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凝集素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津  侯芝艳 《天津医药》1989,17(9):537-539
本文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例粘液表皮样癌,9例正常涎腺作对照观察。用4种凝集素抗体(PNA、WGA、SBA 和 UEA)检测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结果表明,PNA 和 UEA 在细胞分布上极不一致,用于诊断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有实用意义,而癌内粘液属混合性粘蛋白,与正常腺体内粘液相比,仅含量略增高。凝集素检测本癌还可解释癌细胞发生、转化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
白伟民 《中国医药》2011,6(4):469-469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内镜室进行检查的746例食管恶性肿瘤患者中有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黏液表皮样癌.9例患者术前内镜检查均明确为食管癌,男7例,女2例;年龄25~77岁,平均为51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渐进性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常见.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内镜室进行检查的746例食管恶性肿瘤患者中有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黏液表皮样癌.9例患者术前内镜检查均明确为食管癌,男7例,女2例;年龄25~77岁,平均为51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渐进性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常见.  相似文献   

4.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内镜室进行检查的746例食管恶性肿瘤患者中有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黏液表皮样癌.9例患者术前内镜检查均明确为食管癌,男7例,女2例;年龄25~77岁,平均为51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渐进性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常见.  相似文献   

5.
何琳  汪庆余  唐维平 《江西医药》2007,42(12):1186-1187
采用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以Hedley报道的方法为基础,进行单细胞悬液样品的制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反复实验,每例组织块必须经切片、托蜡、水化、漂洗、消化、离心等过程,具体针对,严格操作.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上机测定成功,DNA组方图峰形锐利,CV值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53蛋白、肿瘤抗凋亡蛋白Bcl-2和Cyclin D1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53、Bcl-2及Cyclin D1在26例MEC和15例多形性腺瘤(PA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和Cyclin D1在PAS组中无表达,在ME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及73%,与对照组(P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在PAS组中表达率为47%,MEC组中表达率为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组中P53和Cyclin D1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Bcl-2表达在临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Bcl-2和Cyclin D1有助于评价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宋琦  李萍 《贵州医药》2001,25(11):971-972
目的:探讨p16癌基因蛋白表达与涎腺液表皮样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超敏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p16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癌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细胞浆,阳性率为62.5%(20/32);高分型、中分化型和低分化型肿瘤p16癌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54.55%(6/11)和16.67%(1/6)。经统计学处理,高分型与低分化型肿瘤p16癌基因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高分化型与中分化型、中分化型与低分化型肿瘤p16癌基因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p16癌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分化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唾液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唾液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由嗜酸性细胞、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及中间型细胞构成,部分区域仅见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呈片状、巢状或腺状排列的嗜酸性细胞,瘤细胞大小~致、形态温和,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组织化学染色:黏液分泌细胞及部分表皮样细胞PAS染色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阳性,CEA肿瘤细胞灶状显示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蛋白A(CgA)阴性。结论唾液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是黏液表皮样癌的一种亚型,极为罕见。组织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与唾液腺嗜酸性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吴群  赵欣  黄茂  李梅梅  李红霞 《江苏医药》2012,38(4):477-478,372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过程,男3例,女4例,年龄15-74岁.病变部位位于左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2例,中叶2例,右主支气管1例.结果 7例均在我院明确诊断,6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1例通过手术确诊.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临床少见病,该病诊断时需提高警惕,纤支镜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手段,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 目的 探讨 RhoA 和 Snail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症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RhoA 和 Snail 在 55 例 SACC(SACC 组)与 20 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 分析 RhoA 和 Snail 的表达与 SACC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 SACC 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SACC 组的 RhoA (69.1% vs 5.0%)和 Snail(72.7% vs 10.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 均 P < 0.05);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 RhoA 和 Snail 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 Ⅲ+Ⅳ期的 RhoA 和 Snail 阳性表达率高于Ⅰ +Ⅱ 期者;实体型的 RhoA 阳性表达率高于筛孔型, 实体型和管状型的 Snail 阳性表达率高于筛孔型(均 P < 0.05), 而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的 RhoA 和 Snail 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hoA 和 Snail 在 SACC 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14, P < 0.001)。 结论 RhoA 和 Snail 蛋白可能通过 RhoA/ROCK/PKD1/NF-κB/Snail 信号传导通路联合作用促进了 SACC 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C-ME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MET与腺样囊性癌的关系及相关性,为临床的转移趋势、预后判断和术后的随诊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MET的表达.结果:C-MET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C-MET阳性表达率为66.7% (23/31),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T蛋白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转移、侵润和复发有关(P<0.05).结论:C-MET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琦  李萍  雷劲 《贵州医药》2004,28(2):112-113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VEGF的表达。结果 VEGF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因胸闷气短20 d,发现纵隔肿物5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偶有喘憋,入院前5d胸闷症状进行性加重,肺CT扫描示:前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经胸腔穿刺活组织检查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既往健康.体格检查:T 36.1℃,P80 次∥min,R 16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口唇无发绀,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胸廓饱满,距锁骨中线1 cm第1~5肋间范围叩诊呈实音,相应部位呼吸音消失,余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心音遥远,心音听诊区向左下方移位,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辅助检查:①胸部数字射线摄影片示前纵隔内见不规则巨大团块影,大部突入右侧肺野,纵隔明显增宽;②肺部CT平扫+增强示前上纵隔可见巨块型致密影,向右侧肺野突出明显,大小约16.67 cm×9.89 cm,其内密度不均匀,大部分病灶CT值42 Hu,其内密度不均,低密度区CT值15 Hu,高密度区CT值达150 Hu,边缘有切迹,分叶征阳性,部分边缘尚光滑,增强后大部分病变较均匀强化,平均CT值67 Hu,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未见强化.右肺上叶膨胀不良,纵隔内血管明显受压,移位、变形,界限尚清晰;③活组织检查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诊断为纵隔巨大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15.
涎腺腺样囊性癌1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较为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局部侵袭性强和沿神经血管束扩展的特性,临床上常见多次复发及远处转移.本研究根据我院1971-2001年收治的130例涎腺ACC病例,对单纯手术和术后放疗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ell clones highly me-tastatic to the lung,ACC-M)为研究对象,探讨ABCG2在ACC-M的表达情况及意义,为今后分离ACC-M的肿瘤干细胞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及理论数据。方法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ABCG2在ACC-M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检测显示ABCG2的表达率为8.64%±0.68。结论ACC-M细胞也象多数实体瘤一样含有SP细胞。在后续的研究中,可考虑利用SP细胞的特异性表型标记"AB-CG2",将SP细胞从肿瘤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探讨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马赛  安峰  李立恒  林媛媛  汪佳 《安徽医药》2021,25(7):1369-1372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 6)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不同病理特征的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5年6月至2014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留存的50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涎腺MEC组织、30例正常涎腺组织与30例多...  相似文献   

