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技术对于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 Barthel 指数与治疗之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技术可取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亚低温治疗,通过临床治疗有效率、Barthel评分、NIHSS评分等指标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4.44%(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有利于快速去除血肿,减轻疾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宁红辉  李迪  李涛  李霜  赵琼 《中外医疗》2011,30(24):16-17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微创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组,行微创治疗+亚低温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12%,高于微创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高于微创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微创术和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78%)显著高于对照组(50%),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及BI评分为(23.16±1.53)分及(87.88±10.9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8±1.26)分及(78.24±12.4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单纯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更好,并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6-2013-06间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8例,患者家属是否同意手术,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促进细胞代谢和防止并发症等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45例,总有效率70.3%;对照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为40例,总有效率47.6%。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Bathel指数改善幅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6.26±2.10)分小于对照组(12.96±3.69)分、BI指数(86.94±6.14)、GCS评分(9.35±2.18)分大于对照组患者的BI指数(76.65±5.53)和GCS评分(7.33±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31%高于对照组52.3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3.85%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7.
周利胜  陈光荣 《吉林医学》2014,(11):2276-227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C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与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很好的预后,但是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亚低温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组86.6%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76.4%总有效率,实验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L、CSS评分比较中,实验组患者评分优于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治疗的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以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内科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和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差异继续加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0%,对照组79.68%,两者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3.621,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纯随机抽样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邹胜华 《吉林医学》2015,(7):1296-1297
目的:分析和研究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血肿对脑组织损害与压迫,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26/3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13%(17/3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黎卫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358-435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显著较好(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创伤小,疗效好,利于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并且接受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把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对比组,研究组有43例患者,对比组有40例患者。对比组展开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对比组为80.0%,研究组和对比组作出比较,其结果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的治疗疾病,提升其治疗有效率,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治疗组)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同时联合亚低温治疗,与单独使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2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3.6%,2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8.0%,而对照组为18.2%,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脑出血可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贝为武  赵世金 《广西医学》2010,32(10):1193-1194
目的观察亚低温配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23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亚低温组25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亚低温组总有效率为76.0%,常规组为52.2%,亚低温组疗效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YL-1型穿刺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YL - 1型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 32例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观察组 36例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56 .3 % (P <0 .0 1 ) ,观察组病死率为 8.3 % ,明显低于对照组 37.5 % ,二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YL - 1型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50/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2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90d后患者的BI指数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微创手术,23例行微创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格拉斯哥评分。结果:微创手术联合亚低温组意识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微创组,病死率明显降低。讨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