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将3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组(14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颅内压(ICP)、头部CT(脑水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d后,颅内压及脑水肿程度都有所减轻,但依达拉奉治疗组减轻程度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伤后3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GOS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5例。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7d、14d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1例,而对照组12例,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有助于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蛋白B(S-100B)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两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患者血清NES、MBP和S-100B浓度,并行GCS评分,3个月后行GOS评分;同时检测96例健康成人血清的NES、MBP和S-100B的浓度,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的NES、MBP和S-100B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P〈0.05)。治疗后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和S-100B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的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1周和2周其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3月后其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MBP,S-100B含量,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滴和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4d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C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早期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川芎嗪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127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及康复期GOS评分。结果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GCS评分在治疗第1天和第3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3d内死亡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和3个月随访均进行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评定死亡率,治疗组死亡7例(10.9%,7/64),对照组死亡16例(254%,16/6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能明显降低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治疗组(治疗组)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均在颅脑损伤后12小时内,在脱水、抗炎、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320mg/d,连续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加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0.75g/d。根据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GOS评分以及TCD等,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治疗组在意识觉醒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期GCS评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GOS评分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TCD结果显示治疗组缓解脑血管痉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可降低颅脑外伤后的病残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0例)与常规治疗组(30例),两组均予脑损伤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外加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持续4~70 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0 d、20 d、30 d、90 d时两组患者脑电图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于治疗后90 d时进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COS).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起脑电图评分均明显降低;高压氧组治疗后20 d起,常规治疗组治疗后30 d起,GCS明显增高(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30 d、90 d时脑电图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后20 d、30 d、90 d时GCS明显增高(均P<0.05).高压氧组患者GOS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含量的影响,为PNS用于临床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N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和MBP的浓度,并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SE和MBP含量低于对照组,GCS和G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NS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桶伤患者血清NSE和MBP的会量.有明理治疗技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21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95例(45.2%),轻残83例(39.5%),重残22例(10.5%),植物状态及死亡10例(4.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2例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Glasgow预后评分(GOS)将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GOS1~3分为对照组、4~5分为观察组。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12项因素年龄、凝血指标、血糖、多发伤、术前颅内压、术前瞳孔、术前Glasgow评分(GCS)、脑膨出原因、是否再次手术、术后颅内压、术后瞳孔、术后GCS等,采用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112例患者中22例(19.6%)预后良好,90例(80.4%)预后不良。年龄、手术前后颅内压、脑膨出原因、术后GCS与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总体预后差,年龄、手术前后颅内压、脑膨出原因、术后GCS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连续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尼莫地平4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44例。观察治疗14 d后患者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CT检查结果。伤后3个月观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临床表现好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CT显示水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后3月GO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可减轻脑水肿,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70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135例,不需开颅手术17例,呼吸循环衰竭无法耐受手术治疗18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定:存活120例,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40例,中残20例,重残10例;死亡50例,其中术后死亡17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综合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血小板(PLT)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继发性脑损害的关系。方法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63例,分别于伤后1d、3d及14d三个时间段采血测定外周血PLT数量、PLT平均体积(MPV)、PLT体积分布宽度(PDW);于入院时、伤后1d、伤后7d进行GCS评分,并通过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伤后6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PLT计数、MPV和PDW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PLT计数、MPV和PDW作为对照。结果伤后1d及3dPLT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PV和PDW值明显增加(P〈0.05);伤后14dPLT计数、MPV和PDW值均恢复正常;GCS〈8分者PLT计数明显低于GCS≥8分者,而MPV和PDW则明显高于GCS≥8分者(P〈0.05);脑水肿体积伤后逐渐扩大,至伤后7d时水肿体积最大(P〈0.05);脑水肿体积与PLT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0.238,P〈0.05),与MPV和PDW的值呈正相关关系(r=642、0.593,P〈0.05);GOS评分与外周血PLIT计数呈正相关(r=0.883,P〈0.05),而与MPV和PDW值呈负相关(r=-0.235、-0.267,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颅脑损伤后PLT参数的变化可能与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有关;检测其变化有助于对颅脑损伤伤情、预后的判断,并为颅脑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连续应用7.5%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7.5%高渗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将5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治疗组(HTS组,26例)和甘露醇治疗组(M组,24例)。HTS组静脉滴注7.5%高渗盐水2ml/kg,M组静脉滴注甘露醇250ml,均为q8h,连续7d。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3、7天测患者血电解质、渗透压和肾功能,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对患者进行GCS评分。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6h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TS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在用药后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第1、3、7天HTS组患者血K^+、Na^+、Cl^-、尿素氮、肌酐及血浆渗透压均无显著改变;M组血K^+、Na^+、Cl^-、肌酐及血浆渗透压无显著改变(P〉0.05),但用药后第7天尿素氮值较同期HTS组明显升高(P〈0.05)。用药2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7.5%高渗盐水降低颅脑损伤引起的高颅内压是安全、有效的,连续使用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脑损伤诊治及预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96例,按入院时GCS评分分成观察A组(GCS评分9~15分)与观察B组(GCS评分3~8分),各48例;另选取健康受试者48例作为对照;均接受床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分为良好组(GOS评分4~5 分)和不良组(GOS评分1~3分),各48例。以健康受试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作为参考值,将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分为Ⅰ,Ⅱ,Ⅲ,Ⅳ级。结果 观察A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分级明显优于观察B组(P<0.05)。良好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分级明显优于不良组(P<0.05)。良好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好转36例,恶化18例;不良组好转15例,恶化33例。良好组好转率(75.00%)明显高于不良组(31.25%;P<0.05)。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颅脑损伤诊治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23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2-08收治的23例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65例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年根据GOS评分,本组65例中,恢复良好26例,轻、中残2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暴露充分,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且减压充分,提高治疗存活率,个性化采用,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后不同时期脑切口疝发生情况。方法分析76例颅脑外伤后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前期(术后7d以内)、中期(术后7~30d)、后期(术后1~6个月)脑膨出发生率及程度,比较不同时期脑切口疝患者GCS、GOS评分。结果脑切口疝发生率85.5%,前期、中期和后期脑切口疝发生率分别为40.8%、28.9%、15.8%,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脑膨出程度(1.91±0.23)显著高于中(1.07±0.18)、后(1.14±0.16)期。非脑切口疝患者及前、中、后期脑切口疝患者GCS评分分别为3.19±0.31、3.46±0.52、7.12±0.44、13.24±0.47,前、中、后期三者间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后期发生脑切口疝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无切口疝患者。非脑切口疝患者及前、中、后期脑切口疝患者GOS评分分别为4.49±0.43、4.56±0.12、3.15±0.14、1.64±0.21,前、中、后期三者间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后期发生脑切口疝患者GOS评分显著低于无切口疝患者。结论颅脑外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后1周内脑切口疝最易发生,且程度最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术前GCS评分越低,切口疝发生越早;切口疝发生越迟,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