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鼠药,纯品为无味无嗅的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农药。误服后经消化遭吸收而引起中毒,既往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报道很多,但对于氟乙酰胺中毒的服道甚少,仅在近几年才有报道,氟乙酰胺进入机体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在短期内损害或破坏人体某些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吸附排出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效果。方法将患者有毒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装有固态活性炭吸附剂的灌流器,吸附清除内源性和外源性游离毒物。结果血液灌流的应用为临床抢救鼠药中毒开辟了新途径,使以往认为难治或无法解救的鼠药中毒患者获得了抢救机会,降低了死亡率。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鼠药中毒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莉华 《山东医药》2002,42(1):61-61
鼠药中毒在临床上较多见 ,若诊断失误、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近来我院收治 19例鼠药中毒患儿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9例 ;年龄 2~ 10岁。误服鼠药后出现症状时间 0 .5~ 6小时 ;其中误服氟乙酰胺 2例 ,敌鼠钠 2例 ,磷化锌 1例 ,药物性质不明 14例。主要  相似文献   

4.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为有机氮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体内停留时间长,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剧毒杀鼠剂,毒性强,为氟乙酞胺的3—30倍,对大多数哺乳动物也有剧毒并易致二次中毒,故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事实上,该药禁而未止,民间商贩兜售的各种剧毒鼠药,成分中往往含有毒鼠强。现将笔者参加治疗并经毒物分析证实的1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毒鼠强 ) ,为有机氮化合物[1,2 ] ,化学性质稳定 ,体内停留时间长是 5 0~ 6 0年代的剧毒杀鼠剂 ,毒性强 ,为氟乙酰胺的 3~ 30倍[3 ] ,对大多数哺乳动物也有剧毒并易致二次中毒 ,故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4 ] 。事实上 ,该药禁而未止 ,民间商贩兜售的各种剧毒鼠药 ,成份中往往含有毒鼠强[4 ] 。现将我们参加治疗并经毒物分析证实的 1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15~ 6 2岁 ,中毒途径均为胃肠道中毒 ,其中误食 6例 ,自杀 4例 ,他人投毒 5例。发病时间 :15例进…  相似文献   

6.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鼠药,纯品为无味无嗅的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农药。误服后经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既往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报道很多,但对于氟乙酰胺中毒的服道甚少,仅在近几年才有报道,氟乙酰胺进入机体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在短期内损害或  相似文献   

7.
有机氟鼠药中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临床上以抽搐为主诉就诊,重症则出现肺水肿、心衰、血压下降、昏迷。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重症中毒12例抢救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的常见中毒类型,约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的37.4%(46/123)。我科自1993年1月~1998年2月收治46例急性氯乙酸钠中毒患儿,针对中毒机理,制定规范化抢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分析1.1性别与年龄男34例(73.9%),女12例(26.1%)。年龄最大8岁,最小13个月,平均3.5岁。1.2中毒至八院时间05~46h,平均8.sh。1.3中毒原因均为误食毒鼠食饵(其中油条12例,花生米20例,爆米花5例,其他9例)。1.4中毒发生季节全年都有发生,以春夏季节问~8月份)为高,30例,占65.5%。而秋冬季节(8…  相似文献   

9.
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氟乙酰胺中毒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乙酰胺为剧毒灭鼠药,往往由于自服或误服而中毒。中毒后多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由于自服或误服者本人或家属不愿或不能提供确切的毒物名称,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延误致死。现就近年来我们经治的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氟乙酰胺中毒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  相似文献   

10.
溴杀灵(Bromethalin),化学名称,N-甲基-2,4-二硝基-N-(2,4,6-三溴苯基)-6-(三氟甲基)苯胺。该药为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毒鼠药,对鼠类具有选择性毒力和一次口服高效,中毒鼠死于18h内,比抗凝血剂中最强的杀鼠隆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毒蕈(毒蘑菇)有200多种,广东则有100多种[1]。部分毒蕈及食用蕈的外观无明显区别,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每种毒蕈均有数个毒性肽,引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2,3]。本文报道一起食用自采野生蕈(致命白毒伞,广东常见的剧毒蕈类)后发生6例中毒,  相似文献   

