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晔  袁卫斌  黄少明 《黑龙江医学》2022,(14):1733-1735
目的:调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学龄前儿童氟化泡沫治疗用于龋齿防治的现状情况,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状况,让家长充分认识氟化泡沫对乳牙防龋的有效性及重要性,教授孩子养成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今后有效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乳牙患龋率,改善口腔状况,整体提高南海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4所幼儿园600名在读3~6岁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龋齿组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低于无龋齿组。家长对氟化泡沫治疗技术认知度随着学历降低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预防儿童龋齿的口腔知识匮乏,家长对儿童氟化泡沫治疗的认知程度对氟化泡沫治疗预防龋齿的推广有一定的影响,健康教育是预防龋齿发生的必要手段,故需要加大对儿童氟化泡沫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012年就诊的龋齿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口腔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口腔综合保健措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刷牙及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龋齿率仅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能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和正确刷牙的掌握程度,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的106例儿童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实施不同干预的儿童家长,其满意度、儿童配合度、龋齿发生率以及龋齿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的护理干预满意度分值较高,P<0.05;观察组儿童配合度较高,P<0.05;观察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知识掌握情况较优,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龋齿发生率,同时还会提高家长、儿童对牙齿健康重视程度,切实保证儿童的牙齿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2015年调查2014年普查过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200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情况,以2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童口腔保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本次健康教育,大多数家长在此次健康教育活动中认识到有效刷牙的重要性,因此在健康教育前后能够督促幼儿坚持早晨和睡前刷牙,能够做到有效刷牙的幼儿人数大大增加。结论学龄前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活动应以家庭和学校为主,教育的内容应重点放在饮食及口腔卫生护理上,并且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并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5.
沈益明 《大家健康》2013,(21):91-92
目的:对儿童龋齿进行口腔的综合保健预防所达到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口腔检查的儿童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使用常规的口腔保健方法,治疗组儿童使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措施,两组儿童在进行口腔保健干预后,对比其在半年后的每次刷牙的次数、使用正确方法刷牙的比例、关于牙齿的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龋齿的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口腔保健,治疗组儿童每次刷牙在2~3次的人数更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的比例也较高,关于牙齿的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定期口腔保健知识随访宣教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 从2019年11月—2021年4月在桐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口腔保健的儿童中选取3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施常规保健的对照组(150例)和实施定期口腔保健知识随访宣教的观察组(150例),统计2组刷牙情况(包括每日刷牙超过2次、正确刷牙)、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龋齿发生率、牙齿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以及正确行为占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刷牙超过2次占比、正确刷牙占比以及对刷牙知识掌握优良率均较高,龋齿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齿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儿童每次刷牙时间超过3 min、餐后漱口等正确行为的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定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随访宣教,能够有效提高其牙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减少龋齿发生,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苏州市吴中区社区的150名婴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及掌握情况、两组婴儿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婴儿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提高婴儿疫苗接种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在门诊保健儿童及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来我院门诊实施保健的儿童中选取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儿童保健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家长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儿童行为量表(CBCL)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门诊保健儿童及家长中应用心理干预,可改善儿童家长的情绪,提高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率,从而提高儿童保健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社区婴幼儿的家长实施新型健康教育对参与儿童保健活动的影响,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社区各有60名的婴幼儿及其家长,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婴幼儿家长仅通过社区中粘贴的宣传海报等方式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婴幼儿家长通过社区讲座、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接受新型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参与儿童保健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的参与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儿童保健的参与度,减少传染类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30-132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4月~2017年4月儿童保健门诊300例婴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婴儿家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采用专题讲座、电话随访、知识普及等多种新式教育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对比两组家庭在接受教育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婴儿健康体检和注射疫苗的重视程度。结果两组婴儿家长在接受教育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婴儿健康体检和注射疫苗的重视程度均属于较差标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家长经过教育后,实验组婴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婴儿健康体检和注射疫苗的重视程度比较,对照组婴儿家长明显优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率,提高对婴儿养护的重视程度,帮助家长更加科学的培养婴儿,为婴儿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对婴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婴儿家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6例婴儿家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教育后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儿童定期体检率及按时接种率,体检率和接种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知识掌握程度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实验组儿童定期体检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定期体检率(62.79%);且两组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儿童按时接种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婴儿家长采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儿童定期体检率及按时接种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玲  梁志刚  臧运泰 《中外医疗》2012,31(9):128-128
