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联合双附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子宫次全切除+双附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次全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性激素水平、术后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淋巴结(+)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0.05);术前两组患者孕、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孕、雌激素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雌、孕激素改善更显著(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存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复发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42%(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淋巴囊肿、深静脉血栓、输尿管瘘、不全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术联合双附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淋巴结阳性检出率,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盆腔引流量。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盆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b和Ⅰc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手术范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Ⅰb和Ⅰc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随访58例子宫次广泛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A组)和44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取样患者(B组),患者术后随访均达3年,分别对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A组与B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Ⅰb和Ⅰc期子宫内膜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范围有关。(2)Ⅰb和Ⅰc期子宫内膜癌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取样术手术范围已够大,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Ⅰ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2例Ⅰ期E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61例。A组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切除术,B组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时的雌激素水平低于A组,孕激素水平高于A组(均P<0.05)。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Ⅰ期E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5~2011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年龄52~70岁,入院时均已确诊.全部患者均接受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未发现严重远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血量、盆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宫旁韧带和阴道切除长度,切除淋巴数量等指标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恶性子宫肿瘤切除范围相近,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 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期子宫内膜癌 1 2 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将其分为两组 ,A组 80例 ,次广泛 (或全子宫 ) +双附件切除术。 B组 48例 ,A组术式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两组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A、B两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5 .2 3%、94.87% ( P>0 .0 5 )。随访中 1 2例复发 ,复发率 1 1 .76%。3年内复发 1 0例 ,其中盆腔复发 3例 ,肺转移 6例。两组复发率 ,A组 7.93% ,B组 1 7.94% ( P>0 .0 5 )。结论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可明确分期 ,但不是 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 ,有高危因素时 ,应考虑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标准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标准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2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随访2年,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辅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 0 1 2年2月至2 0 1 6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 8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4例。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200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癌的24例临床资料,术前经诊刮确诊子宫内膜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盆腔肿大淋巴结及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转移。结果23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4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未做手术行孕激素治疗,24例患者经随访0~10年,未见术后复发及转移。结论单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腺癌(ⅠA期和ⅠB期)的最佳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应用大剂量的孕激素治疗,但应加强临床与病理沟通,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唾液α-淀粉酶与致龋菌血链球菌粘附的关系,为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α-淀粉酶及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得性膜成分,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  相似文献   

12.
促渗剂对定喘膏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进的Franz扩散小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采用2薄层扫描法测定定喘膏中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研究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定喘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定喘中氮酮浓度为2-3%时,延胡索乙素累积透皮扩散量最高,氮酮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渗透扩散。  相似文献   

13.
软骨细胞能量代谢方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合成足量的一氧化氮以及对氧的低摄入量,在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稳定表达的同时可以不受体外高氧环境(氧浓度高于21%)的抑制,继而产生"瓦氏效应"。同时,在体外高浓度的葡萄糖环境下培养软骨细胞时会产生与"瓦氏效应"表现相近的Crabtree效应。两者均表现为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内以糖酵解代谢为主而有氧呼吸被抑制,从而生成乳酸。唯一的区别在于Crabtree效应是由于高浓度的葡萄糖导致的。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未考虑高浓度葡萄糖这一因素。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外源性葡萄糖浓度将是一个需要更精确设计的参数,以尽可能排除Crabtree效应的干扰。同样骨关节炎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存在Crabtree效应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机制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eNOSmRNA(以GAPDH为内标 )水平。【结果】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中均能检测到eNOSmRNA ,其中心肌细胞的表达高于非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 6、12和 2 4h ,心肌细胞eNOSmRNA水平明显减少。【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皆有eNOS基因表达 ;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心肌细胞eNO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邬氏脱发方对雄激素性秃发的毛发生长周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80例AG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予非那雄胺片口服,中药组予邬氏脱发方口服,联合组予邬氏脱发方联合非那雄胺片口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长期头发计数情况及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的变化,同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生长期头发增量计数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组全血黏度高切指数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低切指数、中切指数、血浆粘度、Hct、ESR三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西药组(74.1%)、中药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邬氏脱发方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可能是通过对毛发周期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达到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目的,且邬氏脱发方联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发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核转录因子NF—κB在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表面TF活性。分别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和Western 鲩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含量。结果:100U/ml TNF-α,^-6mol/l Ang II作用下,内皮细胞表面TF活性明显增高。分别较对照增高1=65倍和1.61倍,TNF-α,AngⅡ处理后细胞核内NF-κB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77倍和1.52倍。结论:TNF-α,AngⅡ可增强内皮细胞TF活性,这可能与其促进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位和DNA结合活性有关,进一步证实NF-B在内皮细胞TF诱导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猪关节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软骨细胞外分泌基质糖胺多糖(GAG)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高活性的软骨细胞,定量接种6×106个细胞于培养皿,在细胞贴壁后更换培养基时,加入TGF-β1 10ng/mL,每周传代1次,连续5周,留取所有培养液用阿利新蓝法测定软骨细胞外分泌基质GAG的变化;利用光镜观察原代及传代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从传代后合成糖胺多糖类基质,第2代传代细胞分泌GAG的能力最强;加入TGF-β1能明显促进传代软骨细胞合成大量的糖胺多糖类基质。结论TGF-β1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传代软骨细胞合成大量的糖胺多糖类基质。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urotensi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2):928-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