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靖 《基层医学论坛》2022,(21):136-138
目的 评价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20例研究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优化门诊护理(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采血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采血依从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的各项满意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优化门诊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晕血晕针的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采血依从率,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对于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体检静脉采血对象共计1000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血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当中出现晕针、晕血者共计38例,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为0.76%;而对照组中出现晕针、晕血者共计122例,晕针、晕血的发生率为2.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采血者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晕血、晕针率,有助于确保采取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全方位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静脉采血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操作,实验组采血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8.0%(28/100),其中疼痛12例,皮下淤血9例,晕血、晕针7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39.0%(39/100),其中疼痛17例,皮下淤血12例,晕血、晕针10例。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采血者中开始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出护理工作在临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采血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晕针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78%(422/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6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中度晕针和总晕针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2%(442/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2%(38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发生晕针,且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缘由分析和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本院进行静脉采血的128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以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用并发症护理干预以后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好,晕针出现次数降低。结论对门诊采血患者进行指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晕针出现次数以及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248例需要进行采血操作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1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采血操作,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采血,比较2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察组出现晕针晕血的患者仅有2例,而对照组有1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晕针晕血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门诊采血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在2017年3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200例采血患儿,患儿年龄阶段在0-11岁。按照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为10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采血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血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不同年龄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采取期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较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1%)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门诊采血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14±0.26)分,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54±2.16)分,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患儿及患儿家长门诊就诊体验,有利于建立友好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莉 《包头医学》2015,39(1):49-50
目的:探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晕血护理干预.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采血患者中58例晕针晕血,采血护理人员给予护理干预,回顾要点:采血前护理干预、采血中护理干预、采血后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采血前、中、后护理干预,减少晕针晕血的发生,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提高门诊采血服务质量.结论:采血前护理干预,可避免已知晕针晕血患者的再次发生;采血中护理干预,减轻采血中患者晕针晕血的症状;采血后护理干预避免晕针晕血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静脉采血时出现晕针反应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研究对象平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常规采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针对晕针原因做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晕针发生率。结果统计数据发现,观察组的晕针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静脉采血时针对晕针原因做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晕针反应,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提高门诊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在我院门诊采血室2016年1月—3月随机抽取100例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静脉采血穿刺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采血穿刺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诊护士在静脉采血穿刺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采血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抽取我院门诊体检的600例体检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300例对照组按正常程序采血,300例观察组针对晕针的可能因素,采血前后对患者进行预防干预。比较2组晕针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晕针可能性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操作者水平因素等,2组晕针诱发因素均以心理因素最高,分别为2.67%和6.67%;干预后,观察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因素是导致采血晕针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在预防采血晕针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体检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期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及总结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方法:将300例静脉采血患者按照单日、双日采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8例,对照组142例,观察组采用分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紧张、皮下淤血、晕针的发病率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注射患者发生晕针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抽取儿科收治的580例病人进行分析,随即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晕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儿科门诊注射病人实施晕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有效控制晕针的产生,减少晕针造成的损伤,确保注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方法减少行静脉放血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恐惧性焦虑心理和晕血晕针发生的效果。方法:88例行静脉放血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放血治疗的恐惧性焦虑心理、晕血晕针发生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焦虑患者观察组23例(52.3%),对照组9例(2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晕血晕针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满意度观察组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静脉放血治疗患者恐惧性焦虑心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舒适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影响舒适度的因素,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尿毒症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体检采血晕针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采血室2015年4月~2015年12月与2014年4月~2014年12月间晕针人次数,均选取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晕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改善护理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符继荣  吕万丽 《当代医学》2009,15(28):128-129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6000例在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服务贯穿就诊全过程;5000例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眼科门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人性化服务可有效提高眼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杜绝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服务在降低静脉血采集中晕针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采血室进行抽血的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含心理护理的综合化护理服务,通过采血过程中晕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评价两组效果。结果采取心理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采取普通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同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有一个明显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服务可以提升门诊采血室中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用于体检静脉血采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对象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不实施任何护理,观察组在体检静脉血采集中开展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晕针发生率为4%,对照组晕针率为18%;观察组采血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结论:心理护理用于体检静脉血采集中能够减少晕针反应,提升体检对象对体检采血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毛琦  郑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61-163
目的 探讨体检者(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1月于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采血发生晕针的60例学生患者作为晕针组,选取同期每周一门诊采集的生化血液标本的学生患者共计6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将两组年龄、性别、直立性低血压史、空腹与否、心脏病史、采血时体位、童年注射恐惧经历以及采血时出现的不良情绪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学生的年龄、童年注射恐惧经历以及采血时出现的不良情绪等与晕针现象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采血时出现不良情绪(β=0.929,S.E.=0.301,Wald=12.382,P<0.05,OR=2.32)为学生晕针出现的独立预测因素.晕针组有44例采用抱头扶持法进行再次采血,均取得成功,无晕针现象出现,晕针有效预防率为100%.结论 学生采血时出现晕针现象同不良情绪呈显著相关性,而抱头扶持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学生采血时晕针的发生,值得在实际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