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迫症与焦虚的关系及临床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强迫症状与焦虑的关系及其临床类型。方法 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因子分分为高、低、无焦虑3组,以Foa的强迫症8种类型对其临床诸方面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 100例患者中焦虑者为65%,伴抑郁者为67%。高焦虑组的病程长低焦虑且(P〈0.05)。在Foa的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Ⅵ型较多。结论 强迫症与焦虑 关系可有8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迫与焦虑的关系,为探索心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oa的八型分类,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焦虑程度(SCL-90焦虑因子分)分三组追行比较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伴焦虑者占79%,伴抑郁者占74%;高焦虑组病程长于低焦虑组(P〈0.05);Foa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和Ⅵ型多见;临床症状中以强迫恐惧的焦虑分高于污染/检查、强迫意象/表象、强迫思考、强迫性犹豫不决和强迫观念(P〈0.01)。结论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确有Foa等人提出的八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而是致焦虑性强迫想法与减焦虑性强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迫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Foa的分类,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焦虑程度(SCL-90焦虑因子)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伴焦虑者占79%,伴抑郁者占74%;高焦虑组病程长于低焦虑组(P〈0.05)Foa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和Ⅵ型多见;临床表现以强迫恐惧的焦虑分高于污染/检查、强迫意象/表象、强迫思考、强迫性犹豫不决和强迫观念(P〈0.01)。结论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确有Foa等提出的八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而是致焦虑性强迫想法与减焦虑性强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儿童强迫症与成人强迫症临床现象的差异,旨在探讨儿童强迫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组强迫症病人共107例,按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意向,强迫情绪,强迫性仪式动作及单纯强迫行为出现频率上有显著差异。儿童组伴随焦虑、抑郁症状者较成人组发生率低,而伴随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抽动障碍者较成人组发生率高。儿童组自知力丧失,且缺乏反强迫意识者较多见。结论:儿童强迫症的强迫症状不典型,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经氯氮平治疗导致的强迫症状等3组不同患者在症状学和全血5-羟色胺(5-HT)浓度方面的差异,探讨强迫症状与5-HT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对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的及氯氮平治疗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15例,不伴强迫症状的(19例)以及氯氮平治疗未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15例)使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上述5组和正常组(15例)的全血5-HT浓度。结果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中强迫思维和行为均多见,而氯氮平导致的强迫症状则以强迫行为为主。有无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后者的PANSS阳性量表分低,HAMA评分高(P<0.05)。有强迫症状的3组患者的全血5-HT浓度均低于无强迫症状的3组(正常组,精神分裂症不伴强迫症状组和氯氮平治疗未导致强迫症状组)(P<0.05),并且全血5-HT浓度和这3组的YBOCS分,强迫思维评分及强迫行为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强迫症状在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存在着症状学差异;5-HT功能低下可能是这三种强迫症状产生的共同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45名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42名强迫症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54名健康对照者参与停止信号任务。结果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更高的抑郁、焦虑水平、以及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两组强迫症患者的抑制过程的反应时(SSRT)都比健康对照者更长,但是两个强迫症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并不会加重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的强迫症状及强迫与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Neiman(1980)提出强迫与抑郁为常见的共存症状以来,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焦虑、抑郁,而抑郁症中也常伴有强迫症状[1~3]。目前临床公认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4]中,强迫症状被列入评定抑郁症状的一项常规内容,可见两者的密切联系。本研究调查了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并与不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及强迫症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111 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组(以下简称抑郁伴强迫组):收集我院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入院15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  相似文献   

8.
强迫症的精神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强迫症临床过程的基本特征,强迫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症状形成的病理心理机制,筛选出本病病理心理上相对独立的症状群,为本病今后在特殊领域里的深入研究提供筛选同源性病例的方法,也为本病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研究调查表和量表评定的方法,对90 例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12 ±83) 岁,男∶女为17∶1 ,平均病程为(64 ±60) 年,934 % 的患者出现2 个以上的强迫症状,强迫症状出现频率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显示,有4 组相对独立的症状群:分别为①单纯强迫观念;②强迫怀疑/ 强迫检查;③强迫恐惧/ 强迫洗涤、强迫回避;④单纯强迫行为。4 组症状群相应的病理心理分别为①联想过程的强迫性体验;②病理性怀疑;③对危险的过高的非现实估计;④不确定与不完美感。各组症状群之间共同的基本的病理心理机制涉及意志过程障碍。结论 强迫症是一组症状涉及多维度的异源性障碍。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38例进行对照分析,使用维思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起痛年龄早,起病隐袭,病程迁延,以阴性症状为主,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Y—BOCS、HAMD、HAMA等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与药源性强迫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 研究纳入3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患者(伴强迫组)和45例药源性强迫症状的患者(药源组),采用自编调查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临床总体评价量表(CGI)等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及其特点.结果 伴强迫组中症状荒谬的患者比率高于药源组(50.0%vs20.0%,χ2=7.68,P=0.006);伴强迫组的自知力差于药源组[(1.06±0.72)vs(0.71±0.63),t=2.29,P=0.031;伴强迫组的疗效(CGI-SI评分)差于药源组[(4.53±1.37)vs(3.73±1.07),t=2.87,P=0.005];伴强迫组对强迫思维的痛苦程度(Y-BOCS评分)低于药源组(t=2.27,P=0.027);伴强迫组对症状的主动抵抗程度(Y-BOCS评分)低于药源组(t=-2.60,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和药源性强迫症状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前者对症状的认识较差,治疗更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