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吸氧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局麻病人手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局麻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在手术开始时即持续给予2L/min氧气吸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25例手术中未给予氧气吸入.2组均于手术开始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并记录;手术中每5分钟连续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手术结束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并记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开始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手术末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组内血氧饱和度手术中、手术末与开始分别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中与手术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血氧饱和度手术开始与手术中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开始与手术末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中与手术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手术中各时段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氧可以使眼科局麻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血氧饱和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改善病人的憋闷、烦躁等症状,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床预置托盘支架对眼科患者术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床预置托盘支架组(n=95)和手术床未预置托盘支架组(n=105),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及主观感觉情况.结果:术中手术床预置托盘支架组5例主观感觉不适,手术床未预置托盘支架组58例主观感觉不适,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呼吸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手术床预置托盘支架组心率为74±15次/min,手术床未预置托盘支架组心率为92±25次/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床预置托盘支架能明显改善术中眼科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眼科局麻手术中病人吸氧与不吸氧血氧饱和度的比较410011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朝霞眼科手术麻醉方法有两种:全麻与局麻。传统观念是一般情况下给全麻病人吸氧,而局麻病人不吸氧。笔者近来通过对局麻病人吸氧与不吸氧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发现如果给每个局麻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当延长吸氧管长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持续低流量氧疗病人按应用2 m、3 m、4 m、5 m吸氧管吸氧分为4组,观察血氧饱和度,计算氧气充满吸氧管时间,并调查延长吸氧管吸氧病人满意度。结果 4组病人组内比较吸氧后5 min和吸氧后10 min,末梢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吸氧前(P<0.01);组间比较吸氧前、吸氧后5 min和吸氧后10 min,末梢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3 m、4 m、5 m吸氧管氧气充满管腔时间为1.26 min、1.88 min、2.51 min、3.14 min。病人均乐于接受延长吸氧管吸氧。结论适当延长吸氧管长度对吸氧效果无不良影响,既满足了氧疗病人用氧需求,又利于病人床边活动,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疗效,为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寻求较好的吸氧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吸氧前缺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例温箱内吸氧者为观察组,66例鼻导管吸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吸氧后2、6、24 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最后转归等,统计各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将两组各观察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吸氧后24 h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氧后24 h与吸氧前各观察值相比,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P<0.01),两组最后转归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吸氧时间短(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治疗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均效果良好,但温箱内吸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鼻导管吸氧,且平均吸氧时间缩短,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优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6.
张宗旺  刘忠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250-1252
目的:比较在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镇静止痛中瑞芬太尼与哌替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的区别。方法:40例拟在局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Ⅱ,年龄18~40岁。入手术室后输液、吸氧并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ECG和呼吸频率。根据术中选用的镇静止痛药不同将病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20例),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然后慢速注射咪唑安定50μg/kg,3min后观察病人是否出现Verril′s体征。等病人入睡后,手术医师常规消毒并注射1%利多卡因,5min后测试局麻效果,必要时追加局麻药,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送病人入麻醉恢复室。哌替啶组(20例),基本步骤同瑞芬太尼组,在手术开始前,用哌替啶25mg分2次静脉注射代替瑞芬太尼输注,然后立即给予咪唑安定50μg/kg,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同瑞芬太尼组。在手术医师进入手术室之前,微量泵持续输注生理盐水。在手术结束后10min内手术医师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对术中病人的镇静质量进行评价。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前和术后24h,病人用同样的方法对自己的镇静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心率、平均血压、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病人和手术医师的满意率较哌替啶组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峰值和收缩压峰值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哌替啶组(P<0.05)。结论:在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镇静止痛中,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比咪唑安定复合哌替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率和收缩压峰值,对于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肺部占位患者1400例,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并记录患者穿刺前5 min及穿刺后5 min时的心率、呼吸、血压、指脉血氧饱和度,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在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心率、呼吸、血压与穿刺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指脉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组织有一定的创伤性而影响肺氧合,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可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提高氧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在本内镜室行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比较两组诊疗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舒适度等反应。