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维彩色多普勒诊断横纹肌肉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纹肌肉瘤是软组织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发生于四肢、头颈部、躯干和泌尿生殖系。我院应用美国HPconos100CF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诊断体表软组织内横纹肌肉瘤3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1],男性,75岁。以左大腿肿物3年,近一?..  相似文献   

2.
<正> 儿童横纹肌肉瘤自出生至12岁均可发生,其发病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5%~8%,本病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和转移。现将我院1983~1993年共收治8例儿童横纹肌肉瘤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其中~6岁2例,~9岁3例,~12岁3例.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2例。病理类型:胚胎型5例,腺泡型3例.部位:头颈部3例,泌尿生殖部位3例,躯干部位2例。大小:<5cm3例,5~10cm4例,>10cml例。2 临床表现横纹肌肉瘤因其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表现为身体浅表和深部的肿块。本组5例为表浅部肉瘤,其中2例合并感染误以脓肿切开长期不愈,后经病检确诊。3例泌尿生殖部位肉瘤表现为无痛性出血。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原发性横纹肌肉瘤误诊1例报告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健瑞(桂林541001)横纹肌肉瘤系来自横纹肌母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小儿体壁软组织较常见的肉瘤,但原发于腹膜后横纹肌部位的却非常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3岁。因发现腹部膨隆伴腹...  相似文献   

4.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常见于小儿,多发生在头颈部,也可发生于泌尿生殖系,本院最近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5个月。排尿困难2个月,于1989年9月8日入院,查下腹隆,叩实音。B 超提示膀胱各壁均有充盈缺损,考虑为膀胱肿瘤。患儿年幼无法查膀胱镜。膀胱逆行造影,三角区上方有大块密度不均充  相似文献   

5.
更正说明     
正刊登于本刊2014年(第12卷)第8期(总第61期)文章:"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系横纹肌肉瘤的尿路造影和CT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作者单位更正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放射科"。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6.
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儿童,除头颈部和四肢常见外,亦可发生在泌尿生殖系,膀胱横纹肌肉瘤相当少见,现报告1例。女,21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间歇性血尿20余天入院。检查:贫血貌,下腹可触及5cm×4cm之包块,压之有痛感。膀胱镜检查:膀胱顶有一葡萄状肿物突入腔内,肿物呈暗红色,表面有散在出血点。膀胱探查术见肿物5cm×4cm,包膜  相似文献   

7.
肉瘤为泌尿系统中较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尿生殖窦中胚层胚胎间质,常发生在青少年。本科1955年至1980年共收治泌尿男生殖系肉瘤11例。除1例为睾丸横纹肌肉瘤外,其余10例均为下尿路肉瘤,其中膀胱肉瘤6例,前列腺肉瘤3例,输尿管下端肉瘤1例。平均年龄12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13天。主要症状有排尿困难、血尿及下腹部肿块等。前列腺肉瘤较早转移到肺部。采取手术治疗后,本组患者存活4例,存活时间最长达十余年。一般认  相似文献   

8.
本文统计分析了全国15个单位1955—1985年115例小儿横纹肌肉瘤。年龄最大13岁,最小15天,平均为3.98岁;男性78例,女性37例。按照Horn和Enterlineio分类标准,分为胚胎型(53.04%)、腺泡型(13.91%)、葡萄状型(7.8%)和多形型(3.8%)。38.5%发生在泌尿生殖道,尤其是膀胱。结合文献对小儿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和发病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葡萄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3例小儿葡萄状横纹肌肉瘤进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结果 (1)13例小儿葡萄状横纹肌肉瘤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5岁;(2)发生的部位分别是:膀胱10例,占76.92%;阴道部2例,占15.38%;胆总管内1例,占7.70%;(3)病理特点:13例肿块均呈息肉样或葡萄状改变.结论掌握小儿葡萄状横纹肌肉瘤的形态特征并结合临床分期,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最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发生于头颈部、腹膜后和泌尿生殖系统。成人横纹肌肉瘤很少见[1],而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rhab-domyosarcoma,ERMS)是最常见的亚型,占横纹肌肉瘤的50豫~60豫,而成人鼻腔ERMS临床上更为罕  相似文献   

