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50)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照组(n=50)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6.0%)、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方法效果良好,在降低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提高预后效果上,疗效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为(1.5±0.8)h、术中出血量为(40.0±19.7)m 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内镜组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2.6±9.4)%,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GCS评分3~5分者住院时间为(11.5±1.5)d,GCS评分6~8分者住院时间为(7.8±2.2)d,GCS评分9~13分者住院时间为(3.0±1.2)d,均显著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0%(χ2=4.15,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在行改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和钻孔碎吸)与传统开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种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手术时机、出血量和有无脑室内出血,均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发现脑出血的量即血肿大小与急性期病死率密切相关,而脑室内出血和年龄则影响后期死亡率。2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术后30 d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血肿且血肿量大于30 ml的患者术后30 d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组和开颅血肿清除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组。对术后30 d内生存状况、血肿消失时间、脑室扩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微创组42例术后30 d存活34例(81%),GCS评分平均10.1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3.6 d,脑室扩大6例;开颅组36例术后30 d存活22例(61.1%),GCS评分7.2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6.5 d,脑室扩大16例。对两组存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术后GCS评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脑室扩大率比较:微创组疗效均优于开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及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血肿消失早,脑室扩大率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51例)和显微手术组(65例)。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显微手术组采用常规翼点开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血肿清除率、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术前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脑水肿、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脑水肿、术后1周GCS均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优于显微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小脑出血病例采用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手术与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效果。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小脑出血病例65例,其中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组41例,神经内镜手术组24例。统计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GCS)评分、血肿量、破入脑室患者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重度水肿率、枕部皮瓣下积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血肿清除率、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和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均是治疗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小脑出血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常规开颅、显微镜及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三种手术方式的优劣. 方法 选择2008-10~ 2011-08期间连续性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80例,其中接受常规开颅手术35例、显微镜辅助小骨窗开颅26例、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19例.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三组资料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量及侧别、手术耗时、残余血肿量、随访6个月GOS评分情况,探讨不同术式优劣. 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量、血肿侧别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两两比较显示显微镜辅助组与神经内镜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分别与常规开颅组比较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随访6个月,依据GOS评分判定预后,将GOS评分3-5分病例合并视为预后较好组、1-2分病例合并视为预后不良组进行预后情况比较,三组预后情况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两两比较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预后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分别与常规开颅组比较预后情况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 结论 显微镜与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常规开颅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残余血肿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血肿清除与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总结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4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神经内镜清除血肿(89例)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7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1周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住院天数和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s(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的差异。结果内镜组与开颅组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肿清除率:内镜组90.3%±5.6%,开颅组82.1%±8.3%(P<0.01);手术时间:内镜组(1.7±0.8) h,开颅组(5.1±1.6) h (P<0.01);手术失血量:内镜组(94.4±99.1) ml,开颅组(610.7±612.7) ml (P<0.01);术后1周GCS评分:内镜组11.6±3.3,开颅组8.4±4.5(P<0.01);住院时间:内镜组(11.9±7.2) d,开颅组(13.3±8.7) d (P<0.05);术后6个月mRS评分:内镜组3.2±1.8,开颅组4.1±1.6,内镜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开颅组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可行、微创高效,能够改善病人的手术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额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诊断为基底节区脑出血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开颅组两组,每组各58例。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周脑水肿及GCS评分、神经纤维束损毁程度、重症监护时间、30天内病死率、90天mRS评分等指标。结果 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术后1周GCS评分高于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短于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组失血量、神经纤维束破坏程度、神经内镜组肺部感染率低于显微镜组(P<0.05)。30天病死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内镜组90天mRS评分好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经额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神经纤维束的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60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钻孔组和内镜组,各30例.钻孔组患者采用钻孔外引流术,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MESSS)评分.结果:内镜组患者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钻孔组(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钻孔组,MESSS评分低于钻孔组(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钻孔组的26.67%(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钻孔外引流术,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妇幼卫生专科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完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优化整合妇幼卫生专业实习内容,加强实习阶段的专项培训,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广西基层医疗单位需求的实用型妇幼卫生人才,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职高专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22例、依托咪酯组(E组)18例、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E组)2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或)依托咪酯进行麻醉,术后5 min、30 min和2h分别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反应程度、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amsay评分及电复律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P+E组电复律时1度、2度和3度体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5%、0,较P组及E组明显减少(P<0.05).E组术后恶心、呕吐、肌颤、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9%、44.4%、72.2%、11.1%,较P组明显增加(P>0.05),P+E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颤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10%,较P组减少(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痔(Ⅲ~Ⅳ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PPH组(PPH手术)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每组20例;统计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PPH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并发症也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PPH组无1例复发。结论 PPH治疗重度痔疮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对比分析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纳入84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和观察2组(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结果 镇痛后5 min、10 min、30 min,观察2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均低于观察1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分娩镇痛过程中相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观察1组产妇的罗哌卡因、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多于观察2组(P<0.05),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用药量少,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对产妇生命体征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依托抗白血病药物大肠杆菌左旋门冬酰氨酶研究课题,初步建立适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适合生命学科发展的专业英语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儿童致盲的主要疾病,激光光凝术可有效治疗早期发现的ROP。由于早产儿脑、心、肺、肝、肾等器官往往存在病变,故手术麻醉风险较大。ROP最初均在表面麻醉下行激光光凝术,后复合咪达唑仑、水合氯醛、氯胺酮、吗啡、芬太尼等药物镇静,但均因患儿依从性差、风险高而转为全身麻醉,包括全凭静脉麻醉、全凭吸入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绝大多数都控制气道(气管插管或喉罩)。ROP激光光凝术的麻醉药物以七氟烷应用最多,丙泊酚、瑞芬太尼次之,要求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深度易调控,术后患儿苏醒迅速,苏醒后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