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颈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PCS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告诉患者自控操作方法,根据病情用2%利多卡因加0.3%罗比卡因混合液行深浅颈丛阻滞,阻滞完成后接上PCS泵从静脉输注。对照组未用镇静药。镇静方法采用丙泊酚1%生理盐水混合液。结果丙泊酚组Ramsay评分、患者合作分数、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治疗多采用手术方法。甲状腺手术的麻醉大多采用全身麻醉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优劣。全麻病人痛苦小,安全性高,但费用较高,且由于病人的意识消失,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时不易及时发现。颈丛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术中管理方便且术中患者意识清醒,并能配合手术操作发音以观察术中有无喉返神经的损伤,但单纯颈丛阻滞常常会阻滞不全,尤其是术中游离甲状腺上、下极和深部操作靠近气管时,病人常感觉牵拉不适,自觉气管受压,呼吸困难甚至不能耐受,而且常伴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表现,对于合并高血压及心脏疾病病人增加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严重影响了麻醉及手术满意度。为此笔者将瑞芬太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颈丛阻滞方法对锁骨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和颈丛相邻神经阻滞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锁骨中段骨折拟在颈丛阻滞麻醉下接受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第一组病人麻醉的方法是行颈深丛与颈浅丛分别阻滞的方法(Ⅰ组)。用2%利多卡因10mL和0.75%罗哌卡因10mL混合成20mL,内含1:200000肾上腺素,取10mL行颈深丛阻滞,另10mL行颈浅丛阻滞。第二组病人颈丛阻滞的方法是肌间沟法(Ⅱ组)。用上述20mL混合液直接在肌间沟的顶点内注射从而一次性阻滞颈神经丛。观察颈丛相邻神经阻滞并发症。麻醉镇痛效果不佳者追加局麻药或改行全身麻醉并终止连续VAS评分。结果:Ⅱ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和颈丛相邻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肌间沟法颈丛阻滞麻醉对锁骨手术非肥胖成年病人手术镇痛效果优于颈深丛与颈浅丛分别阻滞的方法,但其颈丛相邻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率也高。  相似文献   

4.
颈丛复合臂丛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以往单用颈丛阻滞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不完善,必需辅助用杜非合剂、氟芬、甚至氯胺酮异丙酚混合液等才能完成手术,增加了麻醉的危险性大,对病人的生理扰乱大,甚至药物的毒副作用反应。近年来我院在48例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采用颈深浅一次注药,加三指定位肌间沟法联合麻醉完成手术,因操作简单易行,术中病人安全,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颈丛神经阻滞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止痛满意,对病人生理影响小,安全系数高,但因传统的穿刺有一定技术难度,喉返神经、膈神经同时麻痹时有发生.作者自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采用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加用手术侧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盐酸氢吗啡酮对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42例,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颈丛阻滞前5 min采用0.3 mg氢吗啡酮进行静脉滴注,并在颈丛阻滞后以2μg/(kg·h)的剂量持续进行泵注右美托咪啶10 min,并以0.4μg/(kg·h)泵注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颈丛阻滞前,对照组则采用芬太尼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0.05 mg,并在颈丛阻滞后持续使用丙泊酚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2 mg/kg,最终以3 mg/(kg·h)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以及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术中可唤醒、经丛穿刺时疼痛不明显患者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神经损伤患者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异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与盐酸氢吗啡酮联合使用在颈丛阻滞麻醉能够安全地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且麻醉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年章  张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33-1834
目的:探讨肩区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9例,分为臂丛阻滞麻醉组,颈丛阻滞麻醉组,臂丛颈丛联合阻滞麻醉组,并对这三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综合满意度评估及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的比较.均显示臂丛颈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较另两组满意,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颈丛联合阻滞麻醉是肩区手术较完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针法颈神经阻滞和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分别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用一针法颈神经丛阻滞,B组34例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术中辅助药追加比例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单纯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采用两点法颈神经丛阻滞具有易定位、好操作、麻醉效果好的优点,只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基层医院较理想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颈部外科手术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颈部的手术,为避免神经的损伤,一般要求病人在术中保持清醒,因此麻醉多选用颈丛阻滞。用于颈丛阻滞的局麻药则需选用长效、且对心血管毒副作用小的药物。罗派卡因的问世弥补了布比卡因的不足,使得颈丛阻滞麻醉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建华 《临床医学》2002,22(3):45-46
