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动脉血气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HICH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前实时监测生命体征,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与0.6μg/kg舒芬太尼。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6 mg/(kg·h)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2μg/(kg·h)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局部麻醉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平稳后,对其行头部电子断层扫描(CT)定位、钻孔并开始手术,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两组患者钻孔时(T1)、缝皮时(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4)时的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平面固定后,于15 min内泵注生理盐水20 m L(C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D 0.2组)以及右美托咪定0.5μg/kg(D 0.4组),然后分别以生理盐水(C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h)(D 0.2组)、右美托咪定0.4μg/(kg·h)(D 0.4组)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评估各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5 min、用药后3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时5个时间点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镇静评分的变化以及各时点血糖、钾离子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 0.2组与D 0.4组用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血压及心率均下降(P<0.05),对于呼吸及钾离子影响小,但短时间内可升高血糖(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够稳定循环,但需要监测血糖变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5例。诱导前A组使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5 min), B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5、10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B组在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5 min心率均明显增快, SBP、DBP、RPP均增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使用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稳定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高血压患者恢复期的影响度。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常规组(38例),实验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常规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表现在拔管前5 min时,两组患者在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思(P>0.05);但在拔管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常规组的心率、血压波动更大,实验组波动小。拔管后2 min及10 min。虽然两组心率、血压有差异,但波动值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手术全麻恢复期,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某院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前10min采用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行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对照组采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等量于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在T0及T1时的HR、DBP、SBP相似(P0.05),但T2、T3、T4及T5时的HR、DBP、SBP相比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插管及拔管等应激反应给予抑制,能够提供一定镇静作用,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提升手术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卵巢癌细胞相关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检测右美托咪定对卵巢癌SKOV3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PI双染色验证右美托咪定能否诱导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右美托咪定对SKOV3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右美托咪定对SKOV3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右美托咪定能降低SKOV3卵巢癌细胞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右美托咪定能诱导SKOV3卵巢癌细胞凋亡,当右美托咪定浓度达到10、100 nmol/L,凋亡率分别为8.21%和8.30%;右美托咪定能减弱SKOV3卵巢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KOV3卵巢癌细胞的活性,减弱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20,(1):69-7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麻醉术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给予右美托咪定后是否可以降低此变化的波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月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min)负荷剂量,术中以0.2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2μg/kg+阿扎司琼10mg~100mL)和对照组(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予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2μg/kg+阿扎司琼10mg~100mL),比较两组术后血压昼夜节律及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 D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C组稳定,C组术后血压昼夜节律较术前紊乱,而D组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还可改善术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水平的变化,来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12月间,因高血压脑出血入住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实施手术的患者44例.受试者年龄在41~65岁之间;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等级在Ⅱ~Ⅲ级;体重范围50~70kg.利用单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组(即实验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即对照组)(B组).A组的患者在诱导前20min开始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8μg/kg,在10min内泵注完成,B组在诱导前20min开始等速泵入0.9%浓度的生理盐水,两组均静注咪唑安定0.1mg/kg,诱导时两组均静注芬太尼2.5μg/kg,依托咪酯0.3mg/kg,罗库溴铵0.6mg/kg.两组患者术中BIS值均维持在45士5范围.均在手术结束前停止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的输注.记录基础值,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即刻(T2)、切开硬脑膜(T3)、清除血肿时(T4)、手术结束即刻(Ts)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BIS值;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测量血浆中NSE和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①T0时刻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刻起,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有所上升,但是A组较B组上升幅度小,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T2时刻起,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开始下降,但是A组下降幅度小,且这三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在T5时刻,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都有所上升,但是A组较B组上升幅度小,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在T0时刻,两组患者的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T1时刻两组患者的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略有上升,但较T0时刻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自T1时刻起,两组患者的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开始上升,且T2~T5三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右美托咪定可以稳定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变化.②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中S100β蛋白和NSE的浓度,对脑保护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患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脑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80例HIH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C),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A组加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输注,3~4次/d,持续14~21d。B组加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输注2~3次/d,持续3~14d。检测血肿、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平均Vm和P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肾功能异常情况。结果3组在治疗后7、21dA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1d3组间血肿体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两组与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21dA、B两组与C组V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第21dA组出现肾功能异常9例,B组2例,C组3例,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露醇能促进HIH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消退,有利于血肿区Vm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但不同剂量甘露醇对HIH患者的血肿大小、神经功能缺损、脉动指数无影响,大剂量甘露醇对肾脏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持续治疗数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试验组S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试验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级Ⅰ级所占比例为3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8,P=0.03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和晚期组,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早期组、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早期组及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意识情况恢复率明显高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残疾率明显低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GOS量表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早期组、晚期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6.7%,死亡率为5.0%,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47.6%,死亡率为21.4%,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6例,对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CT或立体定向引导下颅骨钻孔血肿腔置管+尿激酶容解引流术等手术方法,分别在发病后≤6、7~12、13~24h手术的结果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①相同的手术方法,在≤6h手术后的良好率明显高于7~12h和13~24h(P<0.05,P<0.01);②不同的手术方法,相同的手术时机,术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在不同的出血量、相同手术时机的同一手术方法术后良好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同一手术早期与晚期术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越早、清除血肿越彻底越好;②脑出血量超过40ml,应选择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③脑出血手术效果与血肿量多少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除血肿量达90%以上,5例再次出血,2例死亡,植物状态生存4例。术后6个月随访,愈后良好30例,其中16例基本可生活自理。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有利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颅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手术,定向组患者给予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分布、治疗前后昏迷状态与恢复效果、总体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定向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分布明显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与GOS-E评分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患者消化道出血与二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及微创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诊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侧脑室抢救脑室积血15例,软通道微创术42例,采用硬道微创术21例。良好52例,中残18例,转院6例,死亡1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准确判断脑出血程度,及时采取微创手术,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血凝酶(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尼莫地平4~6mg静脉滴注,同时以立止血1kU分别进行静脉推注和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al指数(BI)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烯醇化醇(NSE)、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8周血肿体积、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血清CRP、NSE、NO、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DL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多项血清因子及日后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因(15~30 ml中小血肿)基底节区(BJR)高血压脑出血(HICH)内科保守治疗与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SH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术后则采取对照组治疗方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无1例死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3例(9.09%),其中泌尿系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8例(23.24%),其中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4例、消化道出血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73,P< 0.05);观察组平均血肿消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27±1.69)d比(11.46±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6.58±4.02)d比(22.14±4.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0,P< 0.05);治疗后2w、4w及12w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2w、4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12w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可以缩短血肿消除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