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患者男,44岁,体格检查发现肺部肿物入院。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发热,检查心肺未发现异常。其兄和弟分别有食管癌和鼻咽癌病史。入院后胸部X线检查疑多发胸膜间皮瘤或胸膜转移瘤。外院CT检查考虑右中肺占位;双下胸膜转移瘤与多发胸膜间皮瘤鉴别。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5.53×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46,淋巴细胞比值0.39,痰培养、抗酸杆菌及结核抗体均为阴性,癌胚抗原(CEA)〈0.2“g/L,肝、肾功能生化检查无异常。^18F-脱氧葡萄糖(FDG,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比84例胸膜病变患者的CT与常规X线检查。其中恶性间皮瘤34例,胸膜转移瘤16例,良性胸膜病变34例。CT显示胸膜增厚81例,X线显示57例。纵隔胸膜病变CT显示48例,胸片显示21例。CT均比普通X线检查敏感(P<0.001)。恶性间皮瘤、转移瘤和良性感染性病变在注入造影剂后CT值增强25~40HU,平均为33HU,三者增强无明显差别。良性非感染疾病对比增强仅为0~15HU,与上述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恶性胸膜病变一般为较大的不规则肿块,良性病变较小,边缘光滑。但仅根据胸膜厚度不能鉴别良恶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CT检查周围型支气管癌,怀疑累及胸膜及胸壁者52例,均有组织学证实。均用造影剂Angiografin200ml静脉滴注。病例有三类:癌或其伪足未见与胸膜直接接触者9例;可见肿瘤伪足或肿瘤本身与胸膜接触,但接触面直径不超过1cm者15例;癌与胸膜接触长径已超过1cm者28例。作者见到三类有下列三种情况:①胸膜及胸膜下脂肪线均无特殊者11例;②胸膜增宽24例,其中20例胸膜下脂肪线同时增宽。此24例仅1例有肿瘤  相似文献   

4.
CT 同X 线检查相比有许多优点:CT 显示胸膜与肺的界面较清楚,可准确判断病变位置;能清楚显示胸膜各部特别是前、后肋膈窦病变;可鉴别液体和实质性病变;能同时观察胸膜附近肺、纵隔及胸壁病变,并可推断与胸膜病变的关系。检查时,扫描时间应在5秒以下,层厚1cm,连续进行扫描。一般用仰卧位,为了识别胸膜病变的形态和活动性,可对特定层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6岁。吞咽异物(鱼刺)后致食管胸膜瘘2月。患者曾因吞食鱼刺颈胸部不适3天后,去当地医院行吞钡絮检查未发现异物,1周后出现颈部与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伴发热。于当地间断非正规"消炎治疗"近2月无明显好转,来院申请胸背部核磁共振检查。临床拟诊:①食管胸膜瘘;②脓胸。磁共振扫描仪意见:食管及右侧胸腔、胸壁、右肺异常信号影,考虑食管胸膜瘘,并右肺及侧胸壁感染(图1~10)。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9例(男5例,女1例,年龄51~68岁)病理证实为局限纤维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病史、胸片和CT 检查资料作了回顾性研究,CT 见到:肿块位于周边胸膜5例,位于叶间胸膜1例。9例均无钙化。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5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用CT、MRI评价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性质 ,并探讨CT、MR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 38例 ,影像、手术及大体病理均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横断及冠状面T1WI、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测量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CT值 ,分析MRI信号特点 ,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典型胸膜凹陷征 2 1例 ,凹陷间隙内CT值为 7.5 3± 6 .91HU ,符合水样密度。MRI上呈水样信号 ,脂肪抑制后T2 WI仍呈高信号 ;线状胸膜凹陷征 11例 ,仅 2例CT值示水样密度 ,MRT2 WI上 6例胸膜凹陷区见小三角形水样信号 ;叶间裂胸膜凹陷 4例 ,仅见于CT肺窗 ,局部无喇叭口状阴影形成 ,MRT2 WI上局部无水样信号改变 ;复合型胸膜凹陷 2例 ,其表现与以上所述相同。上述各型均于手术及大体病理显示脏层胸膜凹陷 ,局部胸膜光滑无增厚、无脂肪及软组织充填。CT、MRI对胸膜凹陷征内水的总显示率为 85 .3% ,与病理结果对照无显著差异 (χ2 =0 .2 0 6 ,P >0 .0 5 )。结论 CT及MRI进一步证实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为水 ;CT及MRI基本能够反映胸膜凹陷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46岁。因感冒后咳嗽 ,拍片发现右上肺炎症 ,经抗炎治疗病变无吸收。查体 :一般情况可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未见异常。CT扫描 :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水平见一 5 .0cm× 2 .2cm× 4.0cm大小低密度肿物影 ,以宽基底部与胸膜相贴 ,边界清 ,其内密度均匀 ,CT值 -10 9HU (图 1)。CT诊断 :右侧胸膜脂肪瘤。