结果诊疗前30 min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值低于对照组(P0.01);诊疗中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心率值低于对照组(P0.01);诊疗后10 min,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值低于对照组(P0.01);诊疗中患者插管失败、自行拔管、脱管及术后口鼻出血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及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利多卡因滴注次数及声音嘶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减轻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患者的负性应激反应,提高其对检查的依从性,减少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过程中较好的氧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研究,将采用两种不同吸氧方法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采用经鼻导管吸氧(64例)。动态记录两组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两组SaO2在吸入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始吸入后的5、10、15、20、30m in时,A、B两组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组SaO2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电动雾化吸入时,在口含器旁加一氧气管进行吸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低氧血症,而对心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52-3653
选取32例ICU需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在机械通气插管前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给药前和气管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达Ramsay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拔管前气管内分泌物量、苏醒时间及肺部感染概率。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较插管前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镇静情况及安全性比较,丙泊酚组患者明显优于咪达唑仑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机械通气前镇静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导管吸氧法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鼻导管吸氧时导管的适宜插入深度 ,将鼻导管分别插入1.5cm、2cm、3cm及5cm ,观察记录吸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 ,吸氧 8h后导管前端分泌物粘附情况及病人的感受 ,并分别与传统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氧饱和度及其他生命体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 >0 .10 ) ,而在导管分泌物粘附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提示 :采用鼻导管吸氧时导管插入深度以2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利用率 (O2 U Cc)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选择重症颅脑损伤 4 0例作为实验组 ,同期 4 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作为对照组。通过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采血 ,观察颈内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 (Sj O2 )以及颈内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 S(a j) O2 〕;根据氧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出 O2 UCc。O2 U Cc=S(a j) O2 / Sa O2 ,并计算 O2 U Cc;分析 O2 U Cc与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 Sa O2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 Sj O2 升高 ,O2 U Cc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均 <0 .0 1)。实验组死亡 2 6例 ,存活 14例 ,病死率 6 5 %。死亡组 Sa O2 与存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死亡组 Sj O2 升高 ,O2 UCc降低 ,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显著 (P均 <0 .0 1)。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常伴有脑氧代谢动力学障碍 ,以高 Sj O2 和低 O2 U Cc为主要表现 ;O2 UCc<11%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盐酸屈他维林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0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与盐酸屈他维林后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50例)按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2组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检查中患者的感受、入镜时间,观察其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成功率为98%,无一例有痛苦反应,入镜时间7.2 min;而对照组检查成功率为92%,所有病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入镜时间10.6 min(P<0.01).观察组检查前、中、后收缩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2组检查前、中、后的舒张压和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多于30 min内清醒.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盐酸屈他维林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遗忘不良记忆,缩短操作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严密的用药护理是确保药物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后输氧装置结构干燥吸氧患者吸氧效果的影响.方法 改良输氧装置结构,将80例需吸氧的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改良组和非改良组各40例,改良组使用改良后输氧装置干燥吸氧,非改良组使用传统的输氧装置,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吸氧前、吸氧30 min后、2 h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输氧装置干燥吸氧不会影响氧疗患者吸氧效果,避免了传统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湿化瓶通气管等结构的污染问题及消毒程序复杂等问题.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modified structure of oxygen equipment on oxygen inhal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receiving oxygen therapy.Methods The structure of oxygen equipment was modified.and 80 patients who required oxygen 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the modified group and the non-modified group according to odd and even number of hospital admission sequence randomly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modified group used the modified oxygen equipment,the non-modified group used traditional one.The differences of respiration,heart rat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xygen inhalation,30 minutes and 2 hours after oxygen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piration,heart rat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oxygen equipment doesn't affect the oxygen therapy effect of patients,besides,it avoids the problems of pollu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disinfection procedur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idifier bottle,fluid and breathing vessel of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5.
