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飞  徐海丽  任伟  陶亚丽 《中医学报》2020,35(8):1779-1783
目的:观察通魂逆心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通魂逆心汤+常规西医方案,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常规西医方案,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西医症状疗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6分钟步行距离、心电图负荷试验、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血脂)、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西医症状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心电图负荷试验、血脂、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西医症状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心电图负荷试验、血脂、SF-36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魂逆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提高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后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和硝酸酯类药物,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则加用降血糖药、降血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6 g,陈皮6 g,半夏6 g,丹参12 g,檀香12 g,砂仁12 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气虚积分、血瘀积分及支架内再狭窄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气虚证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瘀证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疗法(针刺、中药复方和贴敷联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门诊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期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共计60例,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西医规范疗法治疗对照组,试验组在西医规范疗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中医联合疗法(中药复方、针刺和贴敷联合)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症状总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等指标上的差别。结果: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后为(6.91±5.12)分,对照组治疗后为(11.26±5.34)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试验组改善大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疗效:试验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在心电图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以上各个方面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疗法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为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方口服,每次1袋(200mL),1日2次。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浆Ang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颗粒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AngⅡ、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浆AngⅡ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可有效缓解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血浆Ang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复康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复康胶囊,用法:每次4粒,3次·d-1,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d。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不宁、口干不饮、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8.9%和73.3%,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4.4%和6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复康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心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伴焦虑状态患者的治疗作用,客观评价该方缓解焦虑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6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伴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行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心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GAD-7)、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GAD-7有效率为78.8%,对照组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0.6%,试验组疗效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量表有效率为57.5%,对照组为27.3%,试验组疗效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R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复方调心方能有效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伴焦虑状态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改善相关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同时从躯体和精神心理两方面发挥治疗作用,具有"双心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属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舒通胶囊,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服药后1周,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能较快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属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的临床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中药畅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ACEI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等),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加中药畅流方,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疗程为6个月。结果:两者均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以及血脂情况,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畅流方具有益气活血、理气通络之效,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通脉止痛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基础药物,治疗组加用通脉止痛贴进行穴位敷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脉止痛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整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韩永梅  卫爱武 《中医学报》2019,34(5):1077-10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活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作用。方法:选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型),试验组应用稳斑汤和体外反搏治疗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稳斑汤加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基线、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VCAM-1和安全性评价等指标。结果:基线:两组各方面基线均衡可比。心绞痛症状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心绞痛症状积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3)。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0)。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0)。VCAM-1水平: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下降(P=0.000)。两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能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下调VCAM-1表达水平,安全性高,能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及FIB、MMP-9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FIB、MMP-9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FIB、MMP-9水平均降低,治疗组患者FIB、MMP-9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中医活血化瘀方剂,针对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起到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益气逐瘀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证属中医气虚血瘀型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对CXC趋化因子16(CXCL1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予以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逐瘀丸每次6g,每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CXCL16、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试验,最终纳入病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3.33%,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为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33%(P0.05);2组CXCL16、MMP-9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逐瘀丸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XCL16、MMP-9水平,该药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和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脑心通胶囊,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变化、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80.0%,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0.0%,优于对照组56.7%(P0.05),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张亚静  张辉凯 《中医学报》2019,34(3):618-620
目的:观察栀子大黄汤治疗热蕴血瘀型心系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热蕴血瘀型心系重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指南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栀子大黄汤。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变有效率为73%,对照组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栀子大黄汤治疗热蕴血瘀型心系重症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盆炎汤组(试验组)30例和奥硝唑胶囊组(对照组)30例。两组临床观察时间均为4周,均以患者的体征、中医证候、舌象、脉象作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比。结果:据综合疗效判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证候学表明: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症状经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后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且在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等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护心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干预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FLK-1含量的影响,进而从血管新生方面阐述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治疗1个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及血清VEGF和FLK-1含量的变化,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Ρ<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Ρ<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64.29%,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41.38%,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Ρ<0.01);两组中医证候均有明显好转(Ρ<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为41.38%,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显效率为64.29%,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Ρ<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VEGF、FLK-1含量无明显变化(Ρ>0.05),治疗组明显升高(Ρ<0.01)。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升高血清VEGF、FLK-1水平,提示促进血管新生可能是益气活血方提高脑梗死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