11.
横纹肌肉瘤来自中胚层,是儿童软组织最常见的恶性肿瘤。Sutow等认为横纹肌肉瘤至少和神经母细胞瘤、肾胚胎瘤一样多见,发病率占儿童软组织肉瘤的第1~2位。大约50%发生在泌尿生殖器管。近15%  相似文献   

12.
肉瘤为泌尿系统中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青少年,过去都认为预后极不良。国内外报道都限于个别或少量病例报告。我院泌尿科近15年(1965~1980)来,共收治泌尿男生殖系肉瘤11例,除1例为睾丸横纹肌肉瘤外,其余10例均为下尿路系统发生的肉瘤,现将资料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葡萄簇型横纹肌肉瘤属横纹肌肉瘤的一种类型,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的横纹肌,但原发于耳廓的葡萄簇型横纹肌肉瘤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是来源于横纹肌组织或者向横纹肌过渡的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且多见于头颈部,其次是泌尿生殖道、躯干和四肢等,而发生于鼻腔鼻窦的则十分罕见例子.现将我科1997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例鼻腔、鼻窦RMS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横纹肌肉瘤占软组织肉瘤的15~20%,在软组织肉瘤中居第3位。近年来,报告例数不断增加。异位横纹肌肉瘤比横纹肌组织本身所发生者远为多见。据不同作者报告,这些部位的横纹肌肉瘤,在文献上累积的例数分别如下。鼻咽部96例,喉部9例,中耳88例,副鼻窦部11例,前列腺60余例,精索54例,肾脏8例,肛周及直肠周部11例,胆道25例,原发性肺横纹肌肉瘤12例,原发性颅内横纹肌肉瘤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82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所出现的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术前合并尿潴留、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护理不到位等是造成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同时高龄、合并其他器官病变等因素也会导致术后泌尿系感染。经过积极治疗,本组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均消失,治愈率为100%。结论:造成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手术适用证及禁忌证,规范手术操作,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预防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实体肿瘤是指起源于骨组织与软组织的各种恶性肿瘤。尽管小儿实体肿瘤有一百多种组织学亚型,然而大多数小儿实体肿瘤的病例属于Ewing's肉瘤、横纹肌肉瘤、非横纹肌肉瘤恶性软组织肉瘤与骨肉瘤~([1])。过去的20年,原发性小儿实体肿瘤通常采用手术与化疗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疗,且治愈率较高;但是,对于转移性或复发的肿瘤患者,传统手段的治疗效果却极不理想。因此,对于转移及复发的恶性肿瘤,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复习和分析3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30例横纹肌肉瘤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8例。组织学类型包括胚胎性(20/30,66.67%)、腺泡状(8/30,26.67%)和梭形/硬化性(2/30,6.67%)横纹肌肉瘤3种。发生部位依次为躯干(15/30,50.00%)、头颈(7/30,23.33%)、四肢(6/30,20.00%)和泌尿生殖系统(2/30,6.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肌调节蛋白(NyoDl)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结论胚胎性、腺泡状和梭形/硬化性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主要类型,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原始的小圆细胞,部分病例可见横纹肌母细胞。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NSA、SMA、DES、MyoG和MyoDl等肌源性标志物。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等。  相似文献   

19.
池欣欣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47-48,53
目的对2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2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资料,均由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儿童横纹肌肉瘤,对所有病例的病理类型、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20例儿童横纹肌肉瘤中,发病年龄2~13岁,平均7.5岁;临床分期中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5例;其中胚胎型11例、腺泡型7例、多形型2例。原发灶部位在躯干者3例、四肢者8例,头颈部者4例,泌尿生殖系统者5例。首发表现因原发部位差异而有所不同,所有患者采用两种以上方式综合治疗,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为:CR 9例,PR 5例,SD 4例,PD 2例。对所有患者连续随访2~4年,1年生存率为90.0%,2年生存率为75.0%,3年生存率为65.0%。结论儿童横纹肌肉瘤是极度恶性软组织肿瘤,要做到早诊断,科学地选择手术与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避免拖延造成肿瘤晚期的多发转移,从而提高患儿肿瘤的治愈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肝细胞癌合并肝横纹肌肉瘤1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例肝细胞癌合并肝横纹肌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横纹肌肉瘤1例患者在接受了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明显优于接受护理干预前的状态。结论:在临床上对肝细胞癌合并肝横纹肌肉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