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26例,依据乳腺癌分子分型将其分为三阴型37例和非三阴型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复发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特点与差异情况。结果 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类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而三阴型乳腺癌中髓样癌、TNM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Ⅲ级所占比例和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均明显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均P<0.05);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低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较,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级别高、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切除、铂类药物、较大剂量放疗和免疫治疗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_1~T_2N1M0行辅助性放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进行乳腺癌治疗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术后放疗分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同时给予同步放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F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_1~T_2N1M0行辅助性放疗能够明显降低转移率,延长DFS时间。  相似文献   

3.
刘红芳  张娟 《河北医学》2012,18(3):380-382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治的38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R、PR和HER-2表达分为为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TNBC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分析TNBC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57例(14.8%),年龄较轻,平均44.3±6.1岁;以绝经前多见(50.9%);肿瘤直径较大,平均4.1±0.8cm;有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较多,组织学分级较差,临床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状态、家族史和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的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P<0.05),而年龄、绝经状态和家族史与总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多为年轻女性,恶性程度高,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揭示TNB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癌病例543例,比较TNBC与Non-TNBC在发病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身高、体质量、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等的差异。结果 TBNC发病年龄为(49±10)岁,Non-TNBC发病年龄为(47±9)岁。TNBC组与Non-TNBC组发病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BMI、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对于Non-TNBC,TNBC具有肿块更大、淋巴结转移更多、分期更晚等特点,根据其临床病理学特性,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每个TNBC病例,以降低TNBC的复发率、转移率,提高TNBC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是临床治疗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保乳术在Ⅰ、Ⅱ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行保乳术治疗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三阴组40例,非三阴组68例,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同期收集行改良根治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2例,与上述行保乳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组TNBC168例,占15.6%(168/1076),三阴组年龄≤40岁29例,占72.5%,肿瘤直径2~3cm者28例,占70%,以上指标与非三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年,保乳术患者复发12例,转移6例,死亡8例,其中三阴组复发5例,转移3例,死亡6例,与非三阴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改良根治组比较,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肿瘤体积较大,行保乳术后复发率与非三阴组无差别,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与改良根治组均无差别,保乳术可以作为Ⅰ、Ⅱ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青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情况。方法:整理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青年乳腺癌(≤35岁,青年组)和89例老年乳腺癌(≥60岁,老年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和随访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和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老年组,青年组肿瘤直径较大,组织分级差,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率高,行化疗和辅助放疗患者多(P<0.05),青年组中Ki67、P53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P<0.05)。随访期间两组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中复发转移率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青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较老年三阴性患者具有组织病理学分级差、侵袭性强、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阴性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3至1997年病理确诊的乳腺癌690例,年龄27~86(52±12)岁,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27例,占所有病例18.41%.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亲属乳腺癌、伴随其他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伴随良性肿瘤、双乳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71.42%和59.74%,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1,P=0.013);三阴性乳腺癌更易淋巴结转移(P=0.048).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为79.67%比88.59%,10年总生存率为63.15%比83.28%.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7.94%比83.82%,10年无瘤生存率为62.87%比82.53%.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尤以36个月以内更为显著.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P53、EGFR表达显著增多.三阴性乳腺癌更易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8.
