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膝关节骨折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检查手段分为对照组25例行X线检查;观察组25例,行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均检出腓骨小头骨折、胫骨上段骨折、股骨下段骨折、髌骨骨折等骨折情况,观察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为76%,结果提示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更全面清晰显示出膝关节骨折的碎骨数量、位置、走形方向、脱位、骨折片移位等情况,更具诊断价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能全方位清晰显示骨折情况,骨折定位准确性高,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再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肠道穿孔患者78例,对其术前DR和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诊断符合率较DR检查发生显著升高(P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DR检查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和1.5 TMRI对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骨折患者80例(后经病理手术证实),分别对患者治疗前行16排螺旋CT诊断及1.5 TMRI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检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CT诊出65例,诊出率为81.25%;MRI诊断中,T1WI诊出73例,诊出率为91.25%,T2WI诊出80例,诊出率为100%.由结果可知,1.5 TMRI对隐匿性骨折的阳性诊出率高于16排螺旋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隐匿性骨折患者,笔者更推崇以MRI诊断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与3.0T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7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应用64排螺旋CT与3.0T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比较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对患者病变检出情况、发病至影像确诊时间、病灶大小、病灶检出数、检查时间以及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率情况。结果: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24 h以内和24~72 h内的检出率均高于64排螺旋CT检查(P0.05)。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64排螺旋CT检查检出72 h以上的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病至影像确诊时间、平均病灶大小、平均检查时间均低于64排螺旋CT检查,病灶平均检出数高于64排螺旋CT检查(P0.05)。结论:3.0T核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相较于64排螺旋CT检查而言诊断更加准确,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扫描与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0例疑似肺动脉高压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右心导管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疾病分类检出率.结果 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疾病分类准确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和MRI检查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2例直肠癌患者,其中36例用64排螺旋CT检查;36例用1.5T 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直肠癌分期的灵敏度.结果 MRI组直肠癌术前T分期N分期诊断灵敏度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7.
刘清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244-1246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重建与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4例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DR及MSCT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DR、MSCT检查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中共174处骨折,以多发骨折多见;肋段分布集中在4~10肋;水平节段以腋段居多.MSCT共检出骨折169处,检出率为97.13%,DR共检出骨折111处,检出率为63.79%,明显低于MSCT检查(χ2=62.926,P<0.05).MSCT检查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准确率为97.62%;DR诊断准确率为64.29%,明显低于MSCT检查(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DR平片均可有效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但MS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更低,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共胸部外伤患者采用胸部16排螺旋CT及三维成像技术检查,并对其三维成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有明确的病变35例,阳性率为87.5%,大部分为复合损伤,其中肺挫伤21例,肋骨骨折17例,胸椎压缩骨折5例,胸控积液13例,气胸8例,纵隔气肿1例,皮下气肿2例,膈肌损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胸部外伤患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应作为胸部外伤诊断的首选方法 和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与数字摄影成像技术(DR)检查,对可疑骨折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间,48例外伤(40例为外伤后骨折,8例为病理性外伤后继发骨折)患者,均行MDCT及DR检查,并对检查后图像的优越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8例中40例外伤后骨折MDCT及DR均能明确诊断,8例疑似骨折中,MDCT检查7例诊断明确有骨折,1例将第4腰椎体前缘血管沟误诊为骨折线,后经MRI弥散检查进行纠正,阳性诊断率为97.92%,而DR检查在8例疑似骨折中确定骨折均有困难.阳性诊断率83.33%.二者检查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论 在检查疑似骨折确定为骨折中,利用MDCT的后处理重建技术确定骨折方面较DR检查存在较高的优势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06月~2012年09月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3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均获得了较好的三维重建,显示率为95.00%;冠脉成像技术敏感性为93.90%;特异性为95.65%;阳性预测值PPV为96.25%;阴值预测值NPV为92.96%。结论320层螺旋CT冠脉成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风险较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多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及对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埋藏深度、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均统一实施冠脉造影以及64排256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患者壁冠状动脉的平均长度、平均埋藏深度、平均狭窄程度及具体发病位置,并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显示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出率为70.50%(141/200),76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包含122处发病位置,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5.31±2.12)mm、平均埋藏深度为(2.41±1.15)mm、平均狭窄程度为(43.15±10.58)%.