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FAB协作组提出慢性淋巴系白血病的分型方案,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又分两个细胞形态学亚型:典型CLL和不典型CLL,后者又分伴幼淋巴细胞增多的CLL(简称CLL/PL)和大淋巴细胞等多形性细胞〉10%~15%的混合型。最新的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中.也将CLL中伴有幼淋巴细胞增多者分类诊断为CLL的变异型-CLUPL.并将其定义为幼淋巴细胞〉10%.〈55%闭。但是在临床上,CLUPL占CLL的比例以及临床特征我国报道少见.现将我们一组38例CLL类型的细胞形态学及其与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9年FAB协作组提出慢性淋巴系白血病的分型方案,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又分两个细胞形态学亚型:典型CLL和不典型CLL,后者又分伴幼淋巴细胞增多的CLL(简称CLL/PL)和大淋巴细胞等多形性细胞〉10%~15%的混合型。最新的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中.也将CLL中伴有幼淋巴细胞增多者分类诊断为CLL的变异型-CLUPL.并将其定义为幼淋巴细胞〉10%.〈55%闭。但是在临床上,CLUPL占CLL的比例以及临床特征我国报道少见.现将我们一组38例CLL类型的细胞形态学及其与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高发的儿童恶性肿瘤疾病,一般占儿童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20%以上,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但是由于该疾病涉及数十种特异染色体异位形成一种融合基因,而多种融合基因也导致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从而给临床医师治疗形成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为血液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例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MPA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为77.78%,同期入院的急性髓系单一表型白血病与急性淋系单一表型白血病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4%、60.00%。免疫表型以cMPO、cCD79a、CD3为主。结论 MPAL特点极其复杂,应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加以分析,以提高MPAL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静脉注射溴化脱氧尿嘧啶(Brdu)后,取外周血、骨髓抽取液和骨髓活检。经抗Brdu单克隆抗体(RPMB Ⅰ)和荧光素(FITC)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体内S期细胞的Brdu结合情况,以确定髓性白血病的增殖特点,共观察了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例慢粒急粒变。将15例病人体内、体外Brdu掺合情况进行比较,可清楚地观察到每一个病人的两组骨髓抽取液S期细胞百分率比较接近。不仅两组的平均值相似(7.3/7.8%),而且每个病人的两个数值也大体相同。因此,体内和体外标记条件的差异不会引起骨髓抽取液中标记细胞百分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细胞质中颗粒形态学一直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国外学者已注意到并先后报道了急性白血病细胞质中假Ched i-ak-H igash i(Pseudo-Ched iak-H igash i,PCH)颗粒。从2003年开始我们收集了20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片及骨髓片重新进行细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假Chediak-Higashi颗粒及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敏  李肖杰  王彩云 《检验医学》2007,22(4):517-519
急性白血病细胞质中颗粒形态学一直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国外学者已注意到并先后报道了急性白血病细胞质中假Chediak-Higashi(Pseudo-Chediak-Higashi,PCH)颗粒。从2003年开始我们收集了20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片及骨髓片重新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除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其余几种髓系细胞白血病中均有明显多少不一的PCH颗粒形态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浆细胞白血病(PCL)患者白细胞散点图特点及形态学特征。方法收集5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回顾性观察其外周血白细胞散点图特点和浆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 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散点图异常散点均位于淋巴细胞区域上方;4例患者血涂片中浆细胞呈典型形态,1例患者浆细胞呈极小淋巴细胞样形态。结论浆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定的白细胞散点图及细胞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形态学酷似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点,用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骨髓细胞核型,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测定骨髓细胞的杂交信号。结果表明:该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为淋巴系统疾病,但免疫表型分析亦为髓系抗原表达,细胞遗传学分析该例患者存在8号染色体三体,对化疗反应性差。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可表现淋巴细胞样特点,结合免疫分型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类别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分别选取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各10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 1)表达率最高的淋系抗原为CD19(儿童和成人均为100.0%)和CD79a(儿童为93.0%;成人为90.0%);儿童和成人组中,伴髓系抗原表达率分别为32.0%和42.0%,均以CD33表达率最高,CD13次之,CD117最低。2)大多数抗原的表达率在两组间并无差别,但下列除外:Pro-B-ALL的CD22(儿童成人)和CD38(儿童成人)、C-B-ALL的CD20和CD22(儿童成人)及CD34(儿童成人)、Pre-B-ALL的CD34和CD38(儿童成人)。结论 1)CD19和CD79a为淋系最敏感的抗原,伴髓系抗原的表达率在两组间并无差别。2)成人组CD34和CD38的高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因素,儿童组CD20和CD22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例1,女,68岁。因面色苍白伴乏力半年于1996年6月18日住院。查体:慢性病容,中度贫血貌,皮肤和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侧扁桃体不肿大,肝右肋缘下2.0cm、质中,脾肋缘下2.0cm、质中。血红蛋白78gL,红细胞2.87×1012L,白细胞18.5×109L,血小板89×109L,原始 幼稚淋巴细胞0.81,成熟淋巴细胞0.17,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02。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及红系比例明显下降,淋系明显增生,原始 幼稚淋巴细胞占0.910,幼稚淋巴细胞较大而规则,染色质疏松细致,胞浆量少,部分细胞胞浆中有空泡。POX(-),PAS( )粗颗粒状。CD19(…  相似文献   