胡江辉  向剑文 《当代医学》2021,27(13):54-5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已行改良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腺癌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病理资料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病理标本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从确诊至随访截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大小、TNM分期、复发转移情况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DFS及OS更短,肿瘤恶性程度和术后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vs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vs9.2%)、肿瘤直径>50 mm(22.5%vs8.0%)、肿瘤分期Ⅲ期(23.9%vs16.4%)、肿瘤分级Ⅲ级(40.8%vs28.8%)、有转移或复发(28.2%vs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vs85.3%,P<0.01;77.7%vs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年轻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妊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乳腺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21例患者经治疗后3年内未妊娠,观察组的21例患者治疗后3年内均进行了完整妊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结果:复发率: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14.29%;远处转移率:观察组为9.05%、对照组为14.29%;3年无病生存率:观察组为85.71%、对照组为57.14%;总生存率: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90.48%。观察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治疗后进行妊娠,对其癌症转移、复发以及总生存率方面不存在不良影响,建议年轻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酌情保存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5例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免疫组化指标、分子分型、手术方式等。结果年轻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年轻组淋巴结转移75例(65.2%),老年组淋巴结转移43例(4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ER阳性率低于老年组(P<0.05),PR、HER2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中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低于老年组,但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年轻组患者保乳手术率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多见;ER阳性率高;Luminal A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较高。年轻患者更倾向于保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生存状况的差异。方法收集首次乳腺癌手术的病例254例,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Luln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和HER2+型。比较各组间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钙化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统计各亚型间总生存率。结果各乳腺癌分子亚型分布中以Luminal A型最为常见,占68.90%。各亚型间绝经情况、肿瘤大小、钙化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各亚型间1、3、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其中以Luminal A型1、3、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最高,三阴型生存率最低。结论乳腺癌分子亚型能很好反应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了解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有助于准确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vs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vs9.2%)、肿瘤直径>50 mm(22.5%vs8.0%)、肿瘤分期Ⅲ期(23.9%vs16.4%)、肿瘤分级Ⅲ级(40.8%vs28.8%)、有转移或复发(28.2%vs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vs85.3%,P<0.01;77.7%vs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NBC组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与non-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发病年龄轻、有明显乳腺癌家族史、肿瘤体积大、肿瘤分期晚、肿瘤分级高、易复发转移、DFS和OS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和绝经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和肿瘤分子特征。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绝经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设为A组(65例),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设为B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病理特征及肿瘤分子特征。结果:A组ER、PR、HER-2、Ki-67表达情况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分子亚型均以腔面B型为主,A组腔面A型及B型比例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比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分子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理分型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组织学分级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Ⅱ级+Ⅲ级比例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理分期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Ⅲ期+Ⅳ期比例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女性和绝经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分子特征无显著区别,但年轻女性乳腺肿瘤细胞分化较差,分期较晚,故其病理特征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患者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4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为试验组,与同期45例中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ER、PR、HER-2表达情况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试验组非浸润率占17.07%,与对照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实验组80.49%,对照组5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及HER-2阳性表达率试验组分别为41.46%、39.02%、68.29%,对照组分别为64.44%、66.67%、4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Ⅰ、Ⅱ期占36.59%、Ⅲ、Ⅳ期占63.41%,对照组分别为64.44%、3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Ⅰ、Ⅱ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有不同于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发展快,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王思雷  张莹莹  刘斌 《医学综述》2014,(13):2459-2461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6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采用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术后采用相关的美容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 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8,P=0.014)。两组患者的乳房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美容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与局部广泛切除术对再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影响以及补救性根治术后病理和综合治疗情况,提出局部复发性乳腺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79例局部复发性乳腺癌进行补救性根治术病例加以收集、整理,对补救性根治术及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再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补救性根治术后病理情况与生存期的关系以及内分泌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Ⅰ、Ⅱ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的再复发率,转移率与局部广泛切除术比较显著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Ⅲ、Ⅳ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的再复发率、转移率与局部广泛切除术相比较低,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生存率提高,统计学也无显著差异。补救性根治术后病理淋巴结无转移的生存期显著长于淋巴结有转移的生存期。加用三苯氧胺与继续三苯氧胺治疗对生存期无影响。结论:对Ⅰ、Ⅱ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补救性根治术可以明显降低再复发率及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对Ⅲ、Ⅳ期乳腺癌局部复发后进行积极手术治疗也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再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改善局部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宋倩 《中外医疗》2016,(3):8-10
目的 探讨和研究在胃癌治疗中运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胃癌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临床中对其对照组的患者仅在术后采取单一的化疗,对观察组则在采用化疗的同时,再加以放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及其各项指标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该研究结果 显示,术后2年的观察组患者术总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08%、81.41%,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术后复发转移率以及毒副反应率分别为16.36%、60.01%,又明显低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率以及毒副反应率对比,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的胃癌患者运用放射治疗与化疗结合能够使术后复发率显著减少,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508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7例(21.06%)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 508例患者中107例患者是三阴型乳腺癌,其组织学Ⅲ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1%)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1%,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1%)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Ma JG  Wang NJ  Yu W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0):1729-173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行为特点,以便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判定预后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并整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银川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有5年完整随访数据的乳腺癌患者231例。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转移、5年生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三阴"型乳腺癌占17.3%,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相比,原发肿瘤大(P<0.05),复发转移率尤其是内脏转移率高,3年、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其中所占比例居多的Ⅱ期及淋巴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及是否为"三阴"性表达均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局部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及内脏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三阴"型乳腺癌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