陈玲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2):223-225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微量元素及用氧对早产儿视网膜眼底病(ROP)发病的影响。【方法】28例早产儿(观察组)和18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观察组均接受氧疗。出生后3~5d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微量元素(镁、铜、锰、硒)的水平。观察组早产儿根据ROP发生与否分为ROP组和非ROP组。记录早产儿用氧情况,包括用氧形式、时间及血气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铜和硒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内,10例发生ROP(35.71%),血清铜和硒水平在ROP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ROP组(P〈O.05)。血清镁和锰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ROP组婴儿用氧时间明显长于非ROP组,分别是(396.70士362.87)h和(163.72±122.68)h,两者差异显著(P〈0.01)。两组早产儿用氧形式无统计学差异;在氧疗期间动态监测血气分析,两组早产儿最大血氧分压值和血氧分压平均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OP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早产儿体内微量元素铜、硒含量的不足可能减弱抗氧化酶的活性而增加ROP的发生。长时间用氧相对于较高的血氧浓度对引起早产儿ROP的发生有更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可否改善肥胖症患者胃减容术后低氧血症,提升术后呼吸舒适度。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胃减容术后转入急诊ICU的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高流量组(22例,经鼻高流量氧疗)与传统氧疗组(28例,传统氧疗)。比较2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等,记录入科0.5 h、2 h、24 h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夜间(20∶00-次日08∶00)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最低SpO2、氧减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舒适度等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1)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高流量组患者2 h的PO2、氧合指数及入科24 h P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传统氧疗组,PCO2低于传统氧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高流量组入科2 h及24 h的pH、P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入科0.5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氧疗组入科2 h的pH及24 h的pH、P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入科0.5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不同时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 h夜间睡眠监测相关指标中,高流量组患者夜间SpO2、最低SpO2高于传统氧疗组,HR、氧减次数低于传统氧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A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高流量组患者主观舒适度优于传统氧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FNC可以有效降低胃减容术后患者出现低氧血症风险,提升患者可接受度及主观舒适感。  相似文献   

17.
ICU机械通气患者两种吸痰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ICU行机械通气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进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潮气量、气道压力、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肺部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除心率、血压、潮气量外,气道压力、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肺部相关并发症等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吸痰时,使用吸痰→湿化→扩肺→吸痰→扩肺或者吸痰→扩肺的方法,可以提高吸痰效果,减少肺部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雾化方式对老年患者插管全麻术后血氧含量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雾化方式,防止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分别采用A、B两种不同雾化方式。A方式采用电动超声雾化吸入;B方式采用高频有氧射流雾化吸入,动态记录两组雾化吸入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测定其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两种雾化方式血气分析比较,在PO2、STO2、SPO2、pH方面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高频有氧射流雾化吸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PO2,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肺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供氧吸痰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4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需供氧吸痰的患者采用自身对比观察,分别使用供氧吸痰管和普通吸痰管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供氧吸痰管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无下降,与吸痰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普通吸痰管吸痰后血氧饱和度下降,与吸痰前对比有显著差异;供氧吸痰管与普通吸痰管,吸痰前和吸痰后心率变化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氧吸痰管在吸痰同时供给氧气,能减轻低氧血症,增强吸痰的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lifesaver or incision of trachea used sputum-aspirating tubes with ventilation and with normal tubes for self-contrasted observation.Then, the heart rate and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before and after suctioning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in patients who used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in the normal sputum-aspirating tube group.Furthermor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lue of heart rate in both tubes. Conclusions Ventilation sputum-aspirating tube may supply oxygen to lighten hypoxemia.This method may enhance the safety of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20.
刘敏  赵丽  李雪芬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54-756
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对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的作用。方法将4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干预组足跟采血前20 min母亲与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整个采血过程及采血恢复期持续皮肤接触;对照组在常规下进行足跟血采集。比较两组新生儿在心率、血氧饱和度、面部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及啼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从穿刺开始后10秒至结束后10秒7个时间段中,两组新生儿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足跟采血时间因素、交互作用和分组因素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啼哭持续时间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皮肤接触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感;减少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心率变化;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时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