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心脑康胶囊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快速鉴别心脑康胶囊中的丹参、赤芍、地龙、川芎、葛根五味药材和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丹参、赤芍、地龙、川芎、葛根进行鉴别;用HPLC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HPLC采用C18柱,以乙腈-水(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薄层色谱法均鉴别出制剂和各自药材的特征斑点,而空白对照液无此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结果在115.5~577.5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0.1%(n=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心脑康胶囊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乳核内消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蒋沁 《中国药房》2007,18(9):691-693
目的:建立乳核内消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核内消软胶囊中的赤芍、当归和夏枯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20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芍药苷检测浓度在5.1~40.8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7),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0.34%,n=5)。结论: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所建标准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消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翼  高申蓉  陈华庭 《医药导报》2008,27(4):459-460
目的 建立消炎止痛颗粒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皂角刺、天花粉、大血藤、地榆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消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与其他组分良好分离,芍药苷浓度线性范围在0.06~0.96 μg,r=0.999 9,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8.5%, RSD=1.61%(n=6). 结论 该方法 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消炎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芪归合剂中3种药材的鉴别及芍药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芪归合剂中的3种药材并测定有效成份芍药苷。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方中的黄芪、当归、西红花;采用HPLC法测定芪归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好;0.56~5.60μg芍药苷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4),回收率为99.59%,RSD=1.06%(n=6)。结论所用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芪归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黄德红  张勤 《中国药师》2012,15(4):584-585
目的:建立天乌生发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何首乌、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大黄、何首乌、当归、川芎;芍药苷在0.1~1.4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101.6%,RSD=1.49%(n=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天乌生发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乳核分散片质量标准,以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三棱、香附、当归、郁金、蒲公英等药味,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橙皮苷含量.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98~0.343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98.48%,RSD=1.80%(n=6);橙皮苷在0.032~0.11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98.15%,RSD=1.70%(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乳核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参桂养荣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桂养荣丸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当归、白芍;芍药苷在0.04316~1.7264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6%(n=6)。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快捷,结果 准确,可用于参桂养荣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祁红  刘传统 《中国药业》2012,21(3):16-18
目的 制订定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制何首乌、白芍、当归、枸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明显检出制何首乌、白芍、当归、枸杞.含量测定线性关系良好,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0.79%(n=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0.75%(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康瘫丸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冬云 《中国药师》2010,13(9):1265-1266
目的:建立康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康瘫丸中的黄芪、赤芍、羌活、当归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21.6~21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1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赤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赤芍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赤芍配方颗粒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在0.243~4.850μg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7,平均回收率为102.11%,RSD为1.52%(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归脾片3味药材同板薄层色谱鉴别及甘草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归脾片剂3味药材的TLC同板一次性薄层鉴别,并对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甘草酸进行HPLC建立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TLC对党参、远志、甘草进行同时色谱鉴别,HPLC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鉴别方法简便快速。甘草酸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8、67%,RSD为0.54%。结论: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该片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生津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安徽医药》2003,7(3):176-177
目的 为控制生津颗粒的质量,建立了地黄、麦冬的薄层鉴别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地黄和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54%。结论 此标准可有效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亚洲  吕建伟 《中国药房》2012,(23):2165-2167
目的:建立抗乳腺小叶增生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白芍、当归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的检测浓度分别在25.96~259.65、2.15~21.55、31.63~316.30μ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8、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2%、98.61%和100.39%,RSD分别为2.64%、2.43%和2.98%(n均为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抗乳腺小叶增生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护肝醒酒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护肝醒酒浓缩丸中葛花、枳椇子、陈皮、山楂、泽泻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甘草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葛花、枳椇子、陈皮等药材的相应斑点;甘草酸在0.284~4.2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00 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为1.9%(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护肝醒酒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薛满 《抗感染药学》2012,9(4):284-287
目的:建立当归芪枣精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芪枣精口服液中的当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TLC法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质量浓度在0.061.20g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9%,RSD为0.76%,阿魏酸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1.83μ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易于操作,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用于当归芪枣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和提高附子理中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甘草、干姜进行鉴别,并对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结果:鉴别和检查专属性强,甘草酸在0.198 5~2.977 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52%。结论:本方法具有专属性好、准确和可靠的特点,可达到提高附子理中片质量标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肠胃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临科  吴永江 《中国药业》2012,21(13):24-26
目的 建立小儿肠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小儿肠胃康颗粒中鸡眼草、赤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0nm.结果 TLC法能鉴别出鸡眼草、赤芍、甘草.芍药苷与甘草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174μg/mL(r2=1.0000)和1.3~79μg/mL(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5%和98.38%,RSD分别为1.55%和1.27%(n=6).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肠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HPLC法同时测定胃炎康胶囊中芍药苷、盐酸小檗碱及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 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结果:芍药苷、盐酸小檗碱及甘草酸线性范围分别为21.28~170.2,30.18~241.2,20.86~166.9 mg.L-1(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7.1%(RSD=1.2%),98.5%(RSD=2.0%),99.7%(RSD=0.8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胃炎康胶囊中芍药苷、盐酸小檗碱及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定活血溶栓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甘草、川芎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各品种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202~0.2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0.94%(n=6);甘草酸进样量在0.4907~5.889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24%(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用HPLC法测定了护肝颗粒中芍药甙的含量,其分析柱为ODS-C_(18),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醋酸(36%)-水(25:2:2:71),检测波长为230nm,样品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方法和时间为超声振荡10min。芍药甙的平均回收率为97.44%,RSD=0.61%(n=6).线性范围0.208~0.852μg。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适于护肝颗粒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