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减小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5.0%,观察组优良率为91.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股骨头置换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采用LyShilm量表评估患者的屈曲活动度及行走能力,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屈曲活动度、行走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更佳,更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各为28例,分别给予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2年疼痛情况等。结果:半髋关节术所用时间显著小于全髋关节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总输出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髋关节患者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取得相当的临床疗效,但术后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比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更轻,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3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7.72%)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7%)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优良率高,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半髓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追踪5年,研究组患者远期疗效(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追踪5年,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骸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半髋关节置换术更好的远期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4±1.5)周、住院时间(12.6±2.5)d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94.9%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2.6%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臧剑  孙文晓  徐鹏  窦坤 《吉林医学》2023,(7):1801-180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的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恢复优良率、不良事件、手术结果及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研究组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各25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2.0%,对照组优良率为7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海门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更好,患者术后近期髋关节功能更好,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好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二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患者治疗中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4h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且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前1d, 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1个月后,2组HHS评分均比手术前1d高(P<0.05),且研究组HH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44%VS 22.50%,P<0.05)。结论 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髋关节功能,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6个月以Harri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以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1.40%(35/43)、95.35%(41/43),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术后1年的髋臼角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时的假体髋臼前倾角和假体髋臼外展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虽然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出血量多的缺陷,但不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还能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的9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各46例。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全髋组Harris量表中疼痛、功能、活动度、畸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半髋组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髋关节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李晰 《当代医学》2016,(12):47-48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41例和半髋关节置换组8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103.5±14.8)min、术中出血量(301.7±38.1)mL、术后引流量(102.5±31.5)mL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36例,87.8%)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57例,71.2%)(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桐柏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并对比两组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3 a优良率分别为90.7%、62.6%、50.0%,观察组为90.6%、37.5%、28.2%,两组术后1 a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3 a优良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相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略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入院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者50例,设为髋关节置组(A 组);行股骨头置换术者48例,设为股骨头置换组(B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并综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以上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与 B 组相比,A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5),而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 Harris 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术后2年和3年的优良率分别为78.0%和56.0%,均显著高于 B 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效果,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更优于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3年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研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半髋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髋关节评分的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随访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90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患肢侧别、伴随疾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90例,半髋关节置换术20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88例。男145例,女345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75.3±9.5)岁。骨折类型主要为Garden IV型,摔伤是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半髋置换组对比全髋置换组,患者年龄更大、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越大,优良率越低(OR=1.139,P<0.001),术式对患者髋关节评分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336)。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多由摔伤等低能量损伤导致。半髋置换术较全髋置换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患者年龄越大,术后髋关节功能越差。年龄较大、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可考虑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较小、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