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志然  陈淑兰 《医学综述》2007,13(13):1026-1028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其调节机制主要通过:①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与活化。②调节免疫细胞的凋亡。③抑制免疫细胞的黏附与吞噬。④调节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⑤抑制补体系统的活性。⑥中和超抗原对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高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high dose IVIg,hd IVIg)作为免疫调节剂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免疫功能紊乱患者。本文综述了hdIVIg在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面的最新发现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个重要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与其受体TNFR1和TNFR2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调节免疫,促进凋亡和诱导坏死等效应。寄生虫感染中,促炎因子TNF-α参与了宿主对寄生虫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作用:一方面发挥抗虫杀虫效应,另一方面介导宿主的病理进程。本文就TNF-α在利什曼原虫、锥虫、弓形虫、疟原虫、血吸虫等寄生性原虫和蠕虫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7,(6):751-753
<正>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累积在细胞内,胞内浓度可达到血浆浓度100倍以上,阿奇霉素比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在胞内的累积程度更明显~([1]),故在非典型性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临床治疗中有着确切疗效。随着对该类药物研究的深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其耐药机制不断得到阐明,另外也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及抗炎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免疫调节活性比其抗菌活性更受人关注和得到广泛的认识~([2])。对宿主免疫的调节是  相似文献   

4.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在宿主体内消亡的机制。方法:电镜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和药物敏感(N)株小鼠肝脏内白细胞和疟原虫的相互作用。结果:感染N株小鼠的肝脏内未见白细胞增生、浸润、感染RC株小鼠肝脏的门管区和血窦内可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并伴有大量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滞留。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表膜相互粘附,大量与吞噬细胞直接接触或未接触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的虫体出现危机状态(crisis form)。偶见巨噬细胞吞噬游离的裂殖子,但未见吞噬整个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结论:宿主可能主要通过活化单核-巨噬细胞诱导疟原虫发生危机状态,清除RC株红内期疟原虫,而并非依赖白细胞直接吞噬、溶解疟原虫。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学试验测定宿主体液内寄生虫抗体,是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研究趋向。近来,在疟疾研究中有人试用免疫标记技术测定宿主红细胞内疟原虫抗原,Mackey(1980、1982)及Avraham(1981)以放射免疫测定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抑制法(简称IELISA)检测鼠疟原虫和人疟原虫红细胞内抗原。为  相似文献   

6.
免疫细胞失衡及其诱发的细胞因子“风暴”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生和急性发作的主要驱动因素,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及细胞因子“风暴”是哮喘治疗的根本。中药及其组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持体内免疫平衡。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本文从黄芪多糖相互作用的受体出发,综述了其调节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全面总结了其在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为黄芪多糖在哮喘防治的临床应用中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中药黄芪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
疟原虫子孢子侵入肝细胞的机制李贵生,江静波,潘金培(中山大学生物系,广州510261;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关键词疟原虫子孢子,肝细胞,宿主中图号R531.202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完成整个生活史必须涉及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2个宿主,而在脊椎动...  相似文献   

8.
抗疟药硝喹对鸡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的孢子增殖均有明显的阻断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当宿主服硝喹后若干小时至数天后,其血中配子体在蚊媒体内,虽然仍有可能发育成卵囊,但这种卵囊感染率及感染度均远较对照组为低;而且这种卵囊的发育均受到明显的抑制,最后都退变死亡。至于硝喹通过什么机制抑制卵囊的  相似文献   

