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年~2002年4年间经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及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的16例(16只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巩膜外加压 冷凝 放液术)12只眼;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联合巩膜环扎术4只眼。随访3月~1年,视网膜复位12只眼(占75%),术后视力提高10只眼,不变4只眼,下降2只眼。16只眼均未行人工晶状体取出。结论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发展迅速、眼内病情复杂、眼底周边部检查困难、裂孔发现率低,易致严重PVR,诊断及治疗难度加大等特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24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患者,19只眼采用冷凝、环扎外加压及放液术,5只眼联合采用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及注入硅油术.结果 所有术眼视网膜均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有明显视力提高9只眼,视力0.1~0.15(37.5%);10只眼视力0.08~0.1(41.66%);5只眼视力0.05~0.08(20.83%).结论 尽早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可提高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巩膜扣带联合手术视网膜复位后即刻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13例(13只眼)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病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间接眼底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裂孔联合巩膜扣带术,并根据情况进行环扎、放液,术后3d内即刻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全部13只眼均一次性成功去除白内障,其中12只眼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后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短期内提高,并发症少。结论自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巩膜扣带联合术后即刻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治疗自内障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3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落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9例39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随访3mo~2a,最终视网膜复位35眼(90%),视力提高26眼(67%);视力不变12眼(31%);视力下降1眼(2%)。结论:提高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和精确使用Nd:YAG激光、加强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可以减少或避免视网膜脱离的产生;一旦人工晶状体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保存患较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48例(48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接受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50岁以上患者均同时行晶状体(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术后4-6个月左右行硅油取出手术。随访10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等情况。结果 22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9只眼视力维持原状,7只眼视力下降。视网膜复位良好,未见视网膜再次脱离。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青光眼等情况出现。结论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时,需综合考虑高度近视眼球的多部位病理变化特点,在术中适当改变手术技巧,并联合硅油填充,可明显促进视网膜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探讨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48例(48只眼)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术后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 48例(48只眼)人工晶状体视网膜既离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单纯视网膜复位术(环扎 外垫压术)18只眼,14只眼复位(77.8%);视网膜复位术 玻璃体切割术 注气6只眼,5只眼复位(83.3%);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取出人工晶状体 注油或注气7只眼,7只眼复位(100%);视网膜复位术 玻切术 注油17只眼,15只眼复位(88.2%)。所有末复位眼中,除2例因年龄及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均行二次玻璃体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前检查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巩膜扣带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巩膜扣带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29例(29眼)其中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25眼.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入六氟乙烷(C2F6)8眼,注入滤过空气1眼.手术后随访3~24个月.对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眼底检查满意,均发现裂孔.随访期末视力提高者22眼,占75.86%(其中提高2行以上者16眼占55.17%);视力不变者7眼,占24.14%.随访期内28眼视网膜完全复位(96.55%),1眼视网膜未完全复位(3.45%).所有病例人工晶状体无明显偏位,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巩膜扣带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白内障既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又可使视网膜脱离及时复位,有助于恢复较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至1998年3年间经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及显微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的12例(1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巩膜外加压术、巩膜环扎术、巩膜环扎加外加压术)7只眼;玻璃体切除、眼内真充联合巩膜环扎术5只眼。随肪半年至3年,视网膜完全复位10只眼(均为一次手术复位,占83.3%),部分复位1只眼,总复位率达91.7%。术后视力提高9只眼,不变2只眼,下降1只眼。12只眼均未行人工晶状体取出。结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早、发展迅速、眼内病变复杂、易致严重PVR、诊断及治疗难度加大等特点。一旦发现视网膜脱离,即根据不同的情况转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施行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1月接诊11例(11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老年性白内障9只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中1只眼后囊膜破裂。外伤性白内障2只眼,1只眼后囊膜破裂植入悬吊型人工晶状体,1只眼为玻璃体切除术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为术后1~48月,外伤者分别为术后36~48月。对6只眼裂孔较小未出现明显PVR的患者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冷凝裂孔,巩膜外环扎加外垫压。5只眼作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只眼联合环扎术,4只眼注入硅油,2只眼取出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2月~5年,视网膜均复位。结论对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应散瞳详细查找裂孔,并根据裂孔大小、数量及PVR程度分别采用外路和内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其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24例25只眼.其临床体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晶状体皮质残留、瞳孔不易散大和眼轴长等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2象限至全脱离;3只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结果 24只手术眼视网膜复位良好,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并硅油填充.结论 白内障术后致玻璃体活动度增加是造成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是继发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分析其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病例24例25只眼.其临床体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晶状体皮质残留、瞳孔不易散大和眼轴长等特征;视网膜脱离范围2象限至全脱离;3只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结果 24只手术眼视网膜复位良好,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并硅油填充.结论 白内障术后致玻璃体活动度增加是造成人工晶状体眼继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是继发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贺涛  艾明  邢怡桥  陈彬 《眼科新进展》2005,25(2):151-152