螺旋CT结果显示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出率为86.50%(173/200),102例出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包含215处发病位置,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6.75±2.28)mm、平均埋藏深度为(3.17±1.45)mm、平均狭窄程度为(48.26±10.35)%;冠脉造影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00%(46/200)高于多排螺旋CT10.50%(21/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可准确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并明确其具体发病位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与DR胸片在胸腹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闭合性损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DR平片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螺旋CT扫描影像结果采取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对比两种检查方案在胸腹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结果显示CT组确诊率明显高于DR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CT组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CT组对胸腹闭合性损伤累及器官损伤的判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R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直观、准确的描述患者胸部、腹部损伤情况,可显著提高胸腹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确诊率及病情评价准确性,对治疗方案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评估心肌桥及伴发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检查并于30 d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1例患者相关资料。统计多层螺旋CT和CAG对心肌桥的检出率及检出心肌桥的位置分布;并测量心肌桥的长度,CT血管成像评估载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冠脉分支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结果 256层螺旋CT检出16例患者共18段心肌桥,检出率为15.84%,其中最常见的心肌桥部位是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为16段,出现率为88.89%(16/18)。CAG仅检出4例患者共4段心肌桥,检出率为3.96%。256层螺旋CT测量心肌桥的平均长度为(27.20±16.30)mm,CAG证实的CTA评价的载MB-MCA血管节段狭窄程度≥50%有5段(27.78%),CAG证实的CTA评价的载MB-MCA血管节段近段狭窄程度≥50%有6段(33.33%)。结论 256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G;更清晰显示心肌桥形态结构,并可观察伴发血管的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颈椎病在DR.CT.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有效防治颈椎病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治疗的59例颈椎病患者的DR.CT.MRI检查结果,总结其各项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有效减少颈椎病的方法。结果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变化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及颈部韧带骨化。结论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具有其特征性,通过DR.CT.MRI检查结果可判断颈椎病,因此其独特的影像学改变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基础,且DR.CT. MRI检查是颈椎病辅助检查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髋关节骨折患者98例,均接受X线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进行检出率比较。结果 X线对髋关节骨折检出率为95.65%,显著低于螺旋CT三维重建髋关节骨折检出率100.0%,P0.05; X线检出股骨头及胫骨骨折漏诊4例,粗隆间骨折漏诊2例,髋臼骨折漏诊2例,漏诊率为4.35%。结论在髋关节骨折诊断中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可充分检出各骨折类型,避免出现漏诊,且提供清晰详细且全面的骨折损伤细节,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统计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肝脏肿块患者,都采用了我院引进了TOSHIBA-Activon16多排螺旋CT的扫描方式进行诊断。结果原发性肝癌43例,转移性肝癌14例、肝脏血管瘤12例,肝脏腺瘤4例,肝脏结节性增生4例,脂肪肝8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等优点,有效提升了准确性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膝关节创伤患者在行X射线检查后进一步选择64层螺旋CT检查时,根据伤情及重建需要选择何种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存在一定分歧。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的普通X射线片及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显示和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骨窗及软组织窗图像,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放射科和骨科医生对图像进行双盲分析并与临床及图像重建结果对照。 结果与结论:在7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中,共计92处骨折。普通X射线片诊断68例82处骨折,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检出率约为89%;经64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后确诊79例共92处骨折,检出率100%。证实,和X射线检查相比,64层螺旋CT及多种图像重建是膝关节创伤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能进一步明确有无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微骨折及脱位及软组织损伤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对非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013年我院诊治的非典型肺结核患者42例,进行分组诊断,对照组进行常规X线扫描,实验组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评价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例资料的差异和两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进行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为90.5%,对照组为61.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肺内病变检查准确率为92.8%,隐蔽病变为85.7%,对照组肺内病变和隐蔽病变检查准确率分别为57.1%和71.4%,两组差异显著(<0.05);多层螺旋CT诊断影像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12例(57.1%),胸膜病变1和肺不张病例各1例(4.76%),淋巴结肿大患者7例(3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非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可根据影像学特征做出正确分型,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冠脉不同级别狭窄程度的检出率、节段狭窄冠脉分支的检出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疾病诊断中的结果相近,两种检查方式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其数据可作为临床疾病鉴别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等四种检查资料,统计四种影像学检查的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检出率. 结果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对病灶的发现率分别为64.5%、92.6%、94.1%、88.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6%、83.6%、89.6%、80.2%,B超与另三种检查比较,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四种检查无差异;B超和螺旋CT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B超适用于有实质性脏器转移的检查;气钡双对比造影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为临床确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