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6月,经各地组织推荐和论证、专家深入论证和严格审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第一批103个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名单。上海市有6项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列入该建设单位名单中,均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它们是“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传统医药法律保护”、“脊柱退变肾骨相关”、“慢性肝病虚损”、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5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医药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研究”课题组主办,上海浦东知识产权中心协办的“中国传统医药法律保护学术论坛”在上海浦东召开。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浦东新区的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云南高等法院、同仁堂、雷允上等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和企业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传统医药知识被国外当作"免费午餐"或"生物盗版行为"的现象屡次出现,国际国内对传统知识、传统医药法律保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问题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法律保护形式中,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我国传统医药界人士的关注,其中探讨较多的是传统医药知识在《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保护状况。该文就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方面的利弊进行辨析,希望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上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5):F0002-F0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老中医陈湘君工作室”成立于2002年2月。2004年6月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2004年9月入选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2005年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研究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F0004-F0004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防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正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如何正确、客观评价中医服务尚无定论。因此,科学、深入地探索体现中医服务特点的评估方法,建立客观合理的中医服务评估体系,修订、制定有关中医药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服务评估研究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研究室由沈远东教授任主任,竺丽明研究员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F0002-F0002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于2002年1月,2003年10月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2004年12月被上海市卫生局批准为上海市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2009年11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站)"。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示范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建设单位,是上海市传统医学治疗中心。学术带头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名中医严世芸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筹)主任委员、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  相似文献   

8.
费兆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诊断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工程“费兆馥名师研究室”名师,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在脉诊现代化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所著《中国脉诊研究》、观代中医脉诊学》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2005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出“名师传承工程”这一中医学术传承探索模式,首批名师工程共成立了16个名师工作室和名师研究室,费兆馥名师研究室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室、江苏大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协办全国膏方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定于2009年10月中旬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学科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科技实验中心、附属曙光医院等相关教研室和研究室优势力量整合组成。学科拥有相关的中药学、药剂学、中药制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中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与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紧密结合,注重在现有中药药剂学科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培育发挥学科内所有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潜质,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调研、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在保护制度构建、保护名录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临床药理学学科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联合大学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室的优势力量组建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药学组成单位,上海市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中医儿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依托单位。学科带头人虞坚尔教授,学术带头人王霞芳教授。虞坚尔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上海市名中医。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所长,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学术流派传承总基地负责人;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6):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室于2009年5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以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药生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上海市重点学科(重中之重)为基础,以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和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为主体,组建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医药法制,促进并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方法比较研究,通过考察其他国家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立法及法律保障实施机制的经验。结果我国应尽快出台专门中医药法律。结论该法律调整对象应涵盖中医药各个方面,特别是中药监管、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医药行政程序与救济机制等;该法还应对其实施保障机制予以充分规定,包括组织保障、财政资金保障、配套制度体系保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黎  乐虹 《医学与社会》2011,24(4):76-78
完善的医药知识产权法律,能够确保医学工作者享有其科研成果的权利,并激发他们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热情,进而推动整个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因此,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医学知识产权维权等问题,这对加强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地作用。本文从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医学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医药知识产权法律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是2009年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在中药生物工程重点研究室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点研究室名誉主任胡之璧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是中药生物工程研究创始人之一;研究室主任、学术带头人王峥涛教授为中药学学科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第七届科技委学部委员,国务院第六、七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  相似文献   

18.
对我省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彝药研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彝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彝族医药文化与研发彝药是发展我省医药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保护好我省彝族医药文化,一是制定专门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条例,从政策上保护;二是在遵循争鸣、开放和求真原则的基础上,从史学、古籍学、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多学科等方面跨地区、系统研究,予以学术性保护。研发彝药,既要有鼓励性的政策予以支撑,又要以临床实践和确定彝药种属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注重研究与开发独具特色的药物,不能单以研发化学药品的方法来研发彝药。  相似文献   

19.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承办的“首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2月23-26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高文铸、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刘平、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温长路、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马继兴、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临床药理学学科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联合大学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室的优势力量组建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药学组成单位,上海市优势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药谷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平台,拥有独立的药代动力学实验室和根据欧盟标准建设的I期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