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76例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超声组(n=38)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组(n=38)应用传统SGB治疗.观察手术总操作时间,霍纳征发生率,操作中患者是否出现明显不适,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喉返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药醉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 超声组SGB阻滞霍纳征出现率(98.5%),高于常规组(81.1%);超声组穿刺中出现明显不适发生率(1.2%),远低于常规组(23.5%).超声组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3%).喉返神经阻滞(0.6%),臂丛神经阻滞(0.9%),局部麻醉药中毒(0.3%)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穿刺组(分别为5.6%、7.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下SGB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8例诊断为失眠症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穿刺组(n=24)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穿刺组(n=24)应用传统盲探穿刺SGB治疗.评价失眠改善情况,观察手术操作时间、霍纳征发生率、穿刺针误入血管率、气胸发生率、穿刺点疼痛率、臂丛神经阻滞和喉返神经阻滞等不良反应.结果 超声引导穿刺组治疗失眠症有效率为95.83%,常规穿刺组为83.33%,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霍纳征出现率98.6%,高于常规穿刺组83.5%(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穿刺针误入血管(0%)、穿刺点疼痛(1.3%)、气胸发生(0%)、臂丛神经阻滞(0%)和喉返神经阻滞(0.2%)均低于常规穿刺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可靠,比传统盲探法更安全,不良反应少,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C7水平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前外侧入路的可行性。方法:在尸体上行超声引导下C7水平入路星状神经节美蓝注射,解剖观察其浸润部位;对20名住院患者行超声引导下C7水平SGB,注射局麻药与造影剂的混合液4 mL,并进行CT三维重建,观察扩散范围、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尸体解剖显示C7水平椎前筋膜之下、颈长肌前外侧缘注射的美蓝,准确浸润交感干;CT三维重建显示4 mL药液可扩散至C3-T1水平甚至T2水平;而超声引导下C7入路SGB成功率达100%,1例发生短暂性声嘶。结论:超声引导下C7水平SG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置管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断指再植术后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急诊手外科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患侧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于患侧C6横突水平颈长肌表面穿刺置管,外接电子输注泵(0.2%盐酸罗哌卡因150 mL,负荷量3 mL,背景输注量2 mL/h)行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持续7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48、72 h患侧桡动脉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前臂掌心温度、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疼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24、48、72 h患侧桡动脉血流PI高于对照组和健侧(P < 0.05),掌心温度高于对照组和健侧(P < 0.05);观察组再植指成活率100%,高于对照组86.6%的成活率(P < 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72 h内行持续SGB可通过阻断颈胸交感神经节,有效提高患指PI和掌心温度,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指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C组采取全身麻醉,E组采取超声引导下SG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止血带充气前(T0)、止血带充气后30 min(T1)、止血带充气1 h(T2)、止血带放气前(T3)、止血带放气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对其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偏头痛患者52例(ASAⅠ~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S组,n=26) 应用超声引导定位下SGB,对照组(C组,n=26)应用传统SGB治疗;观察SGB阻滞成功率、并发症与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头痛程度(VAS评分)、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 S组SGB阻滞成功率为100%,C组为73.08%,S组患者头痛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组治疗效果各项观察指标有优于C组的趋势(P>0.05),在并发症中S组无一例发生声音嘶哑与臂丛神经阻滞;C组出现声音嘶哑2例(7.7%)、单侧上肢麻痹2例(7.7%)、高位硬膜外腔阻滞1例(3.8%)、皮下血肿1例(3.8%),不良反应发生率S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下SGB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对偏头痛治疗效果确切,且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高发的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致死致残率亦非常高。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于破裂与否的动脉瘤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易发生脑血管痉挛。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但可以在术中发挥保持脑保护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脑血管张力,改善阻滞侧脑循环、改善脑血流、缓解脑血管痉挛,进而逆转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延迟性缺血性损伤,而超声引导SGB使SGB定位更加精准,用药剂量更小,术中血管和神经损伤更少,更适合临床应用,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穿刺同时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hock,SGB)和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Nexusns nerve block.BPNB)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SGB组用含利多卡因20mg、布比卡因7.5mg混合液5ml行高前外侧SGB。SGB+BPNB组采用含利多卡因20mg、布比卡因7.5mg 10ml于环状软骨平面斜角肌前缘和颈长肌之间推注5ml行高前外侧SGB,后将穿刺针退止皮下留穿刺针于皮内。再将注射器内剩余的5ml药液稀释至10ml,连接穿刺针滑至肌间沟行感觉-运动分离阻滞。观察阻滞后30分钟、3天、6天的疗效。结果:SGB+BPNB组的镇痛效果为(P〈0.01)、(P〈005)和肩关节增加的活动范围累计度数(P〈0.01)均明显大于SGB组。结论:一次穿刺行星状神经节兼臂丛感觉-运动分离阻滞治疗肩周炎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经超声引导下应用罗哌卡因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产后抑郁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接受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4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抑郁评分变化、睡眠质量、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超声引导下SGB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4周、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阻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VAS、SRSS、SDS评分较低;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只有声音嘶哑、轻度头晕的并发症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是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9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等治疗基础上,加用1%利多卡因10ml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侧,两侧交替进行,1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合并老年冠心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SGB组于麻醉诱导前行右侧SGB,对照组在同一位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之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记录患者全身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切皮即刻(T2)、术毕(T3)以及术后6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检测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B型尿钠肽(BNP)浓度; 记录两组患者穿刺部位血肿、感染、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术前MAP、HR及血浆E、NE、BNP浓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B组于T1~T4各时间点的MAP和HR以及血浆E和NE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浆BNP浓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GB有助于控制应激,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在阿普唑仑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PSQI评分和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SQI评分和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向颈部含星状神经节(SG)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人局部麻醉药,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近几年,SGB对心脑血管的作用研究日益增多,作者就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3 mL加0.9%氯化纳注射液对36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行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结果:1个疗程后77.8%的患者能在20 min内入睡,58.3%的患者睡眠时间持续6 h以上,63.9%的患者夜间觉醒次数为0,72.2%的患者对自己睡眠改善的评价满意.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三叉神经末梢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确诊的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硫酸镁、维生素B12、曲安奈德混合液在相应颌骨孔阻滞,联合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的混合液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5天一次,连续4次。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测定治疗前后VAS指标,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三叉神经痛治疗后国际评分标准电话随访。结果3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统计分析:VAS治疗前9.6±1.2,治疗后3个月1.59±0.83,6个月2.00±1.20,12个月2.50±1.31,总有效率3个月93.75%,6个月84.33%,12个月78.13%。结论该疗法镇痛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6名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对比分析。一组为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试验组),即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0.1%利多卡因140 ml持续泵入患侧星状神经节进行连续阻滞;另一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1%的利多卡因10 ml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将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四个等级。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并进行了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颞骨CT及内听道或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试验组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与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效果与对并发症的耐受程度。方法多中心、奇偶数病例选择治疗方案 ,A方案应用倍他乐克、氟哌啶醇治疗 ;B方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 ,共完成 180例确诊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 ,由不了解治疗方案者汇总分析患者资料 ,确定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资料显示 ,B组治愈率与A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 ,其中A组 33例、B组 82例能够耐受 ;A组 32例、B组 2例不能耐受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1 35 ,P <0 0 1)。结论 SGB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愈率 ,患者对治疗中的并发症也有较好的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普通毫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慢性失眠症病例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52.9%,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2.6%,两组病例治疗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优于普通毫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