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回顾分析1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例患者内瘘闭塞获再通,8例重新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2例改为持久性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1例改为安置人造血管。结论:引起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透析中低血压、血液黏度增加、内瘘局部压迫不当及内瘘穿刺不当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45例,分别调查并总结其失功原因,并根据调查原因分析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45例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中急性闭塞21例,慢性狭窄24例。其中,8例(17.8%)内瘘失功原因为低血压,9例(20.0%)为穿刺不当,5例(11.1%)为感染,4例(8.9%)为内瘘侧肢体受压,14例(31.1%)为防护意识不足,5例(11.1%)为血管条件较差。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诱发原因较多,在开展治疗前需加强预防意识,给予综合宣传教育,提高穿刺技术,防范低血压或感染等发生,全面完善内瘘护理工作,以保障其使用寿命,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结果 28例透析患者中,3例发生内瘘狭窄,2例发生闭塞.其中1例因过度超滤引起低血压导致内瘘急性闭塞;1例因腹泻、呕吐后,不小心压迫内瘘导致急性闭塞;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未成熟提前穿刺引起内瘘慢性狭窄;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感染造成狭窄;1例因内瘘吻合口处静脉血管内膜增生致内瘘狭窄.结论 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感染及护理不当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常见原因.预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积极采取正确的内瘘护理方法、提高穿刺技术、预防内瘘感染、对预防内瘘狭窄或闭塞,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预见性护理的5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情况,观察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2年内45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良好率86.54%(45/52);7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闭塞原因分别为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极差,2例高脂血症血栓形成,其中1例可能与透析脱水过多有关,另1例皮下血肿长期压迫。7例内瘘闭塞患者3例行内瘘重建术成功,4例行颈静脉长期插管。结论:诱发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很多,分析闭塞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但尚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寻找影响内瘘使用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高超滤率是影响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超滤量,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是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 (HD)顺利进行的前提 ,而建立动静脉内瘘 (AVF)是目前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 ,但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内瘘闭塞 ,使血液透析不能正常进行。自 1994年以来 ,我们对动静脉内瘘闭塞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自 1994年开始至今共收治维持性血透患者 6 3例 ,均采用上肢桡动脉与头静脉的动静脉内瘘术 ,其中男 38例 ,女 2 5例 ,年龄 2 5~ 76岁 ,平均 4 6岁。其中内瘘闭塞 13例。闭塞原因有 :栓塞、低血压、局部压迫、使用不当、弃用。2 护理对策2 .1 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经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闭塞最主要的原因.方法将利用自身腕部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53例在采用的穿刺针相同、穿刺成功率基本相似、健康宣教相同的情况下,将内瘘闭塞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找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内瘘闭塞的最主要原因.结果以低血压为诱因引起内瘘闭塞的例数远远超过其他诱因引起内瘘闭塞的例数.结论低血压是引起内瘘闭塞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梁西雪 《中外医疗》2008,34(34):99-100
目的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它是患者的"生命线",探讨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管理,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医疗护理费用;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让病人回归社会.方法 分析29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33次采用头静脉与桡动脉用钛轮钉做端端吻合内瘘,做好术前指导、术后管理、做好内瘘穿刺与护理、对工作人员和病人进行有关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及其护理的教育、防止内瘘感染、建立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方法.结果 因护理人员按压不当造成内瘘闭塞1例;术后病人睡眠压迫患侧肢体、造成内瘘闭塞1例;病人自身血管条件差、内瘘使用过早、造成内瘘闭塞1例;1例与透析过程脱水、长期低血压闭塞1例,行第2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术4例.除病人死亡、转院治疗、肾移植、经济困难停止透析6例外.内瘘使用1~2年4例,内瘘使用"寿命">3年16例.其余均通畅,目前使用良好.结论 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提高护理人员内瘘穿刺技术与护理,无菌操作,是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阻塞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73例建立永久性AVF作维持性血液透析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22例次AVF闭塞,其中因肾移植弃用7例次,压迫时间过长5例次,糖尿病4例次,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和心动过缓3例次,低血压2例次,应用促红素1例次。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与患者的原发病、内瘘使用和保护不当以及心血管合并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闭塞原因。方法:对83例建立永久性AVF并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以了解AVF闭塞的情况及其原因。结果:发现25例次AVF闭塞,其中因肾移植弃用者11例次,压迫时间过长者6例次,原发病为糖尿病者4例次,低血压者3例次,原因不明者1例次。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与患者的原发病,内瘘使用,保护不当以及全身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及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血管内瘘阻塞35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发生原因,寻找预防和降低内瘘阻塞的方法。结果:通过预防内瘘闭塞的护理对策的逐步实施,我科近年来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逐年降低,由2010年的7.7%降低到2016年2.6%。