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较完整的动物药材品质评价体系,并提出以指纹图谱、灰关联度模型等要素构成的动物药材品质评价体系。方法:采用HPCE、HPLC进行各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构建;采用HPLC、分光光度等方法进行各药材样品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并采用灰关联度模型进行质量评价模式构建;同时,采用多元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各药材的质量检测指标进行简化与优化;采用ICP-MS法,测定各药材样品中的5种有害元素。结果:指纹图谱中除个别药材样品外,各药材样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目前市场上这些药材样品的品种较为一致;灰关联度模型的质量评价结果,各药材样品间均存在差异,表明各药材质量存在差异性;经相关、回归分析,各药材的检测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简化与优化;5种有害元素检测结果显示,个别药材样品中有害元素超标,提示动物药材使用的安全性值得关注。结论:以指纹图谱进行动物药材的品种鉴定;以灰关联度模型进行动物药材质量评价;以多元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动物药材检测指标的简化与优化;以中国药典5种有害元素限量为标准,进行动物药材使用安全性初步监控与评价等4部分,构建了动物药材品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武当山地区苍术药材质量状况,为该地区苍术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TLC法进行苍术药材鉴别;通过测定苍术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浸出物及苍术素含量对苍术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TLC图谱显示各药材与对照药材的主要斑点相同,但颜色深浅不一,在苍术素对照品相应位置均显相同颜色斑点;对18批次苍术药材进行综合评价,房县野人谷种植1号和2号苍术药材质量较好。结论武当山地区不同产地苍术药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产地家种药材质量优于野生,通过野生变家种可提高苍术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等级罂粟壳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罂粟壳药材外观性状的差异性,把药材分为3个等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不同等级罂粟壳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差异,以期给该药材在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等方面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药材鉴定学和HPLC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不同等级的罂粟壳药材均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3种有效成分;一等品药材吗啡质量分数最高,为0.650%;二等品药材磷酸可待因质量分数最高,为0.466%;三等品药材罂粟碱质量分数最高,为0.029%。结论:罂粟壳药材质量不能仅根据外观性状的优、次等级来判定;不同等级罂粟壳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具有差异,应根据不同的药用需求,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没药的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客观评价没药药材质量的分析方法,对收集的不同批次没药药材的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MS法对没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HPLC-PDA法分析没药中非挥发性成分;并采用相似度软件和SPSS 16.0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GC-MS法分析鉴定了没药中28个化学成分,建立了不同批次没药药材非挥发性成分的HPLC特征图谱;两类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果均表明,收集于不同批次的没药药材相似性较差,其中收集于海南和广东的相似度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倍半萜烯类成分、有机酸酯类成分和二萜酸类成分对药材品质起到主导作用。综合分析提示,收集于海南药材公司的没药药材质量较佳。结论所建立的质量分析方法为没药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药材质量优劣数字化方法在蒲公英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蒲公英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12批次蒲公英药材的指纹图谱,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评价蒲公英的抗炎活性,由此构建活性成分数据库;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药材指纹图谱与抗炎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分析得到的YZL值(正、负系数相关峰峰面积和之比值)进行正态拟合,并界定判定药材质量优劣的YZL值区间。结果从12批蒲公英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8个共有峰的共有模式,以PLS法建立了药材共有峰峰面积与抗炎活性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相应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基于回归模型相应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正负性,经多重综合分析,提炼出YZL值;通过对YZL值进行正态拟合并界定,评价蒲公英药材质量的优劣。结论基于药材质量优劣数字化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蒲公英的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市场药材的鉴定和质量分析,了解何首乌药材的质量状况。方法采用数码显微鉴定、TLC和HPLC的方法对来自全国12个地区的何首乌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12件何首乌商品药材均为正品,根据性状、显微构造和TLC图谱可明显分为2大类型;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何首乌2大类型存在的客观性。结论显微图谱对于商品药材的鉴定具有现实意义。何首乌商品药材2大类型的首次发现,对于何首乌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地药材通常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一般被用作优质药材的代名词。作者提出:1)局限于特定产区和(或)具有特殊的栽培加工技术的道地药材属于“原产地药材”,值得重视和保护;2)道地药材通常都是主产药材,但主产药材不等同于道地药材;3)主产区及道地产区的形成和变化有许多人为和主观的因素,新近形成的道地药材需要慎重对待;4)具有优质含义的道地药材十分有限。作者认为,当今由于药材质量评价的困难,一般难以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化合物的含量来评判药材优劣,“道地”被作为经过历史检验的综合的质量评价称谓,使得“道地药材”被赋予了过高的科学含义,成为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这是很危险的事情。