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浩 《山西中医》2011,27(1):17-18
目的:观察消喘膏三伏穴位贴敷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治疗组60例采用梅花针叩刺,穴位外敷消喘膏治疗;对照组口服固本咳喘片5片,3次/日,1年为1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32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60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1.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19.64,P〈0.01)。结论:消喘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咳喘固本丸对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的疗效。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观察法 ,治疗组 112例以咳喘固本丸治疗 ,对照组 84例采用酮替芬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8.4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5 .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且治疗组IgE含量明显下降。 结论 :咳喘固本丸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补肾活血法治疗IgA肾病1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将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为大法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潘生丁,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尿常规(尿红细胞、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38例.有效49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5.6%;对照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4侧,有效32例,无效88例,总有效率45.o%。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尿、蛋白尿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IgA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IgA肾病血尿及蛋白尿症状。  相似文献   

4.
金芪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金芪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予金芪固本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肌注人胎盘脂多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芪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钟冬梅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402-402,408
目的:探索生脉注射液对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的观察。6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监控2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监控0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含量显著提高。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有提高COPD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COPD患者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固本清肺化痰解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固本清肺化痰解痉汤治疗,对照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茶碱等西药治疗,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8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本清肺化痰解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喘丸口服联合复方甘草酸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中成药定喘丸联合穴位注射复方甘草酸胺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59例,对照组采取皮质激素加氨茶碱静脉点滴治疗59例。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54.2%)、好转24例(40.7%)、无效3例(5.1%),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显效16例(27.1%)、好转29例(49.2%)、无效14例(23.7%),总有效率76.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定喘丸口服联合复方甘草酸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8.
自制"补肺片"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并设酮替芬为对照组。按就诊先后次序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29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9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与68.96%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加味参蛤散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和其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加味参蛤散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均4周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升高,Th2降低,Th1/Th2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加味参蛤散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免疫失衡及炎症介质表达,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3例CVA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25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支气管扩张剂(美瑞清)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痊愈87例,显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33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55.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芩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元神"乃"元始之神"——"脑为元神之府"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时珍所说“脑为元神之府”的“元神” ,到底是否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 ,有必要加以澄清。为此详细论述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元神”的原意 ,并结合《内经》理论 ,指出此“元神”实际是“元始之神” ,指的是命门与脑存在的生命初始本原物质 ,这种物质并且决定了一切生物体的生长壮老已 ,而并不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表里双解法"是周平安教授针对流感"表寒里热证"提出的,后来又与"和"的思想相融合,提出了"表里和解法",此时"表里和解法"已不再仅仅针对"表寒里热证",而是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表里和解法"的内涵为:使用表里同治的方法(调理上下内外气机、解表以除里邪、泻里以散表实、补里以助表虚、补里以除表实),遵循"和"的原则(不和则为病、治病以求和),以"和"为目的(表里之邪解、正复而人安和)来治疗特定证候(表实证、里实证、表里俱实证、表实里虚证、表虚证、里虚证、表里俱虚证)的方法。此法既是治则,也是治法。  相似文献   

13.
孙宏  康廷国  李丹 《中医教育》2007,26(5):42-4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辽宁中医药大学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多年来重视学科建设、注重培养人才质量、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增强办学能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经验总结,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袁开惠 《中医教育》2010,29(6):36-38
"上池之水"为何物,历来说解不一,本文从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对"上池之水"作了探讨。认为其为古人认识中的天上所来之水,即露、霡霂。古人以其服药行为与汉代承露、饮露习俗有关,也说明了中国医学于汉代已经具备服药用水的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杨娜 《西部中医药》2006,19(12):3-4
<金匮要略>"十七句"是肝虚证的具体治疗方法.其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从多个脏腑出发,进行整体治疗,达到治疗肝虚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诱导大鼠直立体位引起腰椎病变的实验方法来观察腰与肾的相关性,并由此认识"腰为肾之府"这一理论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直立组及恢复体位组各8只,采用肩关节离断术、抬高食物和水的方法诱导大鼠直立,制备大鼠直立模型,9周后以X线片、血糖浓度、体重、肾组织形态为指标,观察腰椎变化对肾脏的影响。结果大鼠直立后出现下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出现唇缘样增生。直立组大鼠体重、肾小球直径、周长均较正常组显著性下降(P<0.01);直立组、恢复体位组的肾小球直径,周长较正常组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肾组织出现病理变化,肾小球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大(P<0.01)。结论大鼠直立后腰椎的变化可引发肾组织病理改变,恢复体位后有所改善,因此腰与肾关系密切,用现代实验方法验证了"腰为肾之府"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7.
吴东南  肖政  范世平 《河南中医》2016,(10):1847-1848
五味子五味具备,"五脏皆治",以补为主,治虚为主。临床辨证用之,五味子可敛肺滋阴治顽咳,养心宁神治不寐,健脾涩肠止泻泄,柔肝养血治眩晕,补肾益精疗无子。五味中酸敛最甚,若实证用之,有收敛邪气,闭门留寇之弊,故实证患者当慎用。  相似文献   

18.
陆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08-2310
前人曾对“肝者,罢极之本”中的“罢极”二字作出了很多的阐述,然而至今还没有定论。在思考前人这些阐述的基础上,参考“罢极”二字的本意,尊重《内经》中“敷和”的说法,通过对《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五本”含义的比较分析,结合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疏泄”二字的局限,提出“罢极之本”应作“敷和之本”的新解。  相似文献   

19.
中医文献里虽然没有"老年呆病"这一病名,但对"老年呆病"的有关论述却很多.从历代中医文献对老年呆病的论述里,可以看出中医对老年呆病的认识是随着时代而逐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20.
从辨证与治则(虚寒腹满、实热腹满)、具体方药(实热证、虚寒证、实寒证、表里兼证)、用药特色(益脾胃,助气化,阴阳兼顾,祛阴寒,扶中阳,温运并施,畅气机,复升降,脾胃兼顾,治虚劳,倡建中,重视补脾)探讨《金匮要略》重视脾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