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A、B 2组,A组血糖<11.0 mmoL/L,B组血糖≥11.0 mmol/L.对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并在发病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患者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灌注TIMI分级0、1级患者B组较A组比例明显增多(28.6%与10.9%,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4.3%与2.2%)和30 d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9.8±6.3)%与(57.7±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以影响AMI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降低心功能及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A、B 2组,A组血糖<11.0 mmoL/L,B组血糖≥11.0 mmol/L.对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并在发病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患者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灌注TIMI分级0、1级患者B组较A组比例明显增多(28.6%与10.9%,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4.3%与2.2%)和30 d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9.8±6.3)%与(57.7±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以影响AMI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降低心功能及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A、B 2组,A组血糖<11.0 mmoL/L,B组血糖≥11.0 mmol/L.对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并在发病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患者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灌注TIMI分级0、1级患者B组较A组比例明显增多(28.6%与10.9%,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4.3%与2.2%)和30 d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9.8±6.3)%与(57.7±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以影响AMI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降低心功能及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应激性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事件中的作用。方法81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后根据餐前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两组均给予积极内科治疗,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情况。结果AMI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P〈0.05)。结论AMI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事件的危险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可作为反映AMI病情严重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惠者入院血糖水平和预后的相关关系,为护士做好病情观察和准确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以6.1mmol/L、7.0mmol/L和8.0mmol/L作为入院糖水平的切入点,对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研究,比较2组预后的差异。结果 以6.1mmol/L为切点分组,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以7.0mmol/L为切点分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入院血糖〉8.0mmol/L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较〈8.0mmol/L者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士应重视和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者的入院血糖水平,以指导临床评估预后和实施分级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和预后的相关关系,为护士做好病情观察和准确评估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6.1 mm0l/L、7.0 mmol/L和8.0 mmol/L作为入院糖水平的切入点,对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研究,比较2组预后的差异.结果以6.1 mmol/L为切点分组,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以7.0 mmol/L为切点分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入院血糖>8.0 mmol/L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均较<8.0 mmol/L者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护士应重视和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者的入院血糖水平,以指导临床评估预后和实施分级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将94例经皮介入治疗(PCI)的非糖尿病的AMI患者分为2组,A组48例(血糖〈7.8 mmol/L),B组46例(血糖≥7.8 mmol/L)。对比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射血分数、溶栓再通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A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溶栓再通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时血糖高者往往伴有多支血管病变,其心功能差,病死率高,入院时血糖水平可作为非糖尿病AMI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对血糖水平与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媛  黄英  成晓玲  席佳楠 《护理研究》2004,18(23):2104-2105
[目的 ]了解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糖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 ,为护理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将 14 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 ,比较两组不同阶段血糖水平及院内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的差异。 [结果 ]糖尿病组院内感染、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死亡人数均较非糖尿病组高 ,糖尿病组各阶段血糖水平均较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应给予警惕。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类型,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AMI时激发全身应激反应,其中应激性高血糖(SHG)最常见,AMI后血糖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光豪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80-1481,148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cTnⅠ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Ⅰ持续时间大于10 d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比小于7 d、7~10 d的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cTnⅠ浓度持续升高时间比未发生心力衰竭患者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较差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cTnⅠ持续升高、缓慢下降。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与梗死后短期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将80例AMI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7 d的血浆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院随访30 d。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24 h、7 d NT-proBNP水平持续增高,两组在入院即刻及入院24 h、7 d时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并有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院内及近期预后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对连续111例既往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连续跟踪患者人院后72 h血糖波动情况,根据AMI早期血糖波动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G组),一过性血糖升高组(TH组),持续性血糖升高组(PH组),评估3组患者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组患者较NG组和TH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0.0%(3/30)、11.1%(4/36)、31.1% (14/45),x2=7.347,P<0.05]、心源性休克[分别为3.3%(1/30)、5.6%(3/36)、24.4%(11/45),x2=9.686,P<0.01]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院内[分别为0、5.6%(3/36)、15.6% (7/45),x2=6.312,P<0.05]、3个月后病死率[分别为0、5.6%(3/36)、17.8%(8/45),x2=7.715,P<0.05]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早期持续血糖升高的患者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伴白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外周血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0例AMI分为白细胞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病例的特点。结果 AMI白细胞增高组易并发左心衰、心律失常及应激性高血糖,具有较高的心电图QRS积分及CK峰值,住院病死率高。结论 白细胞计数对于AMI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钙血症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CU病房收治的12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方法测定血浆钙离子浓度,依据最低值进行分组,A组Ca2+≥2.20 mmol/L,B组Ca2+(2.00~2.19)mmol/L,C组Ca2+(1.90~1.99)mmol/L,D组Ca2+<1.90 mmol/L组,比较各组间病死率,并分析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于入院后2~3 d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A组Ca2+≥2.20mmol/L,共668例(52.4%);B组(2.00~2.19)mmol/L,共476例(37.4%);C组(1.90~1.99)nnnol/L,共73例(5.7%);D组Ca2+<1.90 mmol/L,共45例(3.5%).A、B、C、D各组的死亡情况分别为17(2.5%)、37(7.8%)、15(20.5%)、8(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急性心肌梗死后30 d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钙浓度是否低于2.2 mmol/L的OR值为0.501(P=0.044). 结论 低钙血症的发生是急性心肌梗死后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下壁梗死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时间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梗时,心电图检查和希氏束检查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时间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24例,分为:(1)单纯下壁组;(2)下壁后壁或右室组;(3)下壁合并前、侧壁组。均行心电图及希氏束电图检查。结果三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相似,多数房室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后12h内出现(81.8%)。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治疗14例,AVB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预后良好。结论急性下壁与合并其他部位心梗的AVB发病率相似,大部分出现时间为12h以内,多数AVB未用起搏治疗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即刻B型钠尿肽(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Killip分级及院内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的308例AMI患者,按入院即刻血浆BNP水平分为3组,A组(BNP<100 pg/ml)116例,B组(BNP 100~450 pg/ml)125例,C组(BNP≥450 pg/ml)67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I级、II及II级以上(包括III级及IV级),比较3组BNP水平患者Killip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并比较3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差异。结果 3组患者Killip分级构成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随着BNP水平升高,Killip II级以上比率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随着BNP水平的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下降,分别为(60.39±7.46)%、(57.96±8.08)%及(46.87±9.53)%,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6.4%和9.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MI患者的入院即刻BNP水平与Killip分级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院内主要不良事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疾病明显增加。慢性肾功能不全增加了40%心肌梗死的危险[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时有较差的预后。但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特点及预后研究较少。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研究入选了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确诊急性STEMI且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到院时采集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按照WBC水平不同分为两组,≤9.5×109/L为A组,>9.5×109/L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血管事件以及长期预后进行比较。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长期预后。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MACE发生率的比较使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多个变量与临床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36个月,两组患者的累积MACE发生率A组(4.8%)明显低于B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135,95%CI:1.011~1.275,P=0.033)、吸烟史(HR:0.689,95%CI:0.519~0.915,P=0.010)、WBC(HR:1.356,95%CI:1.005~1.831,P=0.046)是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可能是影响急性STEMI且接受PCI患者的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临床医学》2007,27(6):21-2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应激性高血糖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AMI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10天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结果血糖增高组的AMI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应激血糖升高的AMI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预后差,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