道地药材”名称不可滥用,对道地药材需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道地药材的科学概念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地药材通常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一般被用作优质药材的代名词。作者提出:1)局限于特定产区和(或)具有特殊的栽培加工技术的道地药材属于“原产地药材”,值得重视和保护;2)道地药材通常都是主产药材,但主产药材不等同于道地药材;3)主产区及道地产区的形成和变化有许多人为和主观的因素,新近形成的道地药材需要慎重对待;4)具有优质含义的道地药材十分有限。作者认为,当今由于药材质量评价的困难,一般难以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化合物的含量来评判药材优劣,“道地”被作为经过历史检验的综合的质量评价称谓,使得“道地药材”被赋予了过高的科学含义,成为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这是很危险的事情。道地药材” 名称不可滥用,对道地药材需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孟祥才  邓代千  杜虹韦  关瑜 《中草药》2023,54(3):939-947
中药材来源由野生转为栽培是导致药材质量降低主要原因,阐明高品质道地药材及质量形成的科学内涵可为优质药材生产指明方向。动植物的基本代谢是相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作用与药材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生物学本质是一致的,在逆境胁迫状态下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药材质量最佳。围绕种质、环境和生产加工3方面,从生物进化和生理生态学角度,指出同物种的遗传物质的差异也较大,优质道地药材是以特化的种质为前提,种质是决定药材质量的生物学基础;环境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基本条件,逆境通过活性氧操控次生代谢,增加次生代谢含量和高活性成分比例,从而提高药材质量;加工过程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和完整的次生代谢系统,在干燥过程中对新鲜药材部位实施逆境胁迫,短时间内提高次生代谢含量。高品质道地药材不仅主要成分含量较高,而且高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从而保证了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药材净制即药材的净选加工。它是药材炮制的第一步骤,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近年来不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这一环节,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低劣,危害了患者的利益,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UPLC-Q-Exactive-MS/MS法初步筛选彝药材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质量标志物、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其药材质量的研究方法,为西南委陵菜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Q-Exactive-MS/MS法定性分析西南委陵菜化学成分组成,筛选质量标志物;HPLC法建立27批次西南委陵菜药材指纹图谱,定量分析质量标志物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和TOPSIS分析综合评价西南委陵菜药材质量。结果 UPLC-Q-Exactive-MS/MS法从西南委陵菜中指认了48个化合物,包括原花青素类34个、黄酮类12个、酚类1个、鞣质类1个,筛选出含量较高、可准确测定的表儿茶素作为质量标志物,西南委陵菜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0个共有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材中表儿茶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表儿茶素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综合主成分分析结合TOPSI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S11的质量最佳,S9的质量最次。结论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可较客观评价西南委陵菜药材质量,为其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绵茵陈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和6个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建立绵茵陈药材特征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同时对6个酚酸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绵茵陈UPLC特征图谱,确定7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其中6个特征峰,19批绵茵陈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95;聚类分析可将不同产地的药材分为两类,表明不同产地药材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特征图谱方法可有效地区分不同采收期的花茵陈和绵茵陈药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河南和甘肃产地药材绿原酸含量和6个酚酸类成分总含量较高且稳定。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不同产区绵茵陈药材的质量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道地药材概念及其使用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才  沈莹  杜虹韦 《中草药》2019,50(24):6135-6141
近百年来中药产地和质量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栽培药材成为商品的主流,也导致药材质量下降;产地复杂化,药材道地性评价缺乏客观标准,概念使用混乱。优质是道地药材的本质特征,道地药材不能仅仅以产地为指标来界定,而应以最新本草文献为参考,以药材道地性形成的根本原因为依据,明确道地药材具体的种质、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在明确道地药材概念的基础上,优化种质资源和道地产区,加强药材质量形成机制研究,是进一步提高栽培药材质量和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立红景天药材的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为判别不同来源的药材及其质量提供依据。利用水峰抑制脉冲序列采集样品溶液的1H-NMR谱,测定温度298 K,观测频率400.13 MHz, NMR数据经分段积分处理后分别进行相似度法和主成分分析(PCA)法评价。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其中9批红景天药材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PCA法成功区分了10批不同来源的红景天药材,其中3批药材与标准药材差异较大,变量筛选结果进一步提示红景天苷、酪醇、马来酸和丙氨酸是鉴定红景天药材质量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提示PCA评价方法比相似度计算法的灵敏性更高,并且可提供具体的差异成分信息。1H-NMR指纹图谱结合PCA评价的方法为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药枳壳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薇薇  招嘉文  彭维  林海丹  吴忠 《中药材》2002,25(10):714-716
