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腰椎小关节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40例患者,需要观察的腰椎小关节共57个,超声成功探测到54个小关节。对54个腰椎小关节行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1、4、12周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VAS评分(P<0.001)。治疗后1周与12周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周与4周、4周与12周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多方位腰椎牵引的特点、临床疗效、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治疗机理 ,观察了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牵引一次的成功率72% ,总有效率92.5% ,优良率80.6%。还观察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快速牵引后3个月~4年突出物在CT片上的变化 ;采用突出物面积 /椎管面积比值法。侧后型突出20例 ,治疗前为0.1830±0.0663,随访时0.1303±0.0618(P<0.05)。中央型12例 ,治疗前为0.2337±0.0858,随访时0.1572±0.0749(P<0.05)。10具青壮年男尸 ,矢状断层和冠状断层技术处理。发现多方位牵引时L4~5、L5~S1 椎间隙增宽、小关节间隙增宽、黄韧带紧张 ,前屈时椎间孔上2/3(神经根所在位置 )增大 ,而下1/3由于椎间盘后突而相对变小。骶1向同侧旋转时 ,对侧椎间孔变大 ,神经根向上牵拉而滑动。多方位快速牵引可通过纠正小关节功能紊乱 ,松解神经根粘连 ,解除神经根在神经通道内的卡压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多方位腰椎快速牵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介绍了多方位腰椎牵引的特点、临床疗效、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治疗机理,观察了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牵引一次的成功率72%,总有效率92.5%,优良率80.6%,还观察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快速牵引后3个月~4年突出物在CT片上的变化;采用突出物面积/椎管面积比值法。侧后型突出20例,治疗前为0.1830±0.0663,随访时0.1303±0.0618(P〈0.05)。中央型12例,治疗 相似文献
5.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如何准确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并达到长期疼痛缓解,国内鲜有此方面文献报道。本研究在X光机介导下,将石炭酸、得保松、布比卡因混合液注人到腰椎小关节腔内,旨在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腰腿痛病人的CT和X线平片,CT发现腰椎小关节异常53例,平片发现24例。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为小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下囊变,关节内真空现象,关节囊钙化,侧隐窝狭窄等,后4方面普通X线平片检查难以显示。结论:CT可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腰腿痛病人的合理施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与腰椎纵向牵引比较,评价多方位快速牵引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2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多方位快速牵引和纵向牵引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1年后进行活动能力(RMDQ)、疼痛程度(VAS)和直腿抬高试验(SLRangle)检查。RMDQ提高超过3分,VAS提高超过20分,就被认为临床有效。结果:多方位快速牵引和纵向牵引均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RMDQ,VAS和SLR angle评分产生明显的改善(均有P<0.05),两种方法的改善效果相似(P>0.05),但前者对活动能力(RMDQ)的改善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有关,但与突出大小、突出节段和类型的关系不大。所有的患者在治疗1年后症状都没有恶化。结论:多方位快速牵引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且疗程短、见效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良好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8.