12.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是一种少见病,其细胞化学特点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对我院1990年至2004年间10例LGLL患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LL)患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对形态学酷似混合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疼痛,无牙龈肿胀,无口腔溃疡和糜烂,自服消炎药有所好转。半个月前觉咽部疼痛,并出现发热,最高达39℃,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寒战、盗汗,入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持续升高,给予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我院血液科就诊。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析成人CD20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回顾性总结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19例成人B-ALL中CD20阳性40例(33.61%),CD20阴性者79例(66.39%),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男性患者比例分别为72.50%和50.63%(p0.05),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27.35±30.29)×109/L和(50.11±81.72)×109/L(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肝脾、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病时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髓系抗原表达、Ph染色体、超二倍体和正常核型比例、4周内完全缓解率、诱导死亡率和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分析显示,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成人B-Lin ALL的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2.0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8%和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结论:CD20在成人B-ALL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分布、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与其它临床特点无显著相关性,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WHO分类将其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NK-细胞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虽细胞起源不同,但T—LGL与CLPD—NK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很相似,多数患者无症状不需要治疗,当出现明显的血细胞减少时,首先考虑免疫抑制治疗。相反,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和罕见的CD56+侵袭性T—LGL白血病呈暴发性病程,发病年龄更早,需要较强的联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该类疾病相对稀少,故指导治疗的临床试验亦少。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单核细胞总数的10%~15%.其中大部分(85%)来自CD3-NK细胞(NK-LGL),少部分(15%)来自CD3+T细胞(T-LGL).形态学上,LGL为偏心核、胞质丰富,伴粗大嗜苯胺蓝颗粒的中至大细胞.  相似文献   

17.
慢淋/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形态学观察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门诊部(050000)刘令钦河北医学院二院血液病研究室刘永春1991年Dighiero等[1]提出慢淋/幼淋巴细胞混合型白血病,其特点是小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混合存在,幼淋巴细胞达10~55%。为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microRNA-21(miR-21)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6例B-ALL病儿(其中高危型13例,标危型23例)化疗前后及12例骨髓常规正常非造血系统疾病病儿(对照组)的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MMCs中miR-21表达。结果化疗前B-ALL组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型组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标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23.23,P〈0.05)。化疗后B-ALL病儿miR-21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减低(t′=10.56,P〈0.05),其中以化疗敏感组减低最为明显(t=13.57,P〈0.05);化疗耐药组miR-21表达水平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miR-21过表达在B-ALL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儿童B-ALL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Ikaros是一类DNA结合锌指蛋白,作为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转录的调控元件,在调节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调控造血系统的分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IKZF1基因编码Ikaros蛋白,其功能丧失突变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频率很高并且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本文简要综述Ikaros的结构和功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Ikaros在B-ALL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TEL-AML1阳性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8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并随访.结果 238例B-ALL患儿中TEL-AML1阳性41例(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