9.
益气方药所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在固有免疫方面,可能与其调节巨噬细胞及NK细胞等的活性相关;而在特异性免疫方面,益气方药可调动机体潜在的抗肿瘤机能,可能与其可调节免疫细胞亚群有关.无论是肿瘤本身引起的免疫异常,还是化疗药物在治疗中造成的免疫受损,益气方药均可发挥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配子体、裂殖子、环状体等多个阶段,先后寄生在多种类型的宿主细胞才完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在这些生活史中的不同虫期,疟原虫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差异;在应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时,其基因表达能够很精确地做出应对。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这些生命阶段的转换,还是对宿主的适应,疟原虫表观遗传学方面的调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对疟原虫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疟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防治疟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编辑等方面介绍目前疟原虫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探讨薏苡仁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利用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Z 25mg/kgi.v)加喂高热量饲料(热卡:20.083j/g),建立实验性Ⅱ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薏苡仁多糖对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结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比较,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水平下降34.60%,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增加63.44%,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分别下降了25.17%、25.61%、16.3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经薏苡仁多糖治疗后,以上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或P<0.01)。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薏苡仁多糖能够改善这种异常状态,这可能与薏苡仁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黄芪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红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红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经腹腔血传接种伯氏疟原虫昆明小鼠采用腹腔内注射黄芪煎剂,测定感染小鼠在5d中原虫数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从感染第2~6d,和对照组相比,黄芪组中原虫数增加不多,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下降不明显,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率下降更缓慢,抑制率在波动中降低。结论:黄芪增强伯氏疟原虫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黄芪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设三个浓度的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小鼠内脏体重比、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足跖增厚法)、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me改良玻片法);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碳粒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试验。结果:黄芪提取物对小鼠体重、脏器重比无明显影响;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活性及细胞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足跖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抗体生成细胞数中、高剂量组明显增高,而低剂量组则无显著差别;半数溶血值也明显高于对照;中、高剂量组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灸对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一免疫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针灸同现代医学科学相互嫁接的又一个活跃的新领域。笔拟就针灸与免疫之研究成果和目前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approv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human cerebral malaria and treatment with prevention.Methods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4 patients with cerebral malaria, 143 wit h falciparum malaria, 34 with vivax malaria and 20 healthy controls from the end emic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Using the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 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technique, we determined the molecular mass (Mr) of these Plasmodium falciparum (P. falciparum) erythrocyte membr ane protein 1 (PfEMP1) molecules. Result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igher molecular mass (260 kDa-320 kDa) forms of Pf E MP1 were expressed on parasitized erythrocyte (PE) from human cerebral malaria p a tients. Compared with PfEMP1 expressed on PE from human cerebral malaria patien ts, the expression of PfEMP1 and Plasmodium vivax (P. vivax) erythrocyte me mbrane protein 1 (PvEMP1) on PE from falciparum malaria patients and vivax malar ia patients did not have multiple bands of PfEMP1 of ≥260 kDa, but had a PfEMP 1 with molecular mass of 240 kDa and a PvEMP1 with molecular mass of 180 kDa b and separately. Healthy controls expressed an EMP of molecular mass of 140 k Da.Conclusion Results confirm the antigenic variation of higher molecular mass of PfEMP1 whos e molecular mass is equal to or exceeds 260 kDa-320 kDa on P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malari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nding of large antigenic variabi lity PfEMP1 molecular mass of 260 kDa-320 kDa on PE from human cerebral malari a patients with diverse receptor molecules on the endothelial cell (EC) of the c erebral microvessel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m alar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发病机理。方法:按抽签法分治疗组、对照组,对45例SEL患者白细胞介素(IL-2)活性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2受体(slL-2R)水平进行检测,用苓丹片、青蒿琥酯进行干预。结果:SLE患者IL-2活性降低,而sIL-2R水平升高,证实机体免疫调节机能严重紊乱。苓丹片能降低sLR水平,增强IL-2活性,使SLE患者内环境紊乱的免疫功能趋向平衡。结论:苓丹片配青蒿琥酯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避免了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多环节抑制免疫反应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探讨精氨酸 (L- Arg)对体外循环 (CPB)术后患者红细胞 (RBC)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心肺分流术 (CPB)术后患者 60例 ,分为 L- Arg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 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和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的动态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 RBC- C3b RR、RBC- ICR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 ,CIC于术后 2周恢复正常。结论 :围术期应用精氨酸可促进 CPB术后患者 RBC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相关表面分子CD35与疟疾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人群曾经感染或者正在感染疟疾的587例患者(疟疾易感组)和560例健康成年人(非易感组)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的表达水平,以探讨疟疾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疟疾易感组红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为(60.81±29.73),明显低于非易感组的(67.93±25.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3935,P=0.000)。结论桂西地区少数民族疟疾易感人群中,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与疟疾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疟疾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蝙蝠蛾被毛孢虫草菌丝体粉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以200、400、800mg/kg BW剂量的蝙蝠蛾被毛孢虫草菌丝体粉经口给予小鼠连续灌胃30d后,进行各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 蝙蝠蛾被毛孢虫草菌丝体粉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作用(R0.05),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增强小鼠的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促进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增加及提高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和P<0.05),提高小鼠的NK细胞活性(P<0.01和P<0.05).结论 蝙蝠蛾被毛孢虫草菌丝体粉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细菌L型败血症 (SBL)患者红细胞自然免疫黏附 (RNIAF)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红细胞快速自然免疫黏附S180 肿瘤细胞实验方法 ,对 5 5例SBL患者的RNIAF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SBL患者发病期RNIAF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SBL患者恢复期RNIAF功能提高 ,发病期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RNIAF功能测定可作为SBL辅助诊治指标 ,对SBL的诊断、病情的发展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