往复式牵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110例,男85例,女25例;年龄32-74岁,平均53岁;病程7d~2年;因扭伤63例,受寒28例,不明原因19例;体检腰椎棘突偏斜或后突62例,棘上韧带僵硬索状16例。骶棘肌明显紧张32例,X线片示腰椎后侧锥体边缘骨质增生及生理曲度改变59例,腰椎间隙变窄25例,无特殊改变26例。治疗采用多功能牵引床进行往复式牵引:患者取仰卧位,牵引皮带固定胸部及双下肢踝部或固定胸部及骨盆。嘱患者全身放松,牵引力开始约体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C型臂X光机引导下腰椎小关节内注射倍他米松对腰椎小关节病变所致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腰痛时间长于3个月,腰痛症状和体征符合腰椎小关节病变临床表现,经影像学和小关节内注射局麻药诊断性治疗后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变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关节注射组(n=20)和消炎镇痛药组(n=20)。小关节注射组患者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行腰椎小关节内注射倍他米松,消炎镇痛药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腰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时间点定为治疗前(T0)和治疗后3个月(T1)。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VAS评分。根据治疗过程中VAS改善程度统计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2%,消炎镇痛药组总有效率为46%;注射组显效率为74%,消炎镇痛药组显效率为26%。注射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消炎镇痛药组(P〈0.01)。结论:C型臂X光机引导下腰椎小关节内注射倍他米松能有效缓解腰椎小关节病变所致慢性腰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性运动干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非急性期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理疗及推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综合性运动干预,包括自编医疗体操、慢跑、腰背部静力性力量练习和动力性力量练习等。于入选时、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Roland-Morris下背痛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2组患者腰椎功能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及腹、背部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干预6个月后发现实验组患者ODI评分为(15.3±2.6)分,RMDQ问卷评分为(6.9±12.6)分,腹肌持续收缩时间为(45.2±12.3)s,背肌持续收缩时间为(40.4±16.20)s,直腿抬高角度为(76.2±5.8)°,上述指标均较入选时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 结论综合性运动干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协同功效,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具有标本兼治作用,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士斌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4):97-98
在临床上腰腿痛或痹证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引起此证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人体的腰椎在20~30岁之间即开始发生退变,小关节综合征是小关节退变压迫脊神经引起,其治疗方法国内还没有看到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此证效果良好。为了临床治疗中与其它疾病所引起的腰腿痛相鉴别,本文对30例腰椎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多由外伤劳损退变引起.我院骨伤科于2003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江苏省普菲柯医疗器械厂出品的DFQ-400型多方位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腰椎椎小关节综合征加以重视。方法:结合文献及CT征象对腰椎椎小关节病变的分析。结果:L4-5节段是椎小关节病变好发部位。结论:CT检查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床误诊误治》2017,(12)
目的探讨伴椎体滑脱与马尾综合征的腰椎小关节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伴椎体滑脱与马尾综合征的腰椎小关节滑膜囊肿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腰痛5个月,右下肢抽痛3 d入院。专科查体:腰椎台阶样改变,活动受限,第4~5腰椎棘突间及旁周软组织、右侧髂后压痛明显。经X线、腰椎MRI等检查确诊为腰椎占位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症、马尾综合征。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行腰椎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第4腰椎向前滑脱椎板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术后病理报告示:椎管内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伴出血及黏液变性,可见少量骨及软骨组织。确诊为伴椎体滑脱与马尾综合征的腰椎小关节滑膜囊肿。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腰痛和右下肢放射痛消失,行走无不适。结论伴椎体滑脱与马尾综合征的腰椎小关节滑膜囊肿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及时行病理检查可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加关节松动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颈椎牵引加手法复位对照观察。结果;该法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该法是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单纯牵引疗效不太理想。为提高传统牵引的疗效,我院于2001-2002年运用腰椎小关节针刀松解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熊国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999,3(12):1503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加关节松动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 该方法与传统的颈椎牵引加手法复位对照观察。结果:该法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该法是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克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8,(3)
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亦称腰椎后关节错位或腰椎小关节紊乱,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近两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牵拉法治疗本病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4~53岁;左侧21例,右侧24例;病程半小时~15日。治疗方法:嘱患者去枕俯卧于木板床上,下垫以棉被,面向患侧,两上肢伸直平放于近躯干两侧。术者三人,一站床前,两手从患者腋下挽住患者两肩;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突出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和劳动能力,对其治疗方法很多,牵引被认为是较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6年开展多方位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将治疗效果与以往理疗的患者200例作了对比观察,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牵引的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男15o例,女9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2岁,平均43.4岁;病程3天~匕年,~l个月76例,~6个月82例,一1年32例,~5年50例,240例患者其中226例有*T检查结员.!、、。和1,。~SI同时突出31例,I、、。突出7例,突出类边;中央型突… 相似文献
20.
腰椎小关节错缝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多由于运动姿势不当,或抬搬重物扭转等突然闪腰时引起。发病后患者行走活动明显受限,多为一侧性疼痛或压痛。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斜搬法: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医者一手扶住患者的肩前部,另一手挟住臀部,两手同时交错用力,使腰部旋转,常可听到弹响声。 2.后提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肘尖按压患侧痛点。助手两手握患侧踝部用力向上提起、放下,连续三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