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任督脉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组)。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4±2)m A],对照组进行与观察组相同穴位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电流强度1 m A),两组均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共1个疗程。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价患者疲劳症状,躯体及心理健康报告(somatic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report,SPHERE)评价潜在症状,同时观察TEAS疗法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FSS评分及SPHER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FSS评分及SPHER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01),且观察组FSS评分及SPHERE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01);整个治疗过程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任督脉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和潜在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究通督调神针刺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疗效。方法:收纳6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传统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通督调神针刺,每天1次,10天作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歇1天。通过使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以及常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表的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程度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干预2个疗程后,采用FSS,SS-QOL以及NIHSS进行综合评分,与同组治疗前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干预2个疗程后采用FSS,SS-QOL以及NIHSS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论断:临床上选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能够有效的改进个人疲惫状态,显著降低脑卒中后疲劳水平,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予常规药物口服配合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10 d。观察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分布情况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和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脱落5例)和治疗组(48例,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2±2)m A],对照组进行同穴位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电流强度1 m A),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PSQI各维度分值、PSQI总分及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分值及PSQI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SF-36评分显著上升(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的分值及PSQI总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0.05),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SF-36评分上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仙地黄饮对部分前循环梗死恢复期中风后疲劳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仙地黄饮,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观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BI及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仙地黄饮能明显改善中风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治疗后的活动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瘀滞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对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4.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涤痰通络方对疲劳患者卒中后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脑保护、控制基础疾病。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涤痰通络方,观察两组入院第1天和第14天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疲劳影响量表(FI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血清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后,两组在FSS、FIS、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SS、NIHSS、FI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涤痰通络方能够降低脑卒中后疲劳程度、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消疲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消疲汤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片加康复训练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表(F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精力子量表评分变化。结果:2组FSS评分、SS-QOL中精力子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疲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气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精力和改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药物+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采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配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中脘、天枢(双侧)、关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7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辅以针刺治疗,针刺取足三里、上巨虚,每日1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BSFS)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SF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CS、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粪便性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秦勇  许文杰  杨慰  曹云虹 《河北中医》2016,(7):1060-106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早期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46例予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火灸神阙、足三里对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共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3)。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传统康复训练,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雷火灸神阙、双侧足三里穴,1次/d,共计15 d。使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个人疲劳强度(Checklist Individual Strength,CIS)和疲劳影响量表(Fatigue Consequance Sub-scale,FI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FSS、CIS及FIS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FIS评分也较治疗前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FSS、CIS的评分均数虽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SS、CIS及FIS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火灸神阙和足三里能够降低脑卒中后疲劳程度,改善个人疲劳状况,同时能减低疲劳对于患者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观察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月经来潮前2 d开始,体表电刺激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1次/d,每种方法各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口服氯芬待因片,月经来潮前2 d开始,连续服用6 d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完成后3、6个月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3、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完成后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1.2%,对照组为47.1%、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近、远期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配合宣氏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者,共计12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配合宣氏强刺激推拿法治疗组(n=60例)和传统推拿法对照组(n=60例)。两组患者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3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3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配合宣氏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之传统推拿方法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56-2358
目的: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卒中后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交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西医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并分别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12%vs 80.48%)(χ2=4.100,P=0.043);两组患者干预后FS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FS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PSQI及Barthel指数较干预前出现明显变化,PSQI指数呈现下降趋势,Barthel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观察组指数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卒中后疲劳可有效降低患者疲劳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周国赢  靳建宏  陈永军 《陕西中医》2010,31(8):1051-105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耳穴压籽疗法对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的影响和疗效。方法:250例PNE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耳穴压籽疗法治疗,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对照组给予药物醋酸去氨加压素、氯酯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在增加PNE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P<0.05)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治疗效果(P<0.01)、总有效率(P<0.05)、复发率(P<0.01)、复发时间(P<0.01)也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耳穴压籽疗法具有温肾、暖脾、化气行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动治疗结合经皮穴位电位刺激疗法在膝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6为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与WOMAC评分,对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VAS疼痛评分以及WOM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