丸明显触痛,质地硬,精索增粗。早期阴囊皮肤无变化,后逐渐出现阴囊肿大。合并睾丸下降不全1例,睾丸鞘膜积液2例。1.2结果本组确诊13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31.5%(6/19),误诊为附睾炎(…  相似文献   

5.
1993年~ 2 0 0 3年 ,我院共收治精索扭转患者 16例 ,现将诊治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16例 ,年龄 10岁~ 38岁 ,平均 19.7岁。其中左侧 11例 ,右侧 5例。发病到手术时间为 3h~4d ,10h以内者 7例 ,10h~ 2 4h 5例 ,超过 2 4h者 4例。临床表现为阴囊剧痛、肿胀、压痛。体检 :睾丸位置上提呈横位 ,精索增粗 ,触及睾丸疼痛加重 ,提睾反射消失。彩色超声多普勒 (CDFI)检查 10例 ,其中 7例声像图显示睾丸肿大 ,局部回声不均 ,睾丸实质内未探及血流信号 ;另三例患者与对侧相比 ,探及睾丸血流信号明显减少。2 结果10例经CDF…  相似文献   

6.
回顾我院1984年至2007年共收治的精索扭转患者17例,现将诊治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7例,年龄6岁~24岁,平均年龄19.2岁,左侧扭转14例,余为右侧。发病至来院时间2h~30d,4例睡眠中,5例剧烈运动后,4例有外伤史,余无明显诱因。发病均表现为睾丸进行性肿痛,睾丸上缩,伴恶心呕吐4例,抬高睾丸时疼痛加剧14例。本组病例的诊断,1994年前为B超检查,其后改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确定诊断。其中12例进行了手术探查,2例切除睾丸,5例拒绝手术。手术探查受累睾丸,若患侧睾丸呈紫黑色则复位后观察颜色改变,并针刺白膜,了解有无新鲜动脉出血,根据血供情况决定是否保留睾丸,切除睾丸组织送病理检查。手术探查的12例均为左侧顺时针方向扭转,分别为4例180°、6例270°、2例360°。切除之睾丸病理报告均为睾丸组织缺血性坏死,结构模糊,附睾组织片状出血水肿。为了促进睾丸附睾的肿痛尽快消退及防止睾丸功能继续损害,给予拒绝手术的患者来院后立即精索封闭,同时手术后患者3d~4d开始也给予精索封闭。用药为:2%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500U、醋酸强的松龙25mg。2结果本组94年前的7...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睾丸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4~29岁,发病至确诊时间7h~45d。入院前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抗炎治疗23例,误诊时间3~45d,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3例确诊。4例试行手法复位均失败。手术探查示精索鞘膜内型扭转34例,鞘膜外形扭转1例;扭转度数360°~720°。2例行患睾复位和固定术,其余患者均切除患睾。所有患者同时行健侧睾丸固定术。结论对于非外伤性阴囊急症,尤其对青壮年患者,临床医生要考虑到睾丸扭转的可能,有条件者应立刻行CDFI等辅助检查以帮助诊断和鉴别,高度怀疑睾丸扭转者应早期果断行手术探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睾丸的挽救率。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临床收集11例精索扭转患者,年龄12岁~25岁,平均年龄1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5个月。精索中侧扭转6例,右侧扭转5例;10例为睡眠中或刚起床时发病,1例为活动后发病。表现为剧烈的睾丸疼痛或患侧腰腹部、腹股沟区疼痛或绞痛。4例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S),提示睾丸有点状供血或无血流供应,与诊断相符。2治疗方法11例患者中9例因在外院误诊为急性附睾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转诊我院时距发病均已超过72h,其中3例术前行CDS提示睾丸无血流供应,手术探查证实为精索扭转,睾丸已坏死,外观呈紫黑色,针刺睾丸无活动出血…  相似文献   

9.
王宏伟 《华夏医学》2000,13(3):329-330
睾丸扭转是阴囊较常见的急症之一,需要迅速诊断处理。我院1994~1999年间手术治疗急性睾丸扭转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11~19岁6例,24岁1例,38岁1例,平均19.2岁。8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5例,右侧3例。2例发病前有剧烈活动;1例有阴囊轻微外伤;3例长期穿紧身内衣。8例均有患侧睾丸疼痛,阴囊肿胀;3例有恶心呕吐。1例有右下腹痛,8例均无发热。发病到就诊时间,6h内4例;8~10h2例;16h1例;28h1例。8例患侧提睾反射均消失,对侧提睾反射存在。8例均行彩超检查,7例示患侧睾丸血流减少,1例示双侧睾丸血流无明显异常。8例均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儿童阴囊急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8例患儿的117个急性病变的阴囊,将其分为3组:睾丸扭转(12个),睾丸附件扭转(76个),附睾炎和(或)睾丸炎(29个).对下列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影像特征进行分析:阴囊壁水肿,睾丸肿胀,睾丸实质回声不匀,附睾增大,睾丸外结节,鞘膜积液,睾丸内血漉分布(正常、增多、减少或消失)及精索扭转.结果:与睾丸扭转相关的声像图特征是睾丸肿胀、睾丸实质回声不匀、睾丸内血流分布减少或消失及精索扭转;与睾丸附件扭转相关的特征为附睾与睾丸之间的小结节、正常的睾丸形态实质回声及血供;与附睾睾丸炎相关的特征是病灶内血流分布明显增多(以上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囊壁水肿、附睾增大及鞘膜积液等声像图表现是急性阴囊疾病共有的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儿童阴囊急症.  相似文献   