目的通过临床对7~12岁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分析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的效果。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口腔科接受常规检查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组儿童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析2组儿童对菌斑以及牙龈炎的控制情况,同时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儿童口腔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儿童菌斑以及牙龈炎控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要明显提高,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年龄比较小,所以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掌握能力并不高,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有效的控制菌斑以及牙龈炎的发生,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口腔卫生与儿童龋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与儿童龋齿临床关系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860例为调查对象,向所有受检学龄前儿童家长发放自拟定口腔卫生问卷。结果:健康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1860例龋齿人数780例,患龋率为41.93%。结论: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的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保持刷牙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睡前吃零食等不良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家长中实施健康教育对其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本乡镇卫生院辖区内婴儿及家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特殊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婴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疫苗按时接种率。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实施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P<0.05),婴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疫苗按时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家长实施综合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提高其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探讨影响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调查包钢所辖托幼园所3 974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结果:6~岁年龄组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龋齿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性别间龋齿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龋齿患病率高。结论:必须加强对教师和家长关于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方法的宣传,并对儿童龋病进行早期预防保健及治疗,从而减少龋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样我院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居民小区的儿童及儿童家长各2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儿童及儿童家长各124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卫生服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科普讲坛、电信服务、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教育宣传。6个月后,比较两组家长参与预防保健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居民在儿童预防保健知识的熟悉情况、参与定期体检的情况、疫苗(Ⅰ类和Ⅱ类)接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儿童家长的儿童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参与儿童保健的意识,提高了其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张锦桃  黄娟旭  崔少芬 《广东医学》2007,28(9):1502-1504
目的 探索小儿肥胖症的防治方法,及在医院、幼儿园、社区家庭学龄前儿童联合互动的干预模式.方法 选择广州市越秀区130所托幼园所及儿童保健门诊198例肥胖儿童,分为干预组100例、对照组98例,对两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对干预组儿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管理.结果 干预组肥胖儿童的体重得到一定的控制,两组间的流行病学特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家长对健康育儿知识的认识显著提高.结论 采取早期调整肥胖儿的饮食结构,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适当运动,结合中医按摩疗法,并形成医院-社区-家庭-学龄前儿童联合互动模式,是减少儿童肥胖症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幼儿园老师、保育员及家长等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做到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发生贫血的几率。方法:2007~2008年选取新市区某所幼儿园中3~6岁儿童152人、家属152人,幼儿园老师、保育员、炊事员、采购员35人,采用电视讲座、广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及举办培训班等方式,通过协同学习模式、心理干预及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对学龄前儿童、幼儿园老师、保育员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调查,了解受健康教育人群对贫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比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前后体检结果,了解贫血发生率有无降低。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儿童贫血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健康教育组儿童贫血检出率为2.04%,对照组贫血检出率为6.58%,健康教育前后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学龄前儿童发生贫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医学》2017,(5):461-463
目的对比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病的效果,从而了解其对预防儿童乳牙龋齿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挑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辖区内2所幼儿园内240名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20名儿童,并对实验组(A组)的120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B组)依旧接受幼儿园的日常传统保健措施;分别对两组儿童在接受口腔检查时配合度、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龋齿新发病率、龋齿平均治疗时间等方面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口腔检查配合度方面A组儿童配合率为90.0%,B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方面,A组65%的儿童有生活习惯明显改善,B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龋齿新发病率为10.8%,B组为27.5%,在龋齿平均治疗时间方面,A组为(31.7±10.2)min,B组为(53.4±1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使学龄前儿童主动保护自己的牙齿、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配合口腔检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病的发病率,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氟泡沫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 00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予以氟化泡沫保护牙齿,同时选取同期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假氟化保护牙齿,对比两组儿童龋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儿童使用后龋齿发生率11.4%,对照组使用后龋齿发生率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后再矿化率40.7%,对照组使用后再矿化率28.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化泡沫可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促进牙齿再矿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