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医学》2018,(2):123-124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42 d检查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锻炼对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在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不同分娩方式及盆底锻炼的产后42 d患者中随机选用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手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自然分娩方式,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恢复效果显著于对照组产妇,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剖宫产手术,虽然自然分娩方式短时间内会对盆底肌造成严重的损伤,但在产后实施有效盆底肌锻炼之后,其盆底功能恢复效果会比较显著,因此建议产妇生产时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2.
乔国华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49-1250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陇西县巩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娩的10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为剖宫产分娩,乙组为阴道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均采取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比康复前后盆底肌肌力,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尿失禁、大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阴道前后壁脱垂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康复前甲组盆底肌肌力优于乙组(P<0.05),康复后两组盆底肌肌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对阴道分娩较小,但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后早期行康复治疗,均可使盆底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57-60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66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顺产组164例和剖腹产组102例;产后6周对所有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进行评测,其中有82例产妇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然后将82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自行缩提肛康复治疗,观察组产妇接受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测定结果、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盆底肌功能影响。结果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使产妇出现盆底肌力异常,两组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Ⅰ类、Ⅱ类、肌电压、阴道压力正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使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然后对产妇实施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可以提升产妇盆底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于君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13):48-50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1(n=33)和对照组2(n=33)。观察组为经阴道难产分娩产妇,对照组1为经阴道顺娩产妇,对照组2为剖宫产产妇。3组产妇均进行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情况、性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与尿失禁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后复查的23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148例和剖宫产组86例.给予干预治疗3周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顺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剖宫产组差;而经过治疗后,顺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的分娩方式虽然短期内对盆底功能损伤较大,但是经过干预治疗后,顺产孕妇的盆底肌力恢复较快,且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及分娩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将713例足月产初产妇分为阴道顺产组(237例)、试产后剖宫产组(238例)以及选择性剖宫产组(238例),检测盆底肌力、疲劳度以及阴道压力等,并评估其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法来了解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以及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筛查出盆底肌力〈4级或发生POP或SUI症状的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肌力和POP-Q分期及肌电压、尿失禁程度改变情况,并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713例产妇中,210例(29.5%)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表现正常,236例(33.1%)II类肌纤维肌力表现正常;518例(72.7%)阴道压力表现正常;377例(52.9%)盆底I类肌纤维疲劳度正常,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治疗后,SUI和POP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均P〈0.01)。结论妊娠和分娩会引起患者盆底肌力和阴道肌力下降,增加患者肌肉疲劳度和产后POP及SUI。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詹胜红 《当代医学》2016,(26):72-73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45 d 复查肌力≤3级,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顺产组121例和剖宫产组100例,分析2组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其产后盆底功能及盆底康复的不同影响。结果与治疗前(57.8%、44.0%)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脱落、阴道壁膨隆、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8.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产妇的肌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顺产组产妇肌力Ⅳ级(38.8%)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剖宫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均有影响,临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改善产妇肌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Kegel运动对自然分娩产妇早期盆底康复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Kegel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记录并对比2组产妇盆底肌肌力康复效果、盆底肌张力、盆底功能表现[1 h漏尿量、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和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盆底肌肌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治疗后盆底肌平均电压值、盆底肌最大电压值、1 h漏尿量、I-QOL评分、ICIQ-SF评分改善效果均更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 自然分娩产妇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米建锋 《吉林医学》2013,(34):7114-7115
目的:通过PHENIXU4检查,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42 d女性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产科门诊产后42 d随访患者1 599例,其中阴道分娩组963例,剖宫产组636例,对全部患者行PHENIXU4检查,观察盆底肌力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963例患者中,盆底肌力≤Ⅲ级的752例,发生率78.09%;剖宫产组636例患者中,盆底肌力≤Ⅲ级的212例,发生率33.33%。盆底肌力Ⅲ级及以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结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中均有盆底肌力降低患者,两种分娩方式相比,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力降低发病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后更应尽早行盆底功能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34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71例,剖宫产组63例.2组予产后基础护理,盆底肌训练与电刺激,两组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收缩力,Ⅱ类肌纤维收缩力,盆底肌肉压力及性功能评分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较高(P<0.05),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肉静息压较低,盆底收缩压较低(P<0.05),治疗前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性功能评分中性欲程度评分、性高潮评分、阴道润滑状况评分及性满意度评分均较低(P<0.05);经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均升高(P<0.05),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肉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均升高(P<0.05),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肉静息压较低(P<0.05),盆底收缩压无差异(P>0.05).经8周治疗后,两组产妇性功能评分中性欲程度评分、性高潮评分、阴道润滑状况评分及性满意度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性生活水平,相对于剖宫产,自然分娩产妇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尿潴留及盆底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03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的应用可显著降低产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红梅 《吉林医学》2015,(9):1738-1739