对不同产地的枳壳药材样品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获得了能体现枳壳药材共性、可对其进行有效鉴别的特征峰;并从中提取出能从整体上反映枳壳药材质量的数量化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对枳壳药材品质进行计算机辨识的新方法。本研究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化学和生物两方面综合考察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品质差异。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比较13批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的抗痢疾杆菌生物活性。同时建立穿心莲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抑菌活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批不同产地的穿心莲药材使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时间延长,生长速率常数减小,表明不同产地穿心莲对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以西双版纳产地的穿心莲药材抑菌效果最好。此外,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找到了四个与抑菌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结论: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云南、海南、广西和四川综合质量较好。生物活性测定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评价药材质量的方法,可准确、可靠地评价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的质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栀子药材进行整体质量表征研究,并通过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及其易混品水栀子的质量表征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栀子药材的质量表征特性与产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HPLC-PDA多波长分析方法,建立栀子药材多指标性成分含量合特征图谱分析方法,采用PLS-DA模型分析,找到不同产区栀子药材及易混品水栀子质量表征特性。结果:不同批次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和二萜苷类成分色谱峰无明显差异,但5号(二萜苷类)特征峰含量有明显差异,福建产区高于江西产区;不同批次栀子药材酚类成分色谱峰数量和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特性,其中福建栀子具有11号特征峰、且高含量;江西栀子具有8号(绿原酸)特征峰、且高含量特征,呈现出产地栀子药材质量表征特性与品质特征。水栀子表征出酚类成分与产地关联质量特性,且具有21号特征峰;此外,水栀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较低。以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为比较,福建产区栀子、江西产区栀子分别聚为一处,水栀子单独聚为一处,s9(与水栀子混种栀子药材)批次单独聚为一处;由变量重要性因子分布图可知,特征峰21、11、12、17、8、19、14、5、10号色谱峰为主要质量特性信息成分。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方法准确、可靠;应用于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与质量评价,可区分栀子药材种源、种植、产地、采收等信息;从而为栀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性状鉴别、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研究,评价不同生长年限云南重楼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传统经验鉴别药材外观性状,运用热浸法测定药材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Ⅲ、重楼皂苷Ⅳ、重楼皂苷Ⅴ、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D和重楼皂苷H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云南重楼药材外观性状、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云南重楼药材单个质量、直径及体积明显增加;8年生云南重楼药材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最高;就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而言,7年生药材9种重楼皂苷总质量分数最高。结论 综合性状鉴别、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结果,最终初步确定云南重楼以7年生药材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苦杏仁药材质量评价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苦杏仁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用HPLC法测定了苦杏仁药材 14个市售样品、不同年度贮存品及自制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 ,并考察了市售药材的常规理化试验项目。结果 :市售药材生品的苦杏仁苷含量与炮制品间差异明显 ,且去皮品中含量均低于药典标准 ,但自制炮制品的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 ;不同贮存年度的市售药材生品带皮妥善保存 ,苦杏仁苷含量至少 10年内变化不大 ;市售药材的常规试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各种炮制品间的差异较大。结论 :炮制加工过程是影响苦杏仁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 ,同时有必要制订其常规理化试验项目 ,加强综合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广西产野生与家种三叶香茶菜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野生与家种三叶香茶菜药材中齐墩果酸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野生与家种三叶香茶菜药材中的主要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TLC鉴别中齐墩果酸斑点明显;HPLC法可同时测定野生与家种三叶香茶菜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野生与家种三叶香茶菜药材中主要成分含量基本相同(齐墩果酸含量0.26~0.30%;熊果酸含量0.36~0.43%)。结论:所建立的质量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野生与家种三叶香茶菜药材的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