11.
严禹 《中外医疗》2014,(36):181-182
目的探讨在阴囊病变中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阴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阴囊病变患者均全部准确检出,检出率为100.00%。其中,鞘膜积液11例(睾丸鞘膜积液10例,精索鞘膜积液1例),附睾炎8例,睾丸肿瘤7例(精原细胞瘤5例,畸胎瘤2例),睾丸炎5例,睾丸损伤5例(睾丸裂伤1例、睾丸血肿2例,睾丸挫伤2例),附睾结核5例,精索静脉曲张4例,附睾囊肿4例,睾丸扭转3例,隐睾2例。结论在阴囊病变中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率高,对阴囊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兰英  陈晓慧  曲国田 《九江医学》2008,23(2):17-19,2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睾丸附睾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其中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39例根据临床诊断及治疗后随访证实)的阴囊、睾丸附睾疾病声像图和彩色血流临床资料.结果:148例中阴囊、睾丸附睾疾病包括:睾丸肿瘤6例(均为精原细胞瘤);睾丸囊肿2例;睾丸炎5例;睾丸损伤5例( 睾丸裂伤3例、睾丸血肿2例);睾丸扭转4例;附睾肿块25例( 附睾囊肿19例、附睾炎5例、附睾结核1例);鞘膜积液44例( 睾丸鞘膜积液31例、精索鞘膜积液13例);隐睾26例;精索静脉曲张31例.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能够明显提高阴囊及睾丸附睾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23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S)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率为100%,经手术探查11例行手术复位、固定,睾丸获救,17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行对侧探查,固定。结论CDS是诊断急性精索扭转的首选方法,治疗上应尽快手术探查,复位并做预防性固定。  相似文献   

14.
赵长久  岳宗阁  赵晓芹 《中外医疗》2010,29(21):105-105
睾丸精索扭转较为罕见,自发的或外伤后的,可由鞘状突和精索血管发育异常引起。初始症状为局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随之阴囊水肿、质地变硬。无论自发,原发均属罕见。我院遇到2例睾丸扭转患者,1例由上级三甲医院以附睾炎为诊断转回治疗的患者,1例在校外诊所以附睾炎治疗3d后不好转来我院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睾丸扭转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遇到后如果警惕性不高很容易以附睾炎给以治疗,睾丸精索扭转后睾丸坏死发展迅速,发病4~5h内可手术救活患侧睾丸,时间越长,尤其超过24h后睾丸坏死不可逆转。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手术治疗,才有可能保住患侧睾丸。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17例患者年龄5~31岁,平均16.8岁,阴囊内睾丸扭转15例(左侧11例,右侧4例),隐睾扭转2例。发病到来我院就诊时间4小时~28天,8例在外院多次就诊后转入我院,其中被误诊为附睾睾丸炎6例,腹股沟嵌顿疝2例。患者多在睡眠中发病(多为凌晨),本组6例(6/17),3例有剧烈活动史。全部病例均诉患侧睾丸疼痛,7例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检:15例有患侧睾丸肿大触痛,2例腹股沟有触痛性包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1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31例均有睾丸绞痛症状。Prehn征阳性20例。B超显示睾丸附睾在阴囊内位置改变,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结果左侧睾丸扭转25例,右侧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h~4d;5例12h内手术者,睾丸均存活,5例12~24h手术者,3例睾丸存活;19例超过24h手术者;仅5例存活,2例未手术。结论B超对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有帮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一侧阴囊疼痛为主诉,术前均行睾丸鞘膜穿刺液化验及阴囊彩超检查,穿刺液细胞计数均提示红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无增加,多普勒彩超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睾丸血流消失23例,减少3例。结果26例患者中患侧复位1例,患侧复位并对侧固定4例,仅行患侧切除11例,患侧切除并对侧固定10例。结论睾丸鞘膜穿刺液化验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可重复的临床检测方法。尽早手术探查可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睾丸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隐睾扭转者表现为腹股沟痛性肿块,同侧阴囊内空虚。以阴囊疼痛就诊22例,以腹痛就诊1例。体检:均有睾丸触痛,Prehn征阳性,睾丸明显上移、横位。局部皮肤红肿2例,体温升高3例。阴囊彩超检查,均表现为患侧睾丸增大,睾丸血流消失20例,血流减少4例。结果1例隐睾扭转者行睾丸切除术;23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中,8例手术复位固定,15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65.2%)。均行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结论Doppler超声检查可灵敏检测出血流,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害和可重复的检查方法。睾丸扭转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探查,将发病时间与术中观察睾丸质地及色泽结合考虑睾丸的取舍、复位或切除坏死睾丸及预防性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睾丸肉膜囊固定术建立大鼠精索扭转模型,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将42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麻醉后分别取阴囊切口,扩张分离阴囊皮肤与肉膜层间隙,打开肉膜层,拉出睾丸、附睾,分离睾丸引带,将精索扭转后置于肉膜层外,维持精索位置不变,缝合肉膜层仅容精索通过,将睾丸、附睾置于肉膜囊内,缝合阴囊切口。结果:39只大鼠精索扭转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结论:笔者首创的利用睾丸肉膜囊固定术建立大鼠精索扭转模型,此建模方法安全可靠,没有损伤血睾屏障,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精索扭转患者13例,年龄7~29岁,平均17.5岁。左侧精索扭转8例,右侧5例。发病至来院就诊时间4 h~15 d。2例于剧烈运动后发病,11例发病时无明显诱因。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睾丸疼痛,并向腹股沟、下腹部放散,6例伴有恶心、呕吐症状,体温超过38℃3例。体检:患侧睾丸肿胀、压痛13例,阴囊抬高试验(Prehn’s征) 阳性者6例,睾丸横位征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