目的:探究产妇行剖宫产与经阴道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产妇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行剖宫产术,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2日、3个月、6个月的盆底肌力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阴道分娩相比,行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但盆底功能可通过进行产后康复锻炼来促进恢复,因此不应以此为依据进行分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初产妇顺产与剖宫产对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使用顺产进行分娩)和观察组(40例,使用剖宫产进行分娩),对两组初产妇的盆底功能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种分娩方法都会对初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观察组的盆腔器官脱垂率、盆底肌力受损和尿失禁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率、盆底肌力受损和尿失禁情况,但是顺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并且在顺产后能通过盆底康复使盆底功能得到很大改善,其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及是否接受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女性盆底超声检测参数的影响。方法分别于产后6周和12周对100例经阴道分娩女性和100例剖宫产分娩女性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测,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及是否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超声参数的影响,于产后12周观察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情况。结果经阴道分娩组女性各盆底超声检测数值均高于剖宫产组(均P<0.05),且尿道内漏斗形成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产后12周,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各盆底超声参数较产后6周水平显著改善,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均P<0.05),且尿道内漏斗形成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P<0.05)。经阴道分娩女性康复治疗后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和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均P<0.05);剖宫产分娩女性康复治疗女性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隆发生率均低于未接受治疗女性(均P<0.05);且未接受治疗的经阴道分娩女性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和尿失禁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女性(均P<0.05)。结论较剖宫产分娩,经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损伤更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恢复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盆底超声用于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及指导康复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诗宇  张欣  孟祥 《当代医学》2021,27(1):140-141
目的探讨专业督导下盆底康复功能训练治疗24例阴道分娩所致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进行产后42 d复查时确诊为产后POP的5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选择回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n=24)选择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监督下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POP-SS)、盆底肌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结果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PO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居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功能训练,专业康复医师督导下的盆底康复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阴道分娩所致POP患者盆底器官脱垂症状,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桂英 《当代医学》2021,27(11):81-83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产妇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8例。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剖宫产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下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影响和恢复干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失禁、大便失禁和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前壁脱垂、后壁脱垂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性生活困难及失禁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何种方式分娩均会引发盆底功能降低,剖宫产对盆底功能影响更小,因此,需重视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根据肌力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缩肛运动及一般的健康教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美芳  赵仁峰  林海燕 《广西医学》2014,(11):1670-167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产后42 d复查肌力≤3级、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34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比较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产妇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提高,且顺产组比剖宫产组产妇肌力恢复更明显,治疗后顺产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尿失禁等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肉的综合、规范治疗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有效方式,可减轻产妇焦虑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谈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对女性产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足月初产、头位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一组(观察组)采用kegel锻炼、盆底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治疗,一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产后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女性产后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106例患者中,53例患者为顺产产妇为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为剖腹产产妇,将其作为观察组.对于所有产妇,产后8周对其进行复查,并采用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法以及盆底肌功能练习治疗法.采用护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定,并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定.结果 对照组产妇中,有10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8.9%,观察组产妇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7.0%,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为(3.8±0.9)分,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为(3.1±1.2)分,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盆底肌层综合肌力受损影响无意义,因此认为剖宫产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是不可取的,康复治疗是促进产妇盆底肌力恢复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