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侧起病72h内的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均给予常规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A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B组同时给寻疏血通注射液8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5.6%(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8mL/d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TIA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新达苏、葛根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尼莫地平注射液10mg/次,1次/d,按1mg/h微量泵输入3—7d后,改尼莫同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应用7d后改为1次/d,连用3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4d内TIA控制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分别为19.4%,80.6%,两组患者24d内TIA控制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方法将56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常规口服华法林治疗外,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9%和7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UAP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88例冠心病UAP患者丹红组(n=44)与常规组(n=44)。常规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制剂、低分子肝素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丹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丹红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常规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UA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CI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用低分子肝素)、疏血通组(单用疏血通注射液)及联合用药组(低分子肝素与疏血通注射液联用),每组40例,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ACI病人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和疏血通组(P〈0.05或P〈0.01);联合用药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92.5%,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疏血通组(P〈0.05或P〈0.01),未发现出血等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软胶囊,每次120mg,每日2次口服,2周后改为每次60mg,每日2次口服,同时低分子肝素钙6 1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7.3%,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分别为26.9%、6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心电图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160mg/d静脉输注,连用10d,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d。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对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5%(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PT、APTT、Fg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UA病人,随机分为LMWH组(33例)和UFH组(32例),对比观察风组病人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LMWH组和UFH组心绞痛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3.9%和75.0%,P〈0.05),心电图变化情况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6.7%和6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1%和15.6%,P〈0、05)。结论 LMWH治疗UA较UFH治疗可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0例起病24h内的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0例采用常规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实验组1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连续2周。观察两组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近期预后、凝血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为9.38%(15/160),对照组发生率为29.38%(47/1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脑卒中量表(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高峰值和20d时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OT)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INR)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病人治疗14d后其APTT、PT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各45例,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4%(P〈0.01),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PI)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PI组(40例)加用葛根素(PI)500mg,静滴,1/d,疗程14d,LMWH组(41例)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4100I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7d,PI LMWH组(41例),同时加用PI.LMWH,疗程同上.14d后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率、心电图和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结果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10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SF)300mg,静脉滴注,共用14d,LMWH疗程同对照组。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心电图疗效等。结果阿魏酸钠(SF)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降低TC、LDL,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SF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short and mid - term outcomes in cases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v stable angina. Methods Patients selected for PTCA/stenting were divided in to two groups, one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 group, n = 92) and one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 group, n = 112). The outcomes of coronary an giographies (CAG), initial (30-d) success of the procedure, and follow - up statu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although th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symptoms more females ( P< 0. 05), and had a higher average CCS class (P< 0. 05) and a higher incidence of postinfarction angina ( P< 0. 01). The frequency of ' complex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33% v 20% ( P< 0. 01). A total of 309 vessels ac cepted the procedure; including 210 stents were sue cessfully delivered to 156 patients. 143 and 67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 th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随机分为合贝爽治疗组(n=48)和硝酸甘油治疗组(n=44),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静脉滴注合贝爽和硝酸甘油,疗程为14d,结果:合贝爽减少了心弱痛发作次数,缩短了心绞痛持续时间和Holter监测心肌缺血的时间,与硝酸甘油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合贝爽治疗组需要接受介入性治疗的病例数(12/48)较硝酸甘油组(18/44)少(P<0.05),结论:合贝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较硝酸甘油优越,且能改善患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与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疗效。方法 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 2 0 4例 ,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 ①分组 :2 0 4例病人中 ,UA组 112例 (5 5 % ) ,SA组 92例 (45 % )。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 (P <0 0 5 )。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 74(3 3 % ) ,SA组复杂病变血管 43支(2 0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 (P <0 0 5 )。③支架植入情况 :UA组有 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 143枚 ,占病变血管数的 5 1% ;SA组 5 4支血管共 67枚 ,占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共 15 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 3 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 ,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 (9%vs 3 % ,P <0 0 5 )。⑤随访 3~ 9个月 ,发生心肌梗死 3例 ,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 12例和 16例 ,占 13 %和 14% ;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2 2 % ,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 ,即刻成功率高 ,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胸阳不振病机的相关性。方法240例UA患者(只涉及静息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个类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0例,予温阳通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20例,予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降低心绞痛危险分层级别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危险分层级别改善情况明显(P<0.01);胸阳不振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7.6%和21.7%,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76.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脉胶囊治疗UA疗效优于通心络胶囊,证实了胸阳不振是UA发作的中医基本病机,研究中两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4例U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予常规治疗,A组在其基础上加用LMWH5000IU,1次/12h,腹部皮下注射,疗程为一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血浆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 缓解心绞痛的疗效A组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ET、vWF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ET、vWF含量均下降,A组降低程度较B组显著(P<0.05)。结论 LMWH缓解UA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吉派啉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 (治疗组 ) ,疗程为 7天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一周后总有效率为 91.7% ,对照组为 60 .0 %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对照组 2例发生 (6.66% ) ;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P <0 .0 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且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41)和稳定型心绞痛组(n=35),于入院后24h内抽血测定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的差异。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Hs-CRP对判断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26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进行14C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分为HP阳性组(114例)和HP阴性组(159例),每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准治疗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心绞痛发生需要入院的情况与一年内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3个月内,两组因心绞痛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χ2=0.76,P〉0.05);一年内HP阳性组心肌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5.3%比0.6%,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有一定关系,但是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