18.
宋琦  谢文扬 《贵州医药》1998,22(4):255-256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4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c-erbB-2和nm23癌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c-erbB-2癌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1.67%,阳性染色主要见于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肿瘤间c-erbB-2癌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m23癌基因表达阳性率79.17%,阳性细胞主要为粘液细胞,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粘液表皮样癌nm23癌基因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DNA含量的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仁希  王太洪 《江苏医药》1991,17(10):539-541
本研究对31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瘤体标本及切缘组织行流式细胞单参数分析。HCC细胞群体异倍体出现率达93.1%,多异倍体出现率达37.9%,并常表现为宽大畸形边缘毛糙的DNA直方图。对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浸润的切缘组织行FCM 检测,发现异倍体检出率高达65.4%,并与手术方式无关,提示切缘异倍体细胞存在很可能是HCC 复发的重要原因。在≥3cm 的HCC 中,存在多中心起源的肝癌。因此,HCC 仅行外科手术是不够的,应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周振英  蒋明 《江苏医药》1995,21(3):155-156
对33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癌旁肺组织进行了DNA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癌旁组织异倍体检出率为41.7%;(2)癌中心灶为非整倍体或DI值为1.26 ̄1.75时,癌细胞向周围组织侵袭能力最强;(3)癌细胞向周围组织侵袭过程中,其DNA倍体出现明显的不稳定性;(4)异倍体肿瘤向周围组织侵袭时存在明显的“跳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