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唐宋时期,食治相关的著作大量出现,食治理论日趋完善,使食治成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为中心,考察唐宋时期食治思想和手段的变化,认为食治乃是从道教服食系统中逐渐分离脱化而来的一套治疗体系。初唐时期,食治理论基本成形,但其中掺杂有大量辟谷修行的成分。盛唐时期因外丹的兴盛,食治系统一度衰落。在北宋初期,食治才彻底从服食系统中脱离,形成了独立完善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4,(8):1080-1081
北宋是中医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等著作代表了该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北宋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平圣惠方》共一百卷,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综合类方书。全书共1670门,载方16834首,涉及临床所有各科病证,首先阐明诊断脉法,其次叙述用药法则,然后按类分述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方药,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医书。《太平圣惠方》第六十五卷单列《治(疒呙)疮诸方》、《治(疒呙)疮久不瘥诸方》两章。在《治(疒呙)疮诸方》中,记  相似文献   

4.
《圣济总录》卷五至卷十八为“诸风门”,由1篇“诸风统论”总括其病源,85篇“个论”详述各病证,通过与相关医籍的条文对比发现,在这86篇论中,征引文献十分丰富,除明确提到《周易》1处和《内经》18处外,还有以下文献。1、源出《内经》者,共计9篇,如中风、肉苛、漏风、风厥等。2、源出《诸病源候论》者,共计34篇,如风癔、风口噤、风气、风冷等。3、源出《太平圣惠方》者,共计14篇,如急风、破伤风、摊缓等。4、综合《素问》、《诸病源候论》并有所发挥者,共计4条,如肝中风,中风身体不随、  相似文献   

5.
从医德医术、脏腑辨证、五脏用药、养生保健、润肤美容、脉法诊断、察病预后等方面,探讨宋代医著《太平圣惠方》的学术思想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医高校5版《金匮要略》讲义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将第一条“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选者,此为痹”解释为中风与痹证的鉴别点,笔者认为这与临床实际不尽相符。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主编的《简明中医辞典》将巾风定义为:①病名,亦称卒中。指碎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的病证。②指外感风邪的病证,是太阳表证的一个类型。《金匾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第一条显然指的是第一个含义。它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  相似文献   

7.
1中风先兆证的相关概念关于中风先兆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素问·调经论》有“气血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1]的记载,将中风先兆证称为“微风”,这是对现代中风先兆证临床表现的早期认识,也是中风病内风致病从气血的最早论述。宋·方勺的《泊它编》:“风淫未疾,谓  相似文献   

8.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概说本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真脏脉、三焦各部病证以及脏腑积聚等病证。因均属五脏病变,故合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断不同于《伤寒论》所论外感中风与伤寒,亦不同于中风历节病篇之中风。文中“风”,“寒”二字代表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因。由阳、热、实邪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五脏证候即属中风,由阴、寒、虚邪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五脏证候则属中寒。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特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培政  刘亚敏 《新中医》2001,33(11):6-8
论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中风的特色。叶天士认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为阳化内风,其演变与肝关系密切,但五脏的盛衰皆可致肝失所养,肝风内动而致中风。治疗上以滋肾养肝为治疗中风之大法,并立调理五脏为治疗肝风之纲要。叶氏对中风详尽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治疗上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四神聪穴,为常用的经外奇穴,最早见于《银海精微》,目前应用的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的定位源自《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云:"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类经图翼》载:"主治中风,风痫"。四神聪位于头顶,为髓海所居,在治疗精神情志相关的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实验研究也表明四神聪在改善脑血流量,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1]。笔者临床运用四神聪穴也常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验案3则与  相似文献   