手术及病理 :右第 5后肋水平脏层胸膜上见一 5 .0cm× 2 .5cm× 4.0cm大小椭圆形肿物 ,质软无包膜 ,与周围无粘连 ,切面淡黄色。病理诊断 :(胸膜 )脂肪瘤。图 1 右上叶后段支气管水平 ,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对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与胸膜转移瘤(MPD)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两种疾病的首诊准确率。方法 选取72例行HRCT检查的胸膜病变患者(MPM组41例,MPD组31例),并通过病理学确诊。比较两组HRCT特征,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定量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MPD组血清癌胚抗原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PM组以胸膜单侧受累多见,胸膜增厚多呈弥漫、环形及肿块样,可伴胸膜钙化斑及叶间胸腔积液,增强扫描胸膜及淋巴结多呈均匀强化(P均<0.05),MPD组以胸膜双侧受累多见,胸膜增厚多呈局限性及结节样,胸膜钙化斑罕见,增强扫描胸膜及淋巴结多呈不均匀强化(P均<0.05)。结论 MPM组与MPD组在胸膜受累范围、胸膜增厚形态、胸膜钙化斑、淋巴结肿大及强化特征存在差异,HRCT有助于两种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与肺炎的CT征象特点,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2例炎症型BAC及20例肺炎的CT征象。结果炎症型BAC主要分布于肺外带胸膜下,CT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背景下的斑片状实变影,常伴空泡征、病理性含气支气管征及血管征、"卫星"腺泡结节、胸膜凹陷征及分叶征,一般无胸膜增厚;而肺炎常分布于中下肺叶,少见磨玻璃样密度、空泡征、病理性含气支气管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无"卫星"腺泡结节,慢性肺炎常可见邻近胸膜增厚。炎症型BAC与肺炎均不易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CT检查对炎症型BAC与肺炎的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及检查方法。方法:CT检查、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SHL)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5~64岁,平均38岁。结果:SHL表现为胸膜下区或肺实质内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偶见钙化,增强扫描时呈均匀性或混杂密度强化,周围肺纹理无异常改变,无胸膜肥厚及凹陷征象,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CT检查可提示SHL的诊断,病理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平扫图像中的胸膜标记在预测非毗邻非小细胞肺癌(非毗邻NSCLC)对脏层胸膜侵犯程度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毗邻NSCLC患者138例。CT平扫图像中将胸膜标记分为3种类型:1型,1个或多个线性胸膜标记;2型,1个或多个具有线性胸膜标记,并在胸膜侧可见软组织成分;3型,1个或多个软组织条索状胸膜标记,当存在多种类型时,优先判定为3型、2型和1型。根据第7版TNM分期将非毗邻NSCLC对脏层胸膜侵犯程度分为3个层次:PL0,无胸膜侵犯;PL1,肿瘤侵犯脏层胸膜的弹性层,但未达到脏层胸膜表面;PL2,肿瘤侵犯脏层胸膜表面;PL3,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计算阳性似然比、精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胸膜标记27例(19.6%)缺失;1型59例(42.8%),2型21例(15.2%),3型31例(22.5%)。胸膜侵犯程度:PL0 95例(68.8%);PL1 21例(15.2%)、PL2 22例(16.0%)。无胸膜标记患者均无胸膜侵犯,具有胸膜标记111例中43例(38.7%)存在脏层胸膜侵犯。2型胸膜标记能够适当预测非毗邻NSCLC患者存在脏层胸膜侵犯的可能性,其精度为70.8%,1型胸膜标记与脏层胸膜侵犯相关稍低,3型胸膜标记与脏层胸膜侵犯相关最低。结论:CT平扫图像中的2型胸膜标记可作为预测非毗邻NSCLC患者是否存在脏层胸膜侵犯的依据,以帮助外科医师把握最佳手术时机,进而改善非毗邻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 ,48岁。刺激性干咳半个月 ,无发热、盗汗、胸痛、咯血等症状。经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后段有一个近圆形、边界较清晰、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 ,大小为 5cm× 4cm ,周围胸膜无卫星灶 ,气管前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各叶段支气管开口未见异常。体检 :双肺呼吸音清 ,无干湿罗音。头皮下见一个直径 1cm肿物 ,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毛母质瘤 ,身体其它各部位及脏器均未见肿物。于 1999年 12月 5日行左肺上叶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切除的左肺上叶大小为 2 0cm× 12cm× 6cm ,脏层胸膜光滑 ,于后段见一灰黄色肿物 ,…  相似文献   

14.
