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舒泽忠 《中外医疗》2016,(17):80-81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9.26±15.64)mL、术后愈合时间(95.61±15.16)d、肩关节活动度和治疗效果(88.89%)等测量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2.09±30.48)mL、术后愈合时间(120.85±38.74)d、肩关节活动度和治疗效果(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肩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Neer肩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5.3±21.5)min、骨折愈合时间(61.2±26.3)d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26.3±31.7)min、骨折愈合时间(91.6±24.8)d(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5.3±25.6)mL显著少于对照组(197.2±34.1)mL(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88.6%)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Neer肩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仅在手术后1年,2组患者的Neer肩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有2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有2例疼痛,没有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症.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更好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坚强及并发症出现几率小的优点,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赵胜江 《中外医疗》2016,(34):88-90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4月_2013年12月5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均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肩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为(130.2±22.1﹚min,术中出血量为(51.0±8.8﹚mL,骨折愈合时间为(9.3±2.2﹚周,Conatant评分为(84.5±9.5﹚分,外旋活动度为(73.5±11.2﹚°,内旋活动度为(62.3±5.1﹚°,外展活动度为(133.9±21.5﹚°,前屈活动度为(152.9±22.5﹚°;并发症率为3.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康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55例,随机分为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25例(小切口组)和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人路30例(传统组),均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功能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小切口组和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1.32±12.25)min和(138.80±19.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40±21.07)ml和(344.00±77.35)ml,切口长度分别为(9.08±1.66)cm和(15.06±1.12)cm,Neer评分分别为92.84±4.29和85.20±6.73.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组和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88±1.90)min和(8.60±2.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传统术式相比,肩外侧小切口人路具有创伤小、显露简单、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但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髓内钉进行固定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效果以及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颈干角与末次颈干角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为(76.3±11.5)min,出血量为(52.5±16.3)ml,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1)周;两组患者术后的肩功能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未见任何不良事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3%(5例),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髓内钉固定方式对患者的损伤小,可以加快骨折的愈合,因此,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可优先选用髓内钉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彭文康 《当代医学》2021,27(22):13-16
目的 探究临床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重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00%)高于对照组(65.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重型肱骨近端骨折疗现显著,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住院的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为三、四部分骨折,全部采用切开复位,随机行异体腓骨移植及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及同种异体骨条填充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搜集术前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骨密度值、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术后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术后两组X线片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两组伤口无红肿,渗液及感染等,未发现异体骨排斥反应,伤口I/甲级愈合。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周、1年颈干角上有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无骨折移位、内固定切割及肱骨头坏死发生。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为88.2%。颈干角术后1周为(135.00±3.03)°,术后3周(133.00±1.07)°,术后12个月(132.00±0.98)°。对照组发生骨折移位4例,发生内固定切割2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骨性愈合时间为(22.61±3.75)周。肩关节功能:优8例,良8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 0%。颈干角术后1周(133.28±4.20)°,术后3周(125.00±6.52)°,术后12个月(120.00±10.01)°。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移植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30-1031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78例肱骨近端骨折住院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受伤7d后,进行手术治疗。入院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肱骨近端X摄片和CT扫描检查,按照Neer分类法进行分型。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38例,使用常规内固定法(三叶草钢板固定)。治疗后,对手术相关指标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包括肩关节活动受限、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螺丝松动、钢板断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行锁定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运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上,观察组(56.1±21.4)min显著少于对照组(74.6±31.5)min,P<0.05;在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187.6±35.7)mL显著少于对照组(271.9±38.2)mL, 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98.8±24.7)d显著少于对照组(121.3±32.2)d,P<0.05;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升恢复效果,患者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