11.
自金元以来,中风以"内风"为主,"外风致中"的理论逐渐被忽视。风为百病之长,是中医病因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风邪作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合并寒、湿、燥、热诸邪侵犯人体。风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外可侵袭肌表,内可伤及脏腑,遍及全身,无所不至。推断外感邪气与现代医学中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入侵人体导致感染类似,因此可以说"外风致中"与现代医学"感染相关性卒中"有一定相关性。中风病临床研究也发现,感染是中风的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外风致中"学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基于燮理五脏并消风宣窍法探究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因机证治。结合“清阳清窍”学说及五脏辨证,认为鼻渊病位在鼻,又与五脏清升浊降之病机密切相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临证审机,辨证论治,其一为燮理五脏,重清阳升散之源泉,着眼于五脏不足或枢机不利之处,和合五脏;其二为脏时同调,以四时六气为根本,关注小儿脏腑娇嫩,使饮食运动不失其度,合于四时以御外风;其三为消风宣窍,祛伏风、化痰浊以成清升浊降,“消风”重在引经、疏散以升清阳,“宣窍”重在治痰、祛湿以化浊阴,从而切实改善患儿鼻塞、流脓涕等不适,使其复归于清升浊降畅然往复,五脏合和,九窍通利。  相似文献   

13.
痰与心脑血管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五脏之病,俱能生痰"的理论,探讨痰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其病机特点、证治法则.认为五脏系统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从五脏系统调控是防治一切痰病的根本;从五脏系统调控心脑血管病痰证的具体措施包括从五脏治痰、从五脏调理、改变痰浊体质等.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6-448
钱乙五脏辨证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辨治具有重要的价值。抽动障碍非一脏之病,而是"五脏同病",肝风为病机之核心,或兼肺虚受邪、外风引动内风,或兼脾虚土衰、木乘脾土,或兼心热火旺、风火相搏,或兼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治疗尊五脏补泻的原则,以调肝熄风为本,针对不同的病机,或清宣肺气,或扶土抑木,或清心泻火,或养阴补肾。  相似文献   

15.
蒋宝素治疗中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文  李宁 《河南中医》2016,(6):983-984
蒋宝素根据有无邪症邪脉将中风分为类中风和真中风。真中风的病机可概括为内虚邪中,类中风病因多属风、火、痰、气、虚,其病机总属肾中水火不足,二者虽同有本虚的一面,但治疗方向不同,有外感者注意驱风,属内伤者注意循症求因,治病求本。其对于真中风的治疗,多从阴亏血少,营卫气虚两方面考虑,以补气血,固营卫,祛风通络为治疗原则,有中脏腑、中经络之分,用药喜用真黄风汤加减。对于类中风的治疗,多从脾肾论治,结合风、火、虚、痰、瘀来审症求因,辨证论治。其临证用药特点:喜用对药:黄芪和防风,竹沥和生姜汁;喜用豨莶草。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63-765
古代癫、痫、狂、痉、惊、厥等常混称,相关论治较混乱。基于钱乙"凡治五痫,皆随脏而治之"提出"五脏神志辨证体系",将五脏(肝心脾肺肾)与对应之五神(魂神意魄志)相结合。治疗上,统筹调节五脏阴阳虚实与五神亢任盛衰,选用对相应脏腑和神志均有作用的药物与穴位,身心同治,针药并用,重在缓解期分10型论治,剂型以膏方为主,以期为癫痫的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尹先达 《光明中医》2008,23(11):1661-1662
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只是外在因素,而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才是发病的根源。祖国医学既注意脏腑间的整体关系,即:五脏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它脏;又注意治未病,预防疾病的传变,即:在治病时照顾整体,先安未受邪之脏,及早截断疾病传变途径,防止衍生它证,确保患者早日康复。“肝病实脾”这一治疗原则,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为后世预防医学和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杨娜 《西部中医药》2006,19(12):3-4
<金匮要略>"十七句"是肝虚证的具体治疗方法.其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从多个脏腑出发,进行整体治疗,达到治疗肝虚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灸对中风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法:随机将46例中风早期病人分为针灸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进行临床治疗对比,采用MESSS量表积分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尤其是防止和减轻误用、废用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方面。结论:对中风早期,生命指征稳定情况下介入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以"中风病"为例,通过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探讨"中风病"病因病机语言的隐喻特征,分析其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多样性的认知根源。认为"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是主要基于一系列与"风"相关的概念隐喻建构而成的中医理论。医家体验的独特性形成了认知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中风病"病因病机概念隐喻始源域的多样性,从而造成了对中风病隐喻认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