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足跟部的支配神经 ,一般认为包括胫神经跟内侧支及腓肠神经跟外侧支 ,在临床上已作为治疗跟痛症时去神经治疗的依据 [1 ,2 ]。而在实际工作中 ,该疗法就其去除疼痛而言疗效并不满意。因此本文对足跟部尤其其内侧的神经分布作一解剖学探讨。1 材料和方法用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 1 5例 30侧 (男9例 ,女 6例 ) ,解剖和观察分布到足跟内侧部的神经走行、分布。2 结 果(1 )足跟内侧除由胫神经自内踝上 3~ 4cm处发出的胫神经跟内侧支分布外 ,30侧 (1 0 0 % )均有自内踝下发出的神经分支分布到跟骨内侧跖面骨膜及跖长韧带 ,该分支 …  相似文献   

2.
刘明巍  李炳万  贾世孔 《吉林医学》2011,32(13):2551-2552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压迫神经致神经嵌压型跟痛症的解剖学因素,为临床手术治疗神经嵌压型跟痛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10具,20侧下肢标本,男7例(14侧),女3例(6侧)进行解剖研究,分离胫神经、胫动静脉及其分支,观察跨越跟神经、胫神经及其分支表面的血管,测量其数目、起源、与"0"点的距离。将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①跨越于胫神经主干表面的血管共发现32支,血管出现率为85%。②跨越于足底内侧神经表面的血管共发现79支,血管出现率为100%。③跨越于跟内侧神经表面的血管共发现19支,血管出现率为85%。仅发现1例血管同时跨越足底内、外侧神经表面,而其他标本足底外侧神经及跟外侧神经表面未见血管跨越。结论:踝部胫神经主干、足底内侧神经及跟内侧神经存在血管跨越于其表面,并且能够对神经形成嵌压。  相似文献   

3.
孙晓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20-120,122
目的探讨跟下神经和足跟疼痛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探讨选择我校16具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其中男性9具,女性7具,共32侧下肢。从小腿内侧中上1/3处开始,在胫骨内后缘把小腿三头肌分开,充分暴露胫后血管和神经,直到足底。观察跟下神经的起自部位、走行和支配情况等。结果跟下神经,主要起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此神经较细,神经起始处平均横径为1.3±0.4mm,多以单支出现。本研究中,起自胫神经分叉处的有10侧,占31.2%;起自足底外侧神经有16侧,占50.0%;其余6侧起自胫神经,占18.8%。跟下神经起自部位性别差异,男性跟下神经起自部位发生情况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下神经发出的前后分支在拇展肌与足底方肌之间可能同时或者分别被卡压,临床诊断时要注意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足跟痛及踝管综合征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对胫神经在踝管内及腓肠神经在外踝附近分支、走行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胫神经多在踝管内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分叉后并行一段距离,出踝管后二者分离伴相应足底内、外侧动脉经足母展肌深面入足底内、外测沟,跟内侧神经主要来自足底外侧神经踝管段,起始后穿屈肌支持带于皮下或深筋膜下行走达足跟内侧2/3的脂肪垫和跟骨,沿途呈树枝状分布;腓肠神经在行经外踝后下方时由其凸侧发出3~4支跟外侧神经,于皮下行向下内分布于足跟外侧1/3.结论:踝管内神经松解应充分松解胫神经及主要分支;足跟痛不仅与来自足底外侧神经的跟内侧神经卡压或末稍受刺激有关,还与来自腓肠神经的跟外侧神经受牵拉及刺激有关,故对顽固性跟痛患者可考虑封闭,松解或高选择性切断有关神经分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多平面重建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D-FIESTA-C序列进行成像,扫描时每只脚均与胫骨呈90゜以便于测量标准化。采用多平面重建的方法,在同一层面最大范围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并测量,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足底内侧神经与足底外侧神经分叉的角度为6°~35°,在MPR图像上跟骨内侧神经及跟骨下神经的显示率均为100%,且跟骨下神经的起点总是在跟骨内侧神经起点的远端。结论:3D-FIESTA-C序列多平面重建可理想地显示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形态学特征及位置,有利于踝管胫神经及分支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规划。  相似文献   

