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蓉  柯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40-44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NICU近年来收治的1689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689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率为1.89%。新生儿院内感染以皮肤软组织感染率较多见,其余依次为胃肠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早产儿的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05)。结论NICU发生院内感染与新生儿的自身情况、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及无茵操作、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及NICU的环境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该院NICU 2011年至2012年来收治的1340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340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66例,医院感染率为4.92%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情况居首,占总感染的60.61%。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治疗及使用抗生素种类。结论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发生侵入性操作,在院天数长,使用抗生素种类多的患儿,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评价N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对入住NICU〉48 h的患儿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感染,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病例2 201例,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是3.17%和1.28%(P〈0.05);日感染发病率分别为4.11‰和2.12‰(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发病率分别是3.32‰和5.18‰(P〈0.05)。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感染性病原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见。结论: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便于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NICU收治的第一诊断为NRDS的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院内感染(44例)和未发生院内感染(194例)进行院内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析。结果:NRDS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18.49%,住院相关院内感染率为8.5例次/千日,机械通气相关院内感染率为14.4例次/千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院内感染率为0.3例次/千日;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48.89%),其次为呼吸道(33.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6.1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0.48%。结论:NRDS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肠外营养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莹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1):1657-1659
目的:探究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725例新生儿医院数据进行前瞻性监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5例新生儿总计感染68例,总感染率为1.83%;其中感染部位频率最高为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2.65%,较其他感染部位高(P0.05);病原菌中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为49.12%,均较其他病原菌高(P0.05);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侵袭性操作频率高、出生时体重低相关。结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对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晚霞  刘金枝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518-25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 461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461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5.4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在80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47例,感染率7.08%,占首位.原发病为新生儿窒息发生医院感染33例,感染率4.14%,占第二位.NICU医院感染率高.早产、原发病重、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是高危因素.结论: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NICU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期间共收治新生儿3022例,总住院日28798天,发生医院感染142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4.70%,日感染4.93‰,2年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为常见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50.38%),尤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2.21‰,且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0.30‰。结论:NICU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部门,应继续加强NICU目标性监测工作,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P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流行学病分析,为预防控制PICU医院感染、降低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分析入住PICU的215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感染特征以及相关因素,进而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1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36.07%)、上呼吸道感染(16.07%)及口腔感染(14.8%)居多;胎龄〈37周、体重≤1500g、脐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PICC插管和经鼻口腔吸痰(P〈0.05)等是P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P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关注,积极治疗原发病,全面加强消毒,增强手卫生的依从性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P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分析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分析1463例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自身因素、侵入性操作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患儿1463例,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例次率为2.39%,共22例患儿发生VAP,VAP发生率为18.98‰。其中≤1000 g体重组患儿8例,VAP发生率为47.62‰;1001-1500 g体重组患儿79例,VAP发生率为27.52‰;1001-1500 g体重组患儿392例,VAP发生率为18.06‰;〉2500 g体重组患儿984例,VAP发生率为17.06‰。22例VAP患儿的痰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79.31%;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结论随着NICU患儿出生体重的增加,VAP发生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医院应针对高危新生儿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其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NICU行机械通气的41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VAP感染发生比例及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0例机械通气患儿共发生VAP 50例,其中早产儿21例,足月儿29例,VAP发病率为12.20%(50/410);VAP病原学检查结果 显示,革兰阳性菌占74.00%(37/50),革兰阴性菌占24.00%(12/50),真菌占2.00%(1/50);2011年行机械通气183例,发生VAP 12例,感染率6.56%(12/183),2012年行机械通气227例,发生VAP 38例,感染率16.74%(38/227),2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2年NICU机械通气患儿VAP的发生有增加趋势,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  相似文献   

11.
袁鹏  毕齐 《中国医药》2010,5(8):708-709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538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538例患者中,274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50.92%。共检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6株,革兰阳性菌99株,真菌37株。274例患者中以脑梗死148例(54.01%),脑出血115例(41.97%)为最主要。患者意识状态、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年龄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出现较多的科室。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科学依据实行预防措施.方法 在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选择60例,观察新生儿在入住期间的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其中包括NICU医院不同感染部位的情况(鹅口疮、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以及不同体质量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再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新生儿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在28例患儿中有16例(57.1%)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鹅口疮5例(17.9%),呼吸系统感染15例(53.6%),消化系统感染8例(28.5%);15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小于1500 g,占出生体质量小于1500 g新生儿总人数的48.39%,13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等于1500 g,占出生体质量大于等于1500 g新生儿总人数的44.83%.结论 根据新生儿之间不同的个体差异预防感染、并对NICU医院采取全面预防措施,对预防N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本院NICU新生儿尿路感染的茵谱及药敏特点。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尿路感染的细菌按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分类,研究菌谱分布情况及各致病菌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屎肠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美罗培南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均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新生儿尿路感染菌种有变化,革兰阳性球菌有上升趋势,各茵种均出现耐药增加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2007年-2009年161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男111例,占68.9%,以老年者为主,≥60岁108例,占67.1%;基础疾病以脑血管及脑外伤疾病为主,占59%;科室分布以ICU最多,63例占39.1%;住院天数最长161天,平均29.6天,同时发生两个以上部位感染占15.5%;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真菌最多,构成比占24.3%;易感因素中,昏迷的占28.0%,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共42例,占26.1%;治愈率48.4%;死亡率占11.2%;发生医院感染前有使用抗生索的127例,占78.9%,联用的占36.7%,2007、2008、2009年在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构成比中分别为22.9%、21-3%、23%。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是老年、ICU患者、病重、留置胃管、上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等。防治需根据重点人群、科室、高危因素、重点环节等,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医院下呼吸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唐懿 《安徽医药》2011,15(12):1552-1553
目的探讨开放前列腺术后出现尿瘘原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764例前列腺开放术后出现尿瘘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开放前列腺术后出现尿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痉挛缝线断裂,尿路感染,患有糖尿病,术前引流尿管不合适是前列腺开放手术发生尿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膀胱痉挛缝线断裂,尿路感染,患有糖尿病,术前引流尿管不合适是前列腺开放手术术发生尿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人住本院NICU的8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相应标本,分离病原菌,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情况。结果55例患儿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74%;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多、有病原菌定植;分离的514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362株(70.43%),革兰氏阳性菌122株(23.73%),真菌30株(5.84%);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81株)、大肠埃希菌(105株)、鲍曼不动杆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73株)、肺炎链球菌(27株)、肠球菌(12株);真菌全为念珠菌。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对三代头孢等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NICU中应重点注意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有病原菌定植的患儿,慎用侵入性操作;同时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有效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张佐莲  张显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51-152,15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归性地分析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7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率为14.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为53.21%,其次为泌尿系感染为19.27%,其中脑出血、重度颅脑损伤、急诊入院、气管插管治疗、颅脑引流、泌尿道插管治疗、住院时间〉15 d、机械通气时间〉7 d是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引起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与病原体分布,为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7月~2013年7月本院留置尿管后发生尿路感染的50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体分布,并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对50例留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结果显示,42例患者尿液培养出1种病原体,5例患者培养出2种,3例患者培养出3种病原体。病原体分类表明,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2.46%;结合同期同科室病例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妇产科发病率最高,达到21.43%,总体发病率为11.44%;对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证实年龄>60岁、留置尿管、手术史、导尿插管、基础疾病、入住ICU等因素与尿路感染的发生关联密切(P均<0.05)。结论应及时明确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