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息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46例,药物对照治疗组(简称对照组142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头颅CT图象和血清SOD、GSH-px、MDA、NO、NOS含量变化。结果:治疗15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43%,对照组为61.90%,2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头颅CT图象有效率治疗组为51.61%,对照组为45.16%,2者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血清SOD、GSH-px值升高,MDA、NO、NOS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早期介入急性脑梗死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血清SOD、GSH-px的活力。降低血清MDA舍量,显著降低血清NO和NOS含量。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内服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针刺配合内服蒙药治疗。针刺主选的穴位是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丘墟穴等;主选的蒙药是阿那尔莲花-8、依赫哈日-12、巴特日-7、通拉嘎-5、浩道敦阿如日-10、阿那日-14、如达-6等。结果:治愈52例,占60.47%;显效23例,占26.74%;有效10例,占11.63%;无效1例,占1.16%;总有效率98.84%。结论:针刺结合内服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疗程短,复发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药汤剂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04例,并与西医治疗的100例作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基本相仿,但中药组的腹疼缓解时间比西药组明显为短。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和胆囊穴对胆囊炎急性右上腹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对2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在静脉补液治疗之前,予针刺胆囊穴和阳陵泉穴;留针20min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结果246例患者经针刺治疗,12例疼痛感完全消失,20例无变化,总有效率达91.9%(226/246);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6例患者中最后行急诊手术者172例,手术率为69.9%;173例镇痛效果明显(减分≥5分)的患者有112例进行了急诊手术(64.7%),73例镇痛效粜不明显(减分〈5分)患者有60例(82.2%)进行了急诊手术。结论针刺阳陵泉和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的镇痛作用效果明显,使部分患者避免了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观察土家药金芪胶囊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土家金芪胶囊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32.09±4.05小时,疼痛缓解所需平均时间16.82±6.09小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表明金芪胶囊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发作期针刺镇痛方案优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偏头痛发作期针刺镇痛方案进行优选,指导偏头痛针灸临床决策。方法:以76例发作期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治疗方案根据L9(34)正交表对体穴组合(A)、毫针及电针疗法(B)、耳穴疗法(C)、放血疗法(D)4因素及其各自不同的3水平设计实施。试验过程中同时应用了随机(分层随机、中心随机)和盲法(评价者盲)的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头痛强度,根据治疗前及治疗后10min、20min、30min、1h、2h、3h、4h、5h、6h、12h、24h共计12个时点的VAS值变化情况,对不同针刺方案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刺后24h内,4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体穴组合(A)>毫针及电针疗法(B)>放血疗法(D)>耳穴疗法(C)。由正交推导出来的不同时点最佳针刺镇痛方案中,少阳经局部加远端取穴进行毫针刺的疗效最稳定,可作为基础镇痛方案;耳穴电针有助于提高即刻镇痛效果;太阳紫脉加阿是穴放血可巩固镇痛效果。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最佳针刺镇痛方案为少阳经为主局部加远端取穴进行毫针刺,同时配合耳穴电针以及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多表现为右胁下胀痛或隐痛、口干苦、纳差、厌食油腻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欠佳,而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几年来,采用中药配合针灸对本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与单用中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者被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对照组)。其中,综合治疗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3.27±1.40)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51.87±5.79)月。对照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双黄连粉针剂对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应,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0月使用该药治疗慢支急性发作期48例,并与先锋V治疗该病44例作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上海针灸杂志》2017,(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MA及NSE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结果两组治疗后MESSS、BI及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MESSS、BI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MA、NS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MA、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药并用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这与有效降低血清NSE、IM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即时镇痛疗效。方法:选择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假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真针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4周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4 h的即时镇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影响等领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具有明确的镇痛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