左下肺硬化性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飚  陈新龙  何平生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39-1239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8岁,自觉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胸痛1月余,无咳嗽、咳痰、咳血、胸闷气急症状,无发冷发热等伴随症状。查体:胸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片示左下肺类圆形结节影;纤维支气管镜及痰检均未见异常;CT检查示左下肺外侧基底段近胸膜下一边界清晰的肿块影,呈“葫芦”状,内密度不均,可见小细沙状高密度,CT值为34.2~43.3HU,大小为23mm×35mm×30mm,外侧局部与胸膜相连,提示左下肺良性肿瘤(图1)。行手术切除。手术所见:左下肺肿块边界清晰、完整、质地较软,灰黄色的切面间有灰红色区域,有充血扩张的血管腔,局部与胸…  相似文献   

15.
CT胸腔造影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CT胸腔造影检查在胸膜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T胸腔造影检查对50例非包生胸腔积液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24例常规CT所显示的病灶CT胸腔造影检查均能显示,其中13例检出了更多的病灶;26例常规CT显示阴性者中20例CT胸腔造影检查检出病灶。常规CT检出胸膜病变的敏感性为25%,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30%;胸腔造影检查检出胸膜病变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胸膜间皮瘤是少见肿瘤,起自胸膜的扁平细胞或其下的结缔组织,出于此病的临床和X线均无特征,不少的病例且由于大量胸水的掩盖,难以显示真实病变,造成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困难。目前检查方法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诊断性胸腔穿刺的细胞学检查。术前的早期诊断是有可能建立的。我院收集的胸膜间皮瘤5例,结合临床,采集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肿瘤10例,其中胸膜间皮瘤6例,纤维瘤2例,畸胎瘤1例,多发结节型转移瘤1例。文章介绍了这10例胸膜肿瘤的X线表现,并重点讨论了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分类、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X线表现。局限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与胸膜相连的软组织肿块影;弥漫性胸膜间皮瘤表现为广泛明显的胸膜增厚,呈波浪状,凸凹不平的结节状或片状阴影。胸膜转移瘤可有两种X线表现:胸腔积液型及肿块型。  相似文献   

18.
术前拟诊 右后上纵隔肿瘤 ,神经源性可能大。手术所见 肿瘤位于右肺尖内侧 ,来源于脏层胸膜 ,表面光滑 ,包膜完整 ,有长约 0 .5cm的蒂 ,未见局部外侵 ,胸膜无粘连 ,胸腔无积液 ,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完整切除肿瘤。病理检查 肉眼观肿物表面光滑 ,切面呈灰白色 ,质韧。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 ,局部细胞较密集 ,呈条纹状排列 ,大部区域纤维化明显。病理诊断 :局限型良性胸膜间皮瘤 (纤维型 )。讨论 胸膜间皮瘤少见 ,而局限型良性胸膜间皮瘤更为罕见[1,2 ] 。胸膜间皮瘤起源于浆膜表面的间皮细胞 ,占胸膜肿瘤的 5 % ,可分为局限型和恶…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诊断胸膜斑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胸膜斑的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与石棉粉尘密切接触的42例胸膜斑的螺旋CT表现。结果:42例中,螺旋CT发现胸膜斑407个,其中透明型/非钙化型胸膜斑250个、钙化型胸膜斑36个和混合型胸膜斑121个;单侧10例、双侧32例;单发胸膜斑5例,多发胸膜斑37例;最大胸膜斑长4.2cm,厚1.2cm;胸膜斑的形状多种多样;钙化型和混合型胸膜斑内可见不同形态的钙化;胸膜斑多位于中、下胸部前或后外侧胸壁,肋骨下方28例(66.7%),侵犯双侧膈顶10例,心包4例,合并肺纤维化4例,6例增强扫描胸膜斑未见增强;肺尖和肋膈角不受累。正确诊断42例,正确诊断率100%。结论: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胸膜斑的部位、分布、范围、形态、大小、密度及其毗邻关系,结合石棉粉尘接触史,能与其他胸膜增厚病变鉴别,明确诊断。对胸膜斑/石棉肺,螺旋CT是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胸膜原发性肿瘤中,以胸膜间皮瘤最多见。本文报导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就其临床分型和X线征象、诊断进行分析讨论。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性和女性各8例。平均年龄43.1岁,最小者16岁,最大者65岁。16例患者均无长期石绵接触史。胸痛者7/16,胸闷、呼吸困难者6/30,关节疼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