颈浅丛阻滞麻醉常用于颈部甲状腺手术,但常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我们就艾司洛尔用于颈浅丛阻滞对麻醉期间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丛阻滞麻醉操作简便,对患生理影响小,术中患能保持清醒以便配合术检查发声情况,是临床甲状腺手术最为常用麻醉方法。但颈丛阻滞常发生阻滞不全的情况,患多有牵拉不适,因而选用适当的静脉药物辅助镇痛。作自2005年1至9月试将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对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锁骨内固定取出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组Ⅰ予颈深神经丛加颈浅神经丛阻滞;组Ⅱ予臂神经丛加颈浅神经丛阻滞;组Ⅲ予全身麻醉.结果:组Ⅰ、组Ⅱ神经阻滞效果的优良率为96.7%和93.3%,两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3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为90.0%、63.3%和76.7%,组Ⅰ优于组Ⅲ、组Ⅱ(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麻醉方法比较,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内固定取出术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兼具术后镇痛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手术常采用颈丛神经阻滞方法麻醉。颈丛阻滞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术中可观察患发声情况、术后恢复快、患经济负担轻等优点。缺点是:如果膈神经阻滞将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因而禁用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但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双侧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可因麻醉效果不完善,患痛苦大,不能耐受而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本组采用1%利多卡因+0.125%布比卡因含1:20万U或1:40万U肾上腺素混合液,采用C4一针法行双侧颈深丛、浅丛阻滞来评价其安全性与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颈浅丛加C5横突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浅丛神经阻滞加C5横突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实验组为颈浅丛加C5横突阻滞组。记录阻滞后30min各感觉神经阻滞情况,并评价阻滞效果,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者达到90.0%,而对照组仅为16.7%(P〈0.05);两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加C5横突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臂丛阻滞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牟虹  王光辉  殷雁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47-3248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3组(对照1组24例,对照2组26例,实验组30例),3组所用局麻药均为0.91%利多卡因+0.17%布比卡因22mL。对照1组行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对照2组行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15mL,再行颈深丛神经阻滞7mL。通过对患者行线性视觉模拟疼痛评估,请手术医师评估阻滞效果,以及监测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从上述三方面进行评估,实验组的麻醉效果满意,优于两组对照组。结论: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满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6.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一般要分为深丛或浅丛注药,我们在临床中只采用浅丛阻滞的作法,亦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建荣 《临床医学》2012,32(10):73-7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丙泊酚预防颈丛阻滞所致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麻醉前适量应用咪达唑仑,术中应用丙泊酚,而B组不用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不同时间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 A组在颈丛阻滞后10、20 min SBP、DBP轻微升高,30、60 min SBP、DBP趋于正常,而B组在颈丛阻滞后10、20 min SBP、DBP显著升高,30、60 min SBP、DBP仍高于正常,HR增快A组弱于B组。结论预防性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可明显减轻颈丛阻滞所致的血压升高反应,可使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注射液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安全性及合适的剂量范围。方法60例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甲状腺肿瘤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前给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B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倍他乐克0.05mg/kg,C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倍他乐克0.10mg/kg,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男女比例、外科情况、手术时间及ASA分级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采用患侧颈深丛 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33%罗哌卡因,总用量30ml。分别记录入室、推药前,颈丛阻滞前,阻滞后0、5、10、15、30min,切甲状腺瘤时,和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及术中、术后出现的与倍他乐克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增高,其中尤以A组较为明显(P<0.05),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血压均无明显增加,较为平稳。A组麻醉后心率有显著增加(P<0.05),B组麻醉后心率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麻醉后心率相对平稳。结论在颈从阻滞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倍他乐克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血管不良反应,剂量为0.10mg/kg时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颈丛阻滞麻醉由于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易于控制,对甲状腺切除患生理干扰较小而深受麻醉医师的欢迎,但处于清醒状态的患感到紧张和恐惧,以至干扰病理生理进程,增加了手术和麻醉的困难。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能控制患心理应激的药物。2002年8月~2003年4月,我们在传统镇静药物杜非合剂(哌替啶100mg与非那根50mg混合液)应用的基础上,观察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对颈丛阻滞患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发生的退行性改变.以颈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造成椎管狭窄,出现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组织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候群。手术需前路除病变间盘,或后路椎管成形。术中要求定位准确.解除脊髓致压物且不损伤神经组织。术中患清醒、无痛.患肢能自主活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总结了52例颈椎病手术选用颈丛阻滞麻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