闭塞主要原因:内瘘过早使用4例(11.4%);低血压、血容量不足5例(14.2%);超滤过多或过快5例(14.2%);按压错误3例(8.6%);穿刺原因3例(8.6%);其他包括手臂内瘘保护不当或受压时间过长5例(14.2%);血管受寒收缩2例(5.7%);血粘度过高2例(5.7%);药物影响1例(2.8%);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5例(14.2%)。结论:通过对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预防内瘘闭塞的护理对策的实施,可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血透患者生命通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透中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内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导致内瘘闭塞最主要原因,穿刺不当及患者对内瘘的保护意识不强是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是防止动静脉内瘘闭篝的重要措施,合理使用和保护内瘘及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内瘘闭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形成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30例常规经动静脉 内瘘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观察,分析发生内瘘闭塞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 结果 9例出现内瘘闭塞,其中手术操作原因2例、血液高凝和超滤量过多4例、护理维护不当3例。结论 正 确选用和吻合血管造瘘、合理使用和保护内瘘、注意全身因素和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内瘘闭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痿使用中功能下降或丧失的原因及护理,有效地延长内痿使用寿命.方法 回顾160例动静脉内瘘使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2例内矮功能丧失和4例功能下降的原因.结果 12例内瘘功能丧失者中,8例由于自身血管条件较差,反复多次穿刺失败造成,2例压迫止血方法不当,1例透析超滤过多致低血压,1例因血流量差多次过大负压抽吸动脉端血管而致功能丧失.另外4例功能下降者,给予及时护理干预后恢复正常使用:结论引起动静脉内痿功能下降和丧失的原因有患者的原因,也与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护理的重点在干熟悉每个患者内瘘使用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娜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1-26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引起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瘘闭塞的原因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以减少内瘘闭塞的发生.结果内瘘闭塞原因有操作、护理及患者自身原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内瘘闭塞的发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各种原因可能造成的内瘘闭塞,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建立和维护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之一。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大多数透析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自身血管硬化或内瘘闭塞以及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管病变等原因使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因此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是这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患者的另一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不当引发感染栓塞是导致血管通路丧失功能最常见的原因。我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管精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本组病例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 a5 a,男28例,女22例,年龄28岁65岁,透析次数共4 236次,均采用动静脉内瘘,首选术式为前臂腕部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侧吻合。其中3例因血栓形成堵塞瘘管,2例内瘘感染,余45例均保持通畅。2预防动静脉内瘘栓塞糖尿病、高龄、低血压是内瘘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血管病变,血管内径过细,粥样硬化、血管钙化导致血管功能不良,且血黏稠度高,严…  相似文献   

18.
张智敏  吴凡  周伟  石晓云  程圣英 《四川医学》2009,30(10):1537-153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统计1992年12月-2007年12月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血透患者586例,分别选择自体前臂动静脉内瘘、鼻咽窝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人工血管移植内瘘等手术方法。结果586例患者完成统计,共计内瘘手术672例次,前臂及鼻咽窝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共611例次,(90.9%),内瘘失功77例,〉2次内瘘手术77例。结论前臂及鼻咽窝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贵要静脉经皮下隧道与桡动脉吻合内瘘术及自身大隐脉移植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低血压导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来对低血压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避免发生内瘘闭塞。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科室13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22例患者在低血压后发生了内瘘闭塞,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内瘘寿命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于低血压,护理人员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有效改善。结论低血压是内瘘闭塞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低血压发生,加强内瘘护理,是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对其自体静脉内瘘相应使用功能下降或者是丧失原因进行探析,并对其相应护理要点以及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强化该类临床治疗效果夯实基础,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预防及保护内瘘的经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内瘘功能丧失和8例功能下降的原因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2例内瘘功能丧失患者中,5例是因为透析超滤较多而引发低血压,而有6例则是因为其自身血管相对较差,经过多次穿刺失败而导致,其中有1例则是因为未能对压迫止血法进行合理运用。此外,还有8例功能下降者,因为透析时间长、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过早使用动静脉瘘等导致。8例功能下降的患者给予及时护理干预后内瘘恢复正常使用。结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内瘘功能下降和丧失的原因很多,与穿刺不当、低血压、内瘘保护意识不强等诸多因素相关。临床上需要以患者病情为导向进行护理干预的针对制定。同时护理重点则是护士应从患者内瘘相应使用情况出发加以掌握,从而对其干体重展开正确评估,预防和及时纠正低血压,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切实做好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延长内瘘寿命,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