6.
跟内侧神经的形态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选择跟内侧神经作为受区皮神经重建足跟感觉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20个下肢,解剖跟内侧神经,观察其发出部位、形态、走行与分布情况,分别测量并记录跟内侧神经自胫神经发出部位及其属支分支处到内踝尖平面的距离和跟内侧神经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外径。结果:本组20侧标本中,跟内侧神经出现率为95%;跟内侧神经于内踝尖平面上3.3 cm 自胫神经发出,在内踝尖平面下0.3 cm 发出前、后支;前支分支支配跟内侧和足跟负重区前部皮肤,后支分支支配跟内侧和足跟负重区中后部皮肤;跟内侧神经主干及其前支、后支形态多类似圆柱形,其主干起始部外径平均为1.58 mm,前支起始部外径平均为1.13 mm,后支起始部外径平均为0.90 mm。 结论:跟内侧神经解剖较为恒定,有较粗的外径,起始部离足跟负重区有一定距离,具备重建足跟特别是足跟负重区感觉所要求的皮神经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跟骨内侧和上腿内侧下1/3筋膜血管来源与分布情况,其中分布到跟骨内侧的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足底外侧动脉与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别发出3~9支和2~5支外径0.6±0.4mm的骨支。小腿内侧下1/3筋膜的血供来自胫后动脉的肌间隙筋膜皮动脉,有1~3支,外径0.8±0.5mm。踝管区的骨皮支与肌间隙动脉的下行支相吻合。根据供区解剖学规律,充分利用筋膜血管明显纵向分布的特点,设计带筋膜蒂跟骨瓣,转位修复内踝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8.
踝足部胫神经及其分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神经在踝足部卡压的因素及部位。方法:通过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解剖,观测胫神经在踝足部的分支及其足底内外侧管,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①展肌腱性部分位于肌腹下面,展肌腱性部分长(8.62±0.79)cm,宽(3.01±0.30)cm,厚(0.24±0.02) cm,腱性部分构成了足底内外侧管表面;足底内外侧神经走行于足底内外侧管,足底内侧管长(4.58±0.41)cm,横径(1.11±0.10)cm;足底外侧管长(2.58±0.23)cm,横径(0.96±0.08)cm;②在足跟内侧跟内侧神经行走于一独立管道,即跟管,跟管长(3.03±0.21)cm,横径(1.07±0.09)cm。结论:在足底内、外侧管,跟管处胫神经分支可被卡压;对踝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松解时,除了切开屈肌支持带松解胫神经,还要打开足底内外侧管及跟管对胫神经分支进行松解,特别是对伴有单一分支卡压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32例跟痛症患者用类固醇激素在内侧跟结节处封闭治疗,随访6月~1年,优良率为81.3%。认为:内侧跟结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反复损伤及炎症反应所致的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支卡压是发生跟痛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5年12月-2009年8月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外伤15例,跟骨骨髓炎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cm×2cm~10cm×7cm,17例患者均有跟腱和(或)跟骨外露,4例伴有跟骨开放性骨折,2例因骨髓炎扩创后跟骨部分缺损.根据清(扩)创后皮肤缺损面积,设计皮瓣面积为5cm×3cm~11cm×8cm.其中2例皮瓣内包含部分足拇展肌肌腹,填塞跟骨缺损.皮瓣供区游离植皮.结果 17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32个月,平均19.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可重建足跟部感觉,患足行走功能良好,未见磨损、溃疡发生. 结论 应用足底非负重区组织修复足底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仅外形美观、功能良好,而且具有较好的感觉.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A 48-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chronic right heel pain and paraesthesia over the foo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right foot demonstrated isolated atrophy of the abductor digiti minimi. A diagnosis of Baxter’s neuropathy was made and the patient was managed successfully via surgical release. We describe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Baxter’s neuropathy and, with brief examples, outline other causes of chronic heel pain.  相似文献   

12.
苏丽  向芮  刘颖  严娅岚  杨光  张兰 《四川医学》2013,(11):1646-1648
目的 将连续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镇痛,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择期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组(CSB组),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SSB组),每组20例.CSB组采用连续神经阻滞套件,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经臀下入路的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连接镇痛泵持续泵注0.2%罗哌卡因进行连续镇痛.SSB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经臀入路单次坐骨神经阻滞,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连续镇痛.观察术后2、8、24、48h静止和运动时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其它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SB组术后24h和48h的VAS评分(静止和运动)明显低于SS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48).CSB组术后杜冷丁的使用量明显低于SS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其余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镇痛方式均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与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相比,0.2%罗哌卡因经臀下入路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可为跟骨骨折术后提供更加持久有效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旋入式防滑跟骨牵引器与传统跟骨牵引器在小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小腿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跟骨牵引器治疗,观察组给予旋入式防滑跟骨牵引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牵引后3、6、9和12天的位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入式防滑跟骨牵引器治疗小腿骨折,是一种临床效果较好的理想器材,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跟骨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一期植骨,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4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16.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32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1%。结论一期植骨,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总结性回顾。方法本文选择跟骨骨折患者55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31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1例患者出现轻微跛行,优良率为85.4%。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跟骨骨折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跗骨窦组和L形组,每组48例。跗骨窦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L形组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创伤应激-炎症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信号通路指标(TGF-β1、BMP-2、BMP-7)。结果 跗骨窦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形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均少于L形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血清SOD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MDA、TNF-α水平呈先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用解剖型跟骨钢板对跟骨关节内骨折作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伤后手术时机和功能锻炼时间对跟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本组共54倒随访10~36个月.46例伤口Ⅰ期愈合;5例手术后切口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或者扩创后愈合;3例出现足外侧皮肤麻木.结论 对于Sanders分型中Ⅱ、Ⅲ、Ⅳ型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能最大程度恢复足的功能.手术时机在受伤后10d左右局部水肿消退时为最佳.术中植骨可减少手术后跟骨关节面的下陷,并能早期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方法:“Z”形跟键切断,经皮纵向钻入φ(3.5~4)mm骨圆针至跟骨后关节面下方撬拨,跟骨钳钳夹跟骨内外侧壁,进行挤压,经X线透视及卡尺测定证实复位满意后,该针继续钻入,穿过跟骰关节直至骰骨,石膏外固定6周.比较双侧跟骨Boehler角及跟骨宽度,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并测定踝关节功能,随访多项临床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4例关节跟骨骨折行本法治疗,随访8~68个月(平均27个月),临床疗效优15例、良6例、一般2例、差l例、本组疗效优良率为87.5%.结论:跟腱切断有利于关节内跟骨骨折的复位.跟腱“Z”形切断石膏固定6周后,跟腱功能可逐步恢复,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例12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外侧"L"型切口,钛合金钢板内固定,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中出现皮肤坏死和腓肠皮神经受压1足、感染1足,占16.6%.切口甲级愈合10例,占83.3%.结论 关节内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法治疗,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肯定,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