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改变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有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塞死者各项指标均增高,其中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患者97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日常血液流变学检查中 ,我们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浓度增高对血液流变学有很大的影响 ,即使在血糖、红细胞压积 (Hct)、胆固醇 (CHO)和甘油三酯 (TG)正常情况下 ,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 (ESR)和聚集指数亦随着FIB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高FIB组为观察组 ,97例 ,男 48例 ,女 49例 ,年龄 34~ 6 8岁 ,平均年龄 5 4 3岁 ;入选标准 :血浆中FIB浓度大于 3 6 8g/L ,同时排除血糖、Hct、CHO和TG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此四项指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正常FIB… 相似文献
3.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选择2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者25例,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PAG)、血小板粘附功能(PAD)、血流流变学[包括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PAG、PAD、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讴、ESR及FIB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处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状态,为避免血栓形成需要尽早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均血小板容积(MPV)、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与青年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的相关性,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头部CT或MRI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将我院109例脑梗死患者(18-45岁)分为大梗死组(梗死体积>10 cm3)、中梗死组(梗死体积4-10 cm3)、小梗死组(梗死体积<4 cm3),30例健康查体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MPV、FI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包括:全血黏度低切(Lηb)、全血黏度中切(Mηb)、全血黏度高切(Hηb)、血浆黏度值(ηP)、全血还原黏度低切(Lηr)、全血还原黏度中切(Mηr)、全血还原黏度高切(Hηr)、血沉方程K值(KVE)、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电泳指数(EEI)、红细胞比容、血沉,共计16项指标。结果表明:各组脑梗死患者MPV、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梗死组MPV、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小梗死组(P<0.05);各组脑梗死患者在病程恢复期MPV、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未达到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脑梗死体积与MPV、FIB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呈正相关(r=0.36,0.29,0.48)。结论:青年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与MPV、FIB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密切相关,定期检查上述指标对预防青年脑梗死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活血分析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活细胞形态、凝聚状态、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状况。方法用美国产布氏多功能生物显微镜(5型)对41例高血压患者和35例正常人进行活血分析并测定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聚集率、白细胞活化率、血小板活化率、血小板聚集率、循环内团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还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值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结论高血压时出现高粘、高凝血状态,血脂代谢紊乱,纤维蛋白原增多,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在许多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73例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检测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方法:测定73例脂肪肝患者和与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72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脂肪肝患者组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动态变化与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高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否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03/2004—08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11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123例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龄(&;gt;80岁)、感染、近期(3个月以内)创伤和手术、肿瘤等因素。用PCR—RFLP分析法检测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在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结果:发现人群中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G/A等位基因频率为0.789/0.211。脑梗死组β-纤维蛋白原基因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脑梗死患者动态变化中的血浆维蛋白原、血液黏度比正常组高(P&;lt;0.05)。结论:脑梗死患者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遗传学基础有关,A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基因之一。脑梗死患者的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进而导致血液黏度增加,是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血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自我院199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2例(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确诊)及同期正常健康者64例,对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梗塞组72例,男52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56岁,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正常对照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40~70岁,平均53岁。来自我院体检中的健康者。 1.2 仪器与方法 红细胞压积应用LD_(4-2)离心机以400转/分离心沉淀30分钟。纤维蛋白原,56℃保温10分钟后离心5分钟,血小板粘附率应用LBY-L5型粘附仪。 1.3 检查项目 比较脑梗塞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相似文献
10.
检测108例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5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血脂、胆红素、血尿酸(uric acid,UA)及纤维蛋白原(fibnnogen,Fib)的水平变化及其与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12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CHD组)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I(a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 B)、U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及Fib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的TC、TG、LDL—C、ApoB、UA、Fi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D组的HDL—C、Apo AI、TBIL、DBIL、IBI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HD的发病与TC、TG、UA、Fib和胆红素水平具有相关性.是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发心力衰竭的发生。近年有关CHF患者血脂水平相关方面的研究发现,血脂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成负相关。CHF患者的血脂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血脂水平使更多心力衰竭患者从中收益?本文将对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与影响因素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芎组(n=34)给予参芎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丹参组(n=38)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于治疗前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参芎组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丹参组(73.7%)(P〈0.05);参芎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丹参组治疗后仅全血粘度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参芎组全血粘度(中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丹参组(均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44例脑梗死疑似患者进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检测,同时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B超检测颈动脉病变。结果344例脑梗死疑似患者中有303例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其余41例作为对照组。303例确诊患者中颈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0.9mm或有斑块者206例,占68.0%;其余97例无病变,占32.0%。脑梗死患者LDL—C水平无论有无颈动脉病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脑梗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po A—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DL-C、apo A—I是发生脑梗死和颈动脉硬化病变重要的危险因素和诊疗的观察指标,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再结合血脂检查,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跟踪式护理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病人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系统性跟踪式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3、6、12个月血脂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护理12个月后指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6、12个月,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有序的护理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趋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提高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44例脑梗死疑似患者进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检测,同时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B超检测颈动脉病变。结果344例脑梗死疑似患者中有303例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其余41例作为对照组。303例确诊患者中颈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0.9 mm或有斑块者206例,占68.0%;其余97例无病变,占32.0%。脑梗死患者LDL-C水平无论有无颈动脉病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脑梗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poA-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DL-C、apo A-I是发生脑梗死和颈动脉硬化病变重要的危险因素和诊疗的观察指标,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再结合血脂检查,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 5 0例 2型糖尿病 ( 2 DM )并发脑梗死 (CI)患者 (DM +CI组 ) ,5 0例老年 2 DM无并发症患者 (DM组 )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指标及 5 0例健康老年人 (N组 )。结果 DM +CI组与DM组相比 ,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 (PV)、血小板聚集率 (PAgt)、脂蛋白 (a) [Lp(a) ]显著增高 (P <0 0 5 )。两组与N组相比 ,BV、PV、PAgt、Lp(a)明显增高 (P <0 0 5 )。 结论 2 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 ,与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细胞代谢促进剂-血活素,对心肺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评价对慢性呼衰的治疗作用。方法 79例慢性肺、肺心病发展而来的慢性呼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改善心肺功能(包括硝酸甘油的使用)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血活素15ml 生理盐水200ml,静滴,疗程14天,两组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高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电泳时间,血小板粘附率等)。结果 血活素治疗组在改善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电泳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显的效果。结论 细胞代谢促进剂、血活素对慢性呼衰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病情好转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与脑卒中的病因学关系。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59例、脑出血4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100例无影响血脂代谢及神经系统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将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及脑出血患者TC、TG、HDL、LDL、Apo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TC、TG、HDL、LDL、ApoA、Apo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脂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TG、HDL、LDL是预测脑卒中发病的重要易患因子;高血糖可能与严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