目的探讨在人工晶状体眼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及视网膜脱离病例中应用临时人工角膜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6眼)人工晶状体眼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及视网膜脱离患者行临时人工角膜下玻璃体切割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良好,5例角膜植片透明,1例患者视力达0.1.2例患者手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结论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保留人工晶状体眼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及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眼球及部分视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Zheng G  Miao Y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6):415-417
目的分析人工晶体植入后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方法对我院1991~1996年收治的人工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患者42例(44只眼)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人工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具有发展快、裂孔难寻找、增殖的后囊膜和人工晶体影响眼底检查、易发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治愈率为80.0%。结论植入人工晶体时应尽量减少对手术眼的损伤。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要认真检查,尽早采取传统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现代玻璃体手术,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视网膜脱离的特殊性,对我院自91年到96年收治的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42例44眼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特殊性予以分析和讨论。结果: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有发展快,裂孔难以寻找,增殖的后囊膜和人工晶体遮挡视路使检查很困难等特点,并易发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治愈率为80%。结论:在置入人工晶体时要尽量减少对手术眼的损伤,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要加大检查力度,尽早采取传统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现代玻璃体手术,以增加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在20~204日(平均96.5日),初次手术6[施行了巩膜环扎术,8[玻璃体手术。经玻璃体手术者视网膜全部解剖复位,3[巩膜外手术复位失败,后经玻璃体手术视网膜复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是睫状沟缝合时医源性裂孔3[,前部玻璃体牵拉性网膜裂孔11[。术后视力提高的5[,不变者6[,3[视力下降。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前部玻璃体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有效的。另外,由于血—[屏障的破坏易发生前部增生性玻璃体病变,早期的玻璃体手术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6例16眼患者,依据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级以及固定皱褶的部位,术前是否发现裂孔及裂孔部位选择手术。外路手术以巩膜环扎加外垫压冷凝放液及必要时的眼内注气;内外路结合手术以巩膜环扎加玻璃体切割及必要时的眼内注气或硅油注入加激光或冷凝。结果最终视网膜复位率达100%;一次手术复位12例,复位率75%;3例二次手术复位,1例3次手术复位。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提高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tinal detach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yopia corrected by implantation of 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es. METHODS: We studied retinal detachments in 166 consecutive eyes (98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implantation of angle-supported 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es (models ZB5M and ZB5MF; Domilens; Lyon, France) for the correction of severe myopia (follow-up +/- SD, 45.26 +/- 14.65 months; range, 20 to 84 months). RESULTS: Retinal detachment occurred in eight eyes (4.8%); four eyes belonged to men and four to women. The time between implanting surgery and retinal detachment was 17.43 +/- 16.4 months (range, 1 to 44 months). In all cases, retinal detachment was spontaneous. In seven eyes, the retina was reattached successfully during the first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Mean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fter 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before retinal detachment development was 20/50 (range, 20/100 to 20/25).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20/73 (range, 20/2000 to 20/33). In these seven eyes, differences between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fore and after reattachmen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898, paired Student t test). In one eye, a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was observed, which required additional treatment by vitrectomy and explantation of the 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A refractive change was observed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from -1.1 +/- 0.7 diopters (range, 0.00 to -2.50 diopters) before retinal detachment and -2.8 +/- 1.1 diopters (range, -1.00 to -4.50 diopters)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P = .03, paired Student t test). CONCLUSIONS: The implantation of a phakic 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as a correcting procedure for severe myopia was followed by a 4.8% incidence of retinal detachment. Conventional scleral surgery was successful in most cases, without causing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final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myopic spherical equivalent was observed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陈娟  陈忠平  朱睿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84-1886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患者术眼三面镜检查的结果,分析其眼底的病理改变,探讨术前眼底检查对早期诊断和处理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我院2011-04/2012-04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64例127眼,术前的三面镜下眼底检查结果,对患者年龄、屈光度数、三面镜检查的发现及视网膜光凝的情况进行分析及归纳。
  结果:患者64例127眼中共34眼(26.8%)发现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其中视网膜裂孔8眼(6.3%),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15眼(11.8%),视网膜霜样变性区5眼(3.9%),视网铺路石样变性区3眼(2.4%),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引2眼(1.6%),视网膜出血1眼(0.8%)。共25眼术前接受了视网膜光凝。3 mo后接受ICL植入手术,术后随访1a无视网膜脱离发生。
  结论: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进行三面镜下眼底检查有助于发现患者周边部视网膜的病变及异常,并于术前做出适当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能够指导术后对患者眼底情况的随访。  相似文献   

19.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年来收治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和眼内填充手术治疗的20只眼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视网膜完全复位16只眼,部分复位2只眼,总复位率为90%。术后视力提高17只眼,占85%,不变2只眼,下降1只眼。行人工晶体取出6只眼,占30%。术后并发症5只眼,其中人工晶体偏斜2只眼,前房及玻璃体出血1只眼,硅油部分进入前房导致角膜局部变性2只眼。 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和眼内填充术,是治疗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65-1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