12.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FCH_2CNH_2)俗名敌蚜胺、氟素儿,纯品为白色结晶,无嗅无味,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虫剂。因其毒性大,人畜均有二次间接服用中毒的可能,早在1982年卫生部(农)第四号文件已明文规定,氟乙酰胺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及用作杀鼠剂。但仍有一些不法药贩以此制售鼠药以谋利,因此国内不断有因意  相似文献   

13.
氟乙酰胺中毒289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氟乙酰胺 (邱氏鼠药 )为杀鼠剂之一 ,虽然我国早已明令禁止使用该杀鼠剂 ,但市场似有少量销售。误服该药可引起严重中毒 ,对人畜均有剧毒。现将我院急诊科 3年中诊治的 2 8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2 3例 ,女性 166例 ;年龄3~ 70岁。误服中毒或出售鼠药时接触中毒 2 13例 ;服该药自杀中毒 76例。潜伏期 0 .5~ 2h。除死亡 8例外 ,治愈的 2 81例住院 7~ 30d ,平均 14d。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头晕、恶心、呕吐、精神萎靡不振 ,继而阵发性强直性抽搐。也有首发症状为强直性抽搐。严重者技续抽搐不止、紫绀、昏迷、呼吸与循…  相似文献   

14.
种群多样性是指在物种的分布区域内,存在2个以上不同的种群,且在同一个种群内也存在2种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1]。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自纹伊蚊引起的姑^[2]。传播登革热的虫媒存在着种群遗传多态性。研究登革热虫媒的遗传多态性现象,主要包括染色体多态、蛋白质多态、基因多态等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法莫替丁防治中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64例中毒患者洗胃后静脉应用法莫替丁防治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疗效,并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病例 2年半内共收治各类中毒患者408例,选择其中既往无溃疡病史、胃病史或激素类药物应用史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22,女42),年龄16~39岁,平均28.1±5.2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4例,鼠药中毒4例,安眠药中毒46例。对照组56例(男20,女36),年龄14~42岁,平均29.0±6.2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4例,鼠药中毒2例,安眠药中毒40例。两组患者服药中毒后就诊时间均在6h内。因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毒物种类及就诊时间等方面有可比性。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乌头碱类药物包括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支蒿和一些地方药材及民族药材,为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在很多民间地区,乌头碱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风湿疼痛,气喘咳嗽等疾病,但应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晕厥、四肢刺痛和麻木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1]),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氟乙酰胺是一种新的有机氟杀虫农药。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无色无味,水溶液无色透明。主要用于杀灭棉花、粮食和果树、森林的蚜虫、螨、蚧类等害虫。氟乙酰胺是一种剧毒农药,使用时如果防护不好,容易通过消化、呼吸、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8.
梁权  李江宇  陈凤珍 《内科》2012,7(4):444-445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生物杀虫剂,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特点,是一种高效低毒,抗、杀虫谱广的新型驱虫剂,在当前农药市场中备受青睐。随着使用的增多,误用、自服引起的中毒病例也逐渐增多,但临床关于阿维菌素中毒的报道甚少,对该药中毒的认识和救治经验不足^[1]。我科2011年下半年共收治阿维菌素中毒患者3例,人院后不久均出现呼吸停止,经积极抢救治疗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而氟乙酰胺中毒易导致多种脏器功能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造成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等。本文报道了1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朱洁珍 《内科》2008,3(1):152-154
毒蕈中毒是山区基层医院较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这种中毒的特点是毒性强,作用慢^[1]。病人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及精神异常等中毒症状,若抢救不及时,病人将有生命危险。但若经及时的抢救治疗和护理,病人的中毒症状缓解较快,经4~5d的继续治疗和护理,一般能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