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6年11月14日,济南市报告了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病例,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报告管理办法)为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提供了指南,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使这一法规更好地应用,现结合我们在传染病监测、监督工作中的实际,提出《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学习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威海市为了保障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置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加强对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基本上做到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档案化、信息化、法制化,为政府制定和评价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 - 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6.78%.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5.52%.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托幼机构、乡小学、乡中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占88.06%.结论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目前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2004-2007年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7年各县(区)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年来,衢州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1起;其中未分级14起、一般75起、较大事件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占88起(96.7%);食物中毒占3起(3.3%)。以4、11月为发病高峰,呈双峰型;患者主要为学生和托幼儿童。乡镇学校68起(74.7%)、市区学校5起(5.5%)、县城学校7起(7.7%)、行政村11起(12.1%)。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比例逐年下降,肠道传染病疫情逐年递增,狂犬病疫情近年来有所回升。市区和县城学校均为呼吸道疫情,但乡镇学校仍有肠道暴发疫情;行政村主要以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食物中毒为主。结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疫情预防控制的领导和支持,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6.
卫生部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关于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37号令,全国也开始开通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国家疾病网络直报系统(NationalDis-easeReport System,NDRS),即通过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信息网络向乡(镇)和城镇社区延伸,从而形成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宁波市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1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5.1%;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34起)、流行性感冒(15起)、流行性腮腺炎(15起);乡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1.7%;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3.1d.结论应加强对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网络直报是传染病报告史上革命性变化和历史性进步,是传染病报告方式的大飞跃,是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具体成果,自2004年1月1日启动直报制度以来,为国家及时、准确地提供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快速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信息保障。本文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就网络直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济南市2006-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2006-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259起,包括重大事件1起,较大事件20起,一般事件24起,未分级事件2 214起。其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2 117起,占全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3.71%;传染病事件118起,占5.22%。发病高峰集中在1月、2月和12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64起,占全市所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54.24%;食物中毒3起,占全市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60.00%。结论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因素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事件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济南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济南市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7起,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9起)、流感样病例(6起)、流行性腮腺炎(6起);3~5月为报告发病高峰;乡中小学和县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6.67%。结论应加强对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政策》2004,(3):15-15,17
《卫生部关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规定,卫生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发布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卫生部将公布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包括法定报告传染病在我国发生的总体情况、局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直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面临变幻莫测的突发公共事件,我区于2002年初在全国率先启动“三网”,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网、信息报告网和医疗紧急救助网”。“三网”的实施对提高我区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和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报告时限严重滞后,暴露了我国疫情信息报告系统的薄弱。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1月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启动,标志着使我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进入了科学化、网络化的管理轨道,这一报告系统的建立对完善和健全我区“三网”建设,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和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卫生政策》2006,(10):16-16
近日。卫生部以卫疾控发(2006)332号文,下发了《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37号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4.
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国家公共卫生信息建设的整体思路和统一部署.我省自200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做好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报告效率和报告质量,强化了预警、预测和预报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就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005~2007年浙江省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浙江省2005~2007年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全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69.8%和78.6%;报告事件集中在3~6月和11月~次年1月两个时期;报告事件类型中呼吸道传染病占81.7%;发生在小学和乡村中小学的事件数分别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总数的64.6%和63.7%。结论学校是我省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而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人数众多,造成社会影响较大,主要累及小学和乡村学校。因此,必须加强卫生、教育两部门间的协作,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1日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实现了报告的动态性、实时性和网络化管理,为科学、规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解绍兴市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征,评价网络直报系统信息报告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现对绍兴市  相似文献   

17.
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要求,我省18个省辖市在2004年全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2005年度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对全省范围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实时监控、快速应对和科学处置,达到了控制突发事件损失和疫情传播最小化的预期目标.现将全年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卫生政策》2004,(3):21-24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  相似文献   

19.
<正>2003年的SARS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体系的落后,建立反应灵敏的、稳固长效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体系,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武汉市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武汉市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2004—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起,报告病例2 348例,死亡1例,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89.4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呈现逐年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2008年最多(22起),2010年最少(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有传染病疫情占89.48%(51/57),食物中毒占5.27%(3/57),职业中毒、环境因素事件和免疫接种事件各占1.75%(1/57)。传染病疫情以水痘、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为主,分别占25.49%(13/51)、21.57%(11/51)和15.69%(8/51)。57.89%(33/57)的事件发生于3—6月。城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占64.91%(37/57),多于郊区的35.09%(20/57)。73.68%(42/57)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或幼托机构,学校突发事件中有47.62%(20/42)发生在小学,38.10%(16/42)发生在中学。结